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2|回复: 1

[文学作品] 因为一个官职,包拯和欧阳修,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8040

发表于 2024-6-8 06: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不知诸位发现否,唐宋八大家中,倒有六位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若要深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可能。


" t6 M8 v5 t" A

其一,宋仁宗在位时间偏长,总计四十余年,北宋的历史不过167年,他一个即占据1/4,若是掐头去尾,中间最繁华的那几年,差不多就是仁宗统治的年份。

8 V& D7 V# N: A

其二,宋朝本就重文轻武,仁宗在位时,也颇礼遇知识分子,皇帝工作干得不错,国家承平,读书人自然就扎堆的出现。


4 W/ r% F( K9 ^, H

然而,另一方面,八大家(至少说北宋的六大家)之所以产生,带着很无奈的成分。仁宗时期的这六个人,在政治上,难以有所建树,不易被官方承认,唯有通过学术,得到后人认可。


' F4 ?' y+ t+ T1 D5 `

所谓“唐宋八大家”,即“韩柳欧王曾三苏”,韩愈和柳宗元,生活在前朝,暂时不做讨论。欧阳修最起码从年龄上,领先于其余五个,大概基于此考虑,他占据其中第一的位置。

1, [# |9 i8 Z* A

世人皆知欧阳修的文笔,譬如《醉翁亭记》,他的文章字字珠玑,世人尊敬他,将其归纳入“唐宋八大家”之一。除此外,后人特意列举出八人中的佼佼者,欧阳修、韩愈、柳宗元以及苏轼,又被称作“千古文章四大家”。

9 [- h8 i: ]) M& m( h

无疑,这个称谓的含金量更大,“千古文章”,早已不拘泥于唐宋,以整个中国历史为维度。

; @5 D1 L3 ]# S( f8 V' r9 ~+ L

但是,若然翻开欧阳修的简历,文学家之前,还要加上政治家的头衔。

3 J/ n: V# \) i% z  X

欧阳修官做得如何?恐怕并不怎么顺利,他的文章写得绮丽,人格却相当刚直。


! f6 h( y. f# `, u; ~  h0 H" Q' |" h

北宋仁宗年间,国家经历与西夏的战争,日趋疲敝,史书上的说法是“财用空虚,天下嗷嗷”。见此情形,在欧阳修等谏官促进之下,皇帝重用范仲淹等人,开始施行所谓“庆历新政”。

  d# h3 K7 K4 Z4 S& y/ r

明黜陟、抑侥幸、进贤能、退不肖,等等措施,皆是“庆历新政”的施政纲领。可想而知,范仲淹有意无意间,动了别人的蛋糕,于是对他的讨伐之声,可以用此起彼伏形容。

7 K; J: Z8 N" V# N7 F2 D6 B7 N

自古以来的帝王,都忌讳“朋党”二字,好脾气如仁宗者,其实对此也颇为疑虑。好死不死的是,支持新政的人物,甚至以能与范仲淹结党为荣耀。保守派官员对他们的攻击责难,同样也可想而知。

) K/ K3 `+ k, F, U/ {

欧阳修见此事,洋洋洒洒写作一篇《朋党论》,君子坦荡荡,心中有所想,下笔成文章,欧阳修如此写道:

' ^$ \8 [% M, n  Z$ U8 j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服也。

# T! D& I& Y$ R5 ^7 @+ \8 J

诸君观此文,一个铮铮铁骨的谏臣,一个傲然卓立的君子,跃然于纸上。

! g& u4 G5 _" J


/ T# ~6 u8 W/ N, [) G& F  \

0 Y- |( r9 P6 n1 j+ j, j

“庆历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范仲淹也迎来被贬斥的命运,朝廷之内的绝大部分官员,大多缄口不言。当此之时,欧阳修站了出来,他为改革派辩护。

# p) h* p& F# [8 o, m8 t7 L

在与顽固派针锋相对中,他愤怒地指出,你们这些中间派,平日里默然无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 @+ y) k0 o$ {# D

唯有信念在心,方能奋不顾身,欧阳修岂不知,为失败之人说话,打领导的脸面,就等于自掘坟墓。但是为了道义,疾恶如仇的欧阳修,还是不顾一切地做了。


' [( c1 K5 `# e0 C8 t- ?

