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阳光丽都 于 2023-10-17 09:10 编辑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现代战机为何不**一个向后发射的机枪来对付来袭**? 在日本“秋月”级驱逐舰舰桥前的平台上,**有MK15“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实际上它对拦截反舰**到底有多大效果,目前存在很大疑问,将与其相近的系统搬到更不稳定的战斗机上,拦截概率肯定更不靠谱 首先,在世界空军作战史上,的确出现过在军用飞机上**向后发射机枪的情况,但主要不是在战斗机上,是在大型轰炸机上,**的机枪也不是用来对付**,而是敌军的来袭战斗机。中国空军早期的轰-6轰炸机上,就**有尾部炮塔,专门向后发射,用来对付来袭敌机,后来这一结构被取消了,在轰-6U加油机上,改成了观察舱。 那么现代战机为什么不**向后发射的机枪来对付**? 这里我们可以参照另一个用枪炮武器来对付**的实用例子,那就是在军舰上**的用于拦截来袭**的密集阵MK15近防武器系统,实际上它就是将原先机载的M61A1“火神”6管20毫米“加特林”炮及一整套火控、探测系统移植到军舰上,每分钟3000~4500发的超高发射速度,用于防御拦截低空超低空来袭目标。然而近防炮拦截反舰**的原理是什么呢?实际上由于反舰**来袭速度高,一般的亚声速反舰**末端速度逼近声速,而超声速、双速反舰**末端的飞行速度都达到1.5~2.5马赫,这么快的飞行速度,无论是近防炮的光电火控系统还是近防炮本身都无法实现精准瞄准射击拦截,只能是依仗着超高射速在空中形成一定面积和范围的“弹幕”,期望弹幕能够笼罩阻挡来袭**,将其摧毁。但实际上,据试验表明,近防炮系统对反舰**特别是超声速反舰**,拦截几率是很有限的,至多不超过20%。所以在美国海军在军舰上大量**“海拉姆”近防**用于拦截**,“密集阵”只作为末端“查漏补缺”式的反导手段使用。 因此,战斗机上假如使用机枪(实际上不可能是单管机枪,只可能是“加特林”体制的转管炮或转膛炮,口径也不会是12.7、14.5毫米,而是20、23甚至30毫米,因此称之为机枪并不准确,应该称之为机炮更合适),需要面对的是比舰载环境更难的瞄准环境(战斗机在空中要进行剧烈的机动动作,瞄准比起军舰上更为困难),还要面对速度非常快的空空**(末段速度至少在马赫数2~3.5之间),因此估计其拦截概率,会比舰载环境下更低。这样一来,用向后发射的加特林机炮对付来袭**的拦截几率可能只有个位数,远远比不上使用机载干扰弹对抗**和使用超机动动作规避**两种目前常用的对抗**方式的成功几率。而加装后射机炮,还得占用战斗机上宝贵的空间和重量,因此明显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战斗机上不会**后向射击用以拦截**的机炮或机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