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军阀一词,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司空见惯的存在。即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中也有大量地方派系,尽管已经统称国民革命军,但事实上仍是割据一方的军事团体,保持着军阀的特征。不过自北伐战争之后,黄埔系(中央军)力量逐渐庞大,控制军队超过200万人,大大压缩了地方军阀的势力。到解放战争时,兵力超过15万的地方军阀,南北方加起来总共只有3家。我们来了解一下。
南方地区只有一家:著名的新桂系,也就是李宗仁、白崇禧的广西军。有人提出滇军、川军人数也不止15万,但这是分时段的,46年后没有这么多。抗战时期刘湘为四川王,四川军队相对庞大统一,云南龙云主政时期也是类似情况。但到了解放战争时,这两股势力要么分化要么削弱,都已经没有多少实际力量。真正强大的,始终是新桂系。广西人口基数小,本身难以养起庞大军队,但民风却十分骁勇彪悍。白崇禧主管桂系军事,子弟兵不超过20万人,最强的队伍是第7军和第48军,无论北伐、抗日军史还是实际战斗力,都是国民党地方军中首屈一指的。更可怕的是,桂系编练军队的制度特殊,“民团”制保证了广西军常年有40万左右的后备兵员,可以随时补充正规军,具备较强的即战力。
再来看北方。北方最强军阀当属傅作义的绥远系,也称“绥军”。早期著名的“晋绥军”,后来分化成了两支:阎锡山的晋军和傅作义的绥军。傅作义原本是阎锡山部下,在军阀大佬中属于小字辈,但是带兵作战能力极为出众,抗日战争中生生把绥远部队拉成了一个强大的派系。解放战争时阎锡山甚至要靠绥军和中央军的策应保护,可见傅作义的本事。老蒋倚仗傅作义,后来干脆把他破格提拔到华北剿总司令这一集团军群长官级别的高位,而傅作义也是这一级别高官中对解放军威胁最大、战绩最好的一个,可见指挥能力之强。绥军巅峰时有十七个满编陆军师,总兵力约22万人,作风强悍纪律严明,是货真价实的王牌地方军,真实实力不亚于李、白的桂系军队。
说到这里也提到了傅作义的老师和邻居:阎锡山及他的晋军。北伐战争后阎锡山拥兵30余万,军事实力膨胀,甚至一度可以与老蒋争锋。怎奈守着富裕的山西却后继无力,个人战略企图也比较有限,阎锡山的部队作战实力越来越差。整个解放战争期间晋军没有什么像样的进攻战役,倒是相对善于防守,给华北我军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晋军在解放战争时已经明显走下坡路,实力不及傅作义部队,最多时约有兵力15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