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8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即为“出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即将结束。 8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米锋说,处暑节气虽然白天炎热,但早晚凉意渐浓,人们开始感受到秋天的变化。处暑后雨量减少,燥气开始生成,容易出现皮肤、口鼻干燥等,此时正是润养的好时节。同时,处暑仍处在三伏之中,白天暑热盛行,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容易引发感冒、咳嗽、咽部不适等,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以清淡饮食为主,保护脾胃运化 处暑之后,天气渐凉,湿气依然存在。如何通过中医食疗等方式祛湿健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处暑节气,炎热逐渐消退,秋凉逐渐起来,是寒和热的交替阶段。但是,暑热消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暑热容易把热转化成燥。处暑有可能突然天气很热,俗称“秋老虎”。在暑热过程中,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因为暑热、出汗伤耗脾胃之气。有人喜欢吃寒凉的食品进行消暑,也会造成脾胃受损,再加上秋燥来袭,还容易出现呼吸道症状,比如咽干、咽痛等。 处暑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保护脾胃运化。比如,多吃莲子、芡实、薏米、冬瓜等药食同源的食物,健脾和胃,同时少吃冷饮。“我推荐两个食谱:一是用莲藕炖排骨,莲藕有很多种,湖北一带盛产莲藕,藕是偏凉性的,排骨偏补性的,炖完以后,达到健脾的作用。二是用百合、莲子、老鸭炖汤,也是保护脾胃的。”刘清泉说。 少吃辛辣食物,减少花粉的接触和吸入 秋季天气干燥,容易出现鼻出血、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如何预防和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王全桂说,秋冬季节,鼻出血的人群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干燥的空气长期刺激鼻腔黏膜,使鼻腔黏膜处于干燥状态,增加了鼻腔黏膜毛细血管的脆性而导致出血。有的患者有不良习惯,如抠鼻孔、用力擤鼻涕或者把鼻毛剃得很干净,这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鼻腔黏膜,也容易导致鼻出血。花粉浓度高,导致过敏性鼻炎增多。搓揉鼻子和打喷嚏,都可以引起鼻腔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此外,鼻腔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维生素缺乏、肝肾疾病等,都可以诱发鼻出血。 预防鼻出血,要保持鼻腔湿润。临床上常用含有凡士林的油膏涂抹,也可以用油性的滴鼻剂如石蜡油、复方薄荷油。要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抠鼻子、搓鼻子等。 王全桂说,秋冬季节,咽炎发病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秋季干燥,容易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人体防御功能降低。同时,昼夜气温变化较大,人体的抵抗力也会降低,容易诱发咽喉部的炎症。另外,过敏性鼻炎发作以后,大量的鼻涕倒流,会刺激咽部,引起咽部不适,再加上鼻黏膜肿胀,患者感到鼻塞,鼻塞以后就张口呼吸,不洁的空气和干燥的空气直接刺激咽喉部,引起咽喉部的炎症。另外,一些不良嗜好如抽烟喝酒、喜食辛辣食物等,易引起咽炎。所以,要改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润肺食物。不要熬夜,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减少上呼吸道感染。 9 _2 v: P2 |* C: {* b Z# }! X# K
) y4 u& y" K5 e) w- i2 C/ c9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