后世小说家金庸,写过一首颇豪迈的古词,形容侠客之义薄云天,若是用在文士欧阳修身上,竟也相得益彰。

! t5 I1 G/ I5 _1 \, R$ R

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意。

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虽万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 m: m! [- p! ]' f7 Y! l

其实,除了范仲淹,欧阳修还替很多人说过话,譬如在民间几乎能封神的包拯。

26 l, G& j6 r' F, D0 j3 b" c

8 `- A4 N0 J& D+ f) e

和欧阳修类似,包拯同样是难得一见的谏臣。

4 F& K0 u* z1 Q. D2 _1 a" R

在老百姓心目中,他其实更加出名,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宋史》中以一句俚语形容包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其刚毅不屈,由此可见一斑。


9 G' a- `) }$ F) e; x+ q; s3 a

但是,坦率地说,与欧阳修相比,包拯其实更圆滑内敛。

4 R: B2 e' K1 O# i$ E) j! |; G# W9 W

小说《三侠五义》中,仁宗皇帝的亲娘李贵妃,因为儿子不孝顺,责难于仁宗,命令包拯代打皇帝。

1 L, {* s% `2 n3 Y

这岂不是难为老包?包拯脸再黑,再怎么六亲不认,也不敢打皇帝呀。包公的聪明劲儿,拿捏得恰到好处,他脱下皇帝的龙袍,有模有样地鞭打一番。


' x. E4 P0 `9 d# t7 I4 ?

既顾全了皇家尊严,也消解了李妃的怒气,关键的关键,保住了自己的脑袋。包拯的做法,一个字,绝。

1 |* G0 i9 T) s. `3 H- ~9 F

诚然,这些是小说家之言,正史《宋史》中,同样记载了一个事件,单单说明其聪明伶俐。


1 D' o8 @) I' ^3 y4 O7 }

包拯做天长令时,有人盗割他人牛舌,牛的主人前往上诉,包拯说道:“只管回去,杀了卖掉它。”


" ^2 E6 \5 w+ j9 z) `6 i

在唐宋时期,私自杀牛是违法的。果然,过了不久,有一个人揭发检举他私自杀牛的举动。这就是所谓贼喊捉贼,包拯二话没说,将此人逮捕归案,并且问道:“为什么先割去牛舌,后又告发人家?”

& Q$ ~; i0 _8 P

包拯的圆滑之处还在于,“庆历新政”期间包括其后,欧阳修痛心疾首、慷慨陈词;包拯则谨慎很多,在正面斗争时,他经常保持沉默,从未公开表明态度。


5 G3 h2 u+ p& \( r  L9 m3 ^7 ]

) y4 k5 h5 m8 D5 t- g

/ W( Z: @( v9 P" `6 x

欧阳修比包拯小8岁,两人却在同一年,共赴礼部参加会试。


4 }& |7 n2 L" _

按照剧情的走向,他们定然会成为朋友,情况似乎就是这样,公元1056年,包拯因为举官不当被贬,欧阳修上书替他说话,皇帝采纳欧阳的意见。次年,包拯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代管开封府。


5 y: K. F. I3 u9 s  ^: D

然而,这两人之间,最终却相爱相杀,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3 n! F# x' f. N3 \6 b$ Q

欧阳修更有学识,有口吐莲花之才;包拯严峻刚正,与皇帝争辩时,他的唾液能喷仁宗一脸。

% t, {$ l& I1 z" j

所以,可想而知,这场争论必定十分有趣。


# i4 ?; d5 s6 d! ]# h) n

38 @) a" j- i! w* ?
  d! Z- S8 H) I6 ^) x8 N

有宋之一朝,三司使是个颇重要的官职,掌管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入。

% G! v! M/ k9 J: }

许久以来,担任此官职之人乃是张方平。张方平极聪敏,有大才,幼年家贫,他向别人借“三史”读,十天后归还,三本史书,已然烂熟于心。

! r+ T8 O5 r3 h  o

张方平通晓军事,善于外交,于财政赋税更是十分精通。由他担任三司使之职,其实也颇为合适。

* c* i1 r+ j" x4 `3 q+ j4 C. ?( W

正所谓德不配位,张方平任职之时,却干出不光彩的事情,他利用职权便利,低价收买别人房产。

: h5 I+ R  C5 i7 P6 ]6 M  m

担任监察御史的包拯,发现此事,便对张方平提出弹劾,指责他失去廉耻,不宜身居高位。


: E: \/ {/ b% X& Z

) F/ g- J3 i5 c; M& O: ^

' _* q9 H0 k& k3 f6 Q( P

听闻包拯奏报,仁宗深以为然,他下诏命令宋祁接任三司使之职。

8 }* a4 m7 o2 T* n1 O  m, Q

宋祁有大才,流传至今的“二十四史”之一的《新唐书》,大部分即是宋祁负责编纂。


% ]0 Z$ R" i3 W3 q% h3 E* [4 g

另外,于诗词方面,宋祁亦非常擅长,他曾经作《玉楼春》一首:


6 z: I6 a7 b" T9 ~- @* w- d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V  b) F: _- X. \$ ?3 e0 ^

因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太过出名,宋祁又被人称作“红杏尚书”,他爱美女,好享乐,生活上颇有情趣。


