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庆双 于 2024-4-15 11:56 编辑 2 T8 h, I3 d4 ?6 q9 j: N4 Z# c
: a/ c9 D. N. V! u* C除去生物学属性以外,人更多是自己“语义”系统的载体,并以语义为核心的有机体。这语义中的一大部分,便是“音”的内容。* H3 K# o0 o- }6 o+ }
语义通常是指人们在语言使用中涉及到的意思,例如说到“走路”这个词儿,人们就知道什么样的动作是“走路”,说到“好人”,人们马上就能说出一大推好人的标准。
: V: @1 }$ s2 v语义包括两个相互重叠,但又很容易分开的类别,一是群体共有的语义,另一个是个性的语义。前者是指很多人达成一致的语言理解和表达,是相互之间“懂”的基础,这会让人们能在一个社会交流与合作的圈子里,也可能是一个阶层,也可能是一个种族或是一个国家,我们把这个比喻作“声”;后者是一个人相对独有的语言理解和表达,包括特定场合或心态中的理解和表达,这是“音”的基础,非常可能的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无意自带出来的——可以这样说,人到了成年后,其语言的“音”的部分是非常复杂而庞大的,其中还有很多是因时、因事、因境、因心态等变化多端。于是,外人可以到到其理状态、认知系统、所求目标、价值取向、成事逻辑与做事能力等等。从这个角度看,它包括但远不是一个表达的艺术或绕弯子的问题。+ ~9 _# z0 O1 b! l7 r% ~9 s! `
我们还可以把“音”进一步分类,例如概念的清晰程度、个人的主观色彩、逻辑体系的明晰、表达的风格等等,这是不是可以比喻作“韵”、“色”、“调”之类的呢?
: f' a$ G) d) q/ U& J) S, x/ b% ^$ I# p) V
除此之外,还有四点需要补充:; b# \$ U h9 Z8 s% U
1)这里说的语义,不只是我们使用的文字或话语,还包括了你眼神、表性、动作、衣着、做事等等一切可能带有除其本身以外意义的形式或行为;
. B4 Y# Y9 w2 D5 X2)在很多的时候,“懂声”让我们找到同类、合作或共处,让我们觉得我们不再孤单;6 Y) O0 R; N* v* ^
3)人们常说的“知音”或“共鸣”,就是在“听音”的水平上的某个方面、角度、范围、心态等等发生,所以要珍惜,但不要痴迷;
5 Z7 _9 X+ V1 y2 P d( ^$ D# i4)每个人的“音”的能力是不同的,例如有的人音域很宽、有的人音色很是优美、有的人很容易合凑、有的人具有即时的演奏能力、有的人具有强大的强大的震撼力……等等。3 h! F2 k& D; b! o, W# f
1 x6 r* j7 z8 j我相信,“音”不是教育出来的,也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基于个体人性并在所在群体中滋养出来的。更主要的是,如此的“音”的能力,好像与语言或识字的能力没太大的关系,与一个人的地位、学识、钱财等等有些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关系,而是一个依赖于“声”的一个全新的维度体系——思想与认知的更加精细、深入的能力维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