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持经达变 于 2024-7-14 22:23 编辑
4 O) X" E/ L& k& f; @: H& L4 [6 H; C* N& m. j4 H
作者:马左红
- r9 H9 T1 v+ m" u) Y u8 ]3 \& a. j( l2 s& N9 W
半年备考时间弹指一挥间,在放下笔走出考场的那一刻,回想上次参加类似考试已是十几年前,不免感慨万千。今日斗胆提笔投稿,权当总结个人心得,为这段时光留下一点纪念。
4 g) u2 I% l: Q5 c2 o d) k U4 [, [4 x. F% `# H z' ~
一、军转考试到底有什么用?
" a5 M9 {: m0 A8 ^& S: ?' s4 b& Z' b. \2 m9 d/ W; U
这个问题在军转群体中一直讨论较多,不同省份情况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就直接按照档案分数排名选岗,省去很多麻烦。结合个人切身体会,我感觉军转考试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x- \. Q( V8 ^, \7 }. ^& ]' c
$ x. G8 M+ c. @# F一是培养公务员思维。转业干部在部队时可能是机关某个业务大拿或在基层统兵一方,但对地方机关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基本没有什么概念。我省军转考试类似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主要考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个考试就是在培养军转干部的公务员思维,为下步的履职打下坚实基础。
% A+ {; b. [6 D. y5 `5 V, ~% O' | u C5 s- U5 z8 Z4 x0 Q
二是熟悉社会热点。军转干部在部队时所处环境封闭,与社会打交道较少,平时看新闻也多偏向于军事方面,对社会热点关注不多。军转考试紧跟社会热点,“千万工程” 、“新质生产力”等等素材都是我们复习的重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旨在引发军转干部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在分析和论述中增强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
# T, X& C; B3 H0 j8 o
1 v# n5 V' i3 q; _三是锻炼学习能力。自毕业以来,放下书本已十几年,虽然在部队时也会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但那时往往都浅尝辄止不够深入,或偏重于操作使用,理论性不够。所以一开始备考时看着长篇材料确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再加上记忆力衰退严重,时常出现“打开书本马冬梅,合上书本孙红雷”的窘状。可以说军转考试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契机,强迫一群步入中年的人们重新拿起书本,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这也是步入地方工作的必备技能。2 h$ n( H2 l" T2 J
" n- {7 i- G: f! r8 H, E/ K2 z* l二、报辅导班到底有没有用?7 a9 h' K( c; w
3 [6 `+ L4 }- ^, B/ P) E5 {) |1 W8 }
转业前看大家说报军转辅导班主要是为了买一个心理安慰,平复下待安置期间的焦虑心情。诚然辅导班确实有一部分这个功能,但我感觉辅导班还应该有以下作用:0 t9 _3 |0 h; a
9 x- o4 j2 `' U+ t8 [7 O9 s一是学习理论知识。这肯定是摆在首位的。上辅导班前,只听其他公务员同学们说过申论、行测,我自己根本不知道申论为何物,也不知道军转考试要考什么东西。通过上辅导班,辅导老师带着手把手教军转考试的考试题型和答题思路,自己才逐渐找到了一些门道。我记得印象特别深的辅导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是:部队写材料讲究严格对仗工整,有时为了对仗甚至可以曲解文章的意思;地方写材料则不同,讲究首先将意思表达清楚,然后才是适度对仗。仔细想想深以为然。: N8 S9 Z# ]. T A. g; J3 l3 O1 j
) M+ |' c5 S' f w二是相互促进提高。军转复习期间,焦虑情绪加上各种琐事的影响,很难真正沉下心来学习,经常是坐在桌前一上午也看不了几页书,一会儿就得掏出手机刷两下,再加上“NBA季后赛”、“ 欧洲杯”这些备考路上的拦路虎实在太多,导致个人学习效率不高。上辅导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个情况,在上课之余老师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辅导班别的同学都能按时完成,这些无形的压力会给自己增加不少学习的动力。再加上班上一些老同志年龄和职务都比自己高,但人家都在很认真的学习,平时和老师交流沟通也比较踊跃,再对比下自己,不由得有些自惭形秽。
, P5 V7 U3 L" S+ u- b4 o7 h$ b) \! A
三是沟通交流经验。辅导班上原单位在全国各地的军转汇聚一堂,各军兵种都有,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阅历。俗话说军转是一家,大家在一块都很有共同语言,当地的安置政策、往年的安置岗位、历年军转考试题目都是热议的话题。除此之外,各自在部队的经历也吸引了大家的兴趣。通过军转群体,我了解了其他军兵种的情况,比如海军兄弟分享了在航母上的体验,武警兄弟则分享了参加处突的经历,都使我开拓了眼界,受益匪浅。0 s, }/ b4 Z9 }0 T; g, {
' K) K2 d, y1 w+ T/ ^
尽人事、听天命。考试当天恰逢当地中考,走出考场那一刻,忽然有种学生时代参加中高考的感觉。回想半年备考历程,虽不敢说百分百投入,至少也做到了尽力而为,没有什么太大的遗憾了。感谢家属小孩半年来对我的复习大开绿灯,家属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使我得以有一个相对优良的学习环境。不管成绩考得怎么样,以及随后选岗结果如何,坚信转业时战友送我的一句古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把近二十年军旅生涯打包装进行囊,重整行装再出发,往事不回头,余生好好过!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