" _- @& x* D7 N0 K. S) f. c( D: K

据说,他任职益州知州时,每顿饭不少于36味菜肴,而且荤菜、素菜、半荤半素各占1/3。除此外,宋祁蓄养32名侍女,分别为他摇扇、捶背,每个夜晚,她的床边,必会有一个丫鬟通宵守护。

9 G4 p0 H4 J/ B9 g4 X- ?1 p; H

宋祁的哥哥宋庠,亦在朝堂任职,按照宋朝避亲制度,宋祁应该回避进入中枢系统。


4 x' w, b, p/ y2 w' Q5 l# Y; O/ o

老包的眼里,容不得沙子,宋祁上任不到20天,他上书一封奏章,成功将宋祁拉下马来。

2 A& D8 i$ D+ h

最无奈的反而是仁宗,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许,皇帝一跺脚,干脆就让包拯担任三司使。

3 ~* D, C; w! a, r) W2 l6 v" ^* S& O  \

包拯并没有推辞,他竟然就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命。


: [: w" U0 E1 D% T# W

老包有性格,欧阳修也有脾气,他算是看明白了,感情老包指指点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啊。


6 D' r2 D8 Z# ^

宋朝的时候,提倡名节,倡导谦让,包拯如此行事,有一说一,的确有商榷的余地。


4 L% P4 R/ P; H, f" b% u

欧阳修坐不住了,既然包拯能写奏章,他当然也会写,而且,欧阳修的文学水平更高。平平齐齐的奏章,他能写成古今文章的典范,前文提过的《朋党论》,就是一个例子。

# I* V: w1 T6 T4 w% z4 H


2 ~% U6 V6 ]  H+ n) H


9 O8 K7 M* s9 m+ _- k: T

4
' t# z& Z" w5 Y; y. [

8 U' c$ N; R; D9 F5 E* D

于是乎,欧阳修洋洋洒洒写就一篇,《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


, C1 P1 R9 m3 `8 Y+ ]

在这篇奏章中,欧阳修还引经据典,引用了“蹊田夺牛”的典故。


7 @# p' D; \/ [& ?8 H

“蹊田夺牛”出自于《左传》,意思是说,种田之人因为别人的牛践踏自己的田地,反过来竟将人家的牛抢走。

+ g1 `6 l( D! ^) H' c

具体到这件事中,所谓的“牛”,就是指三司使之职,而“夺牛之人”想当然就是包拯了。

9 U: ~. d9 I2 K% m# @( ^

堂堂大宋的文官,向来讲究名节,正所谓“知廉耻,修礼让,不利于苟得,不利于苟随”,欧阳修衷心的希望,包拯可以“执节守义”,“以避嫌疑”。


! e# d9 h4 j" B& K6 f

诚然,私底之下,欧阳修与张方平、宋祁关系都不错,若干年之前,欧阳修贬官滁州,写下不朽名作《醉翁亭记》,张方平作《酬欧阳舍人寄题醉翁亭诗》,与他唱和:

* m+ h0 f. V0 M) s. w

我本高阳徒,野性盖疏拙。

岂堪天子傍,命令裁机密。

一麾出承明,猿鸟遂超逸。

山州寂无事,气象颇萧瑟。

. K5 v7 C6 }, ^) K1 b  s; D0 `

但欧阳修此举,从公开角度考虑,既为保全包拯的名节,更是为了保全朝廷的大体。

, [$ {4 N1 C: O6 M3 W; W/ p. F

欧阳修文章写得厉害,转瞬之间,包拯就处于风口浪尖,他未作任何争辩,上表辞职。


$ E6 w+ W" I# D. G' t0 A

皮球最终还是踢回到仁宗脚下,皇帝考虑再三,仍然坚持让包拯上任——于仁宗而言,这可能是最妥帖的选择,包拯也没再推辞,泰然出山。

$ k7 }1 b6 ]  q) E6 y5 p  P

第二年,仁宗任命欧阳修为参知政事;将张方平调至南京,任命为尚书左丞;至于宋祁,则安心地编纂《新唐书》去了。

  [7 g# m0 n6 m# Q& h  l  D+ a

事情似乎迎来最完美的结局,但不幸的是,包拯与欧阳修友谊的小船,从此也翻了。


$ }& F. t4 ?2 x! z5 L

包拯去世之后,欧阳修主动要求替其写墓志铭,被包拯夫人董氏,断然回绝。


' \# O9 M, E* o" x, m! ^

又过了几年,欧阳修也溘然长逝,儿子欧阳发为父亲撰写《事迹》时,也避而不记,欧阳修和包拯之间的交往关系。

2 J7 O. h) B# z% m

由此得知,那些名垂千古的历史名人,竟然也会有小心眼呢。

4 d+ X7 a8 Q. L0 p1 G+ F+ z

$ C  `% Q$ w7 O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30 + 3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成长值: 15240

发表于 2024-6-8 08: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签到,多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黄埔二期 + 2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