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955 年,授衔仪式在中南海举办。这一回授衔,咱国家有了 55 位上将,后来呢,因为一些个缘故,又补授了王建安和李聚奎两位上将。
这 57 位上将始终没个明确的排名次序,结果民间就冒出了形形色色的“上将排名”来。
不过听说评衔那会,张宗逊跟许世友的军衔争议最大。总干部部当时还把他俩当作大将的人选呢。
不过考察完众人的资质和军功以后,大伙决定把两人评为上将。当时负责评衔的罗荣桓元帅交给中央的名单中,张宗逊排在头一个,许世友排在第七。
罗荣桓讲过,评上将的时候,他们那叫一个小心又小心、谨慎又谨慎,一丝一毫都不敢大意。
最后选出来的上将,军功和资历都差不太多,所以没法确定个准儿的排名。
虽说整体上没法给上将们弄个排名,可要是单说某一方面,那谁能排第一呢?
【职位最高的将军】
要是论职位排个名次,那排在头一个的得是萧克。
授衔的时候,萧克是国防部副部长,在上将里他的职位最高。
那时候在国防部门里有职位的人不是元帅就是大将,这足以表明中央对萧克的重视。
再者说,萧克的从军经历可不比元帅和大将差。
萧克生在湖南嘉禾的一个小山村里,他家常年做买卖。萧克打小日子就不错,还能去私塾念书。
所以他比别的同龄人要早熟得多。萧克打小就明白国家形势不妙,一门心思要用自己的本事来改变国家。
一开始啊,萧克想着凭借自己写的东西,鼓动人民拿起武器去斗争。他老是在报纸上发文章,宣扬进步的思想。
萧克的文章一发表,马上就被广大进步青年热烈追捧,在社会上还引起了很大动静。
萧克等那些进步的人呐,也被地方的势力追着抓。没多会儿他就明白啦,文字那股子劲儿太小,压根就挡不住敌军厉害的炮火。
就这样,他一咬牙一跺脚,扔了笔就去当兵啦,加入了国民革命军,跟着孙中山先生闹革命。
国共头一回合作那阵儿,咱党的思想把他迷得不行,没多会儿,他就悄悄入了咱党。
大革命失败后,老蒋想拉拢萧克,还许给他高官厚禄。可萧克根本不动心,坚决站在咱党这边。
南昌起义一爆发,萧克就领着六百人在湘南折腾,带着农民搞起湘南暴动。而且比朱老总还先一步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
那时候萧克的部队就几十条枪,剩下的都是梭镖。萧克就领着这么一支“穷酸”队伍,冲破了敌军一层又一层的包围,投入了毛主席的队伍。
随后啊,萧克就一直跟着毛主席到处打仗,功劳那叫一个大,特别让毛主席看重。
红军长征那会子,他就当上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啦。那时他才 27 岁,是军队里最年轻的指挥员。
抗日战争那会子,他是八路军 120 师的副师长,和萧克在一个职位上的,还有徐向前跟聂荣臻这俩元帅。
解放战争那会子,萧克在晋察冀军区当着副司令,跟刘伯承是一个级别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呀,萧克当上了咱国家的第一任国防部副部长,那时候跟他在同一个职位上的是四位大将。
评衔结果一出来,大伙都惊着了。他们寻思萧克咋着也该是个大将呀。
不过萧克老是主动让衔哟。他觉得其他大将的功劳比自己大,也晓得总干部部评选工作挺难的。
后来啊,有人觉着自己军衔低,想让总干部部给升一升。可毛主席一句“萧克都才是个上将”,就能让他们没话说了。
萧克从来没在意过衔位高不高、职位大不大。他觉着只要国家还用得着他,让他去哪儿干活都行。
【资历最深的将军】
要是论资历排个名次,那周士第得排在头一位。
周士第在海南琼海的一个小山村出生,家里条件不错。他是 1900 年生的,所以老被人叫做“世纪同龄人”。
周士十九岁那会,思想觉悟可高啦!他在学校搞起了反帝反封建的运动,还一度成了青年里头的革命领袖呢。
可学生运动很快就被那腐败的政府给镇压了,周士第还被抓进了大牢。敌人为吓唬学生,当着他们的面,给周士第用酷刑。
那时候好多学生都被吓得离开了组织。可一直遭折磨的周士第,始终坚定不移地守着自己的立场。
后来党组织把周士第给营救出来,悄悄送到了广州。周士第一到广州,就正式开启了他的革命之路。
国共头一回合作以后,组织把周士第送去黄埔学校念书啦。念完毕业,周士第就当了陆海军铁甲车队的队长。
在北伐战争那会子,周士第领着队伍跟陈炯明的部队干仗。当时敌人的数量比咱这边多了十倍呢。
敌军把我军给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可周士第一点都不怕,带着队伍边往前走边打仗。敌人的子弹打中了他的肩膀、胸腔,他却硬挺着,就是不肯倒下。
靠着那股子硬劲儿,他到底顺顺当当领着队伍冲出了包围。
战斗一结束,大伙赶忙把周士第送进医院。医生抢救了周士第整整两天两夜,这才好不容易把他从鬼门关给拽回来。
周士第后来回忆起这段事儿,老是笑着讲:“那会儿我迷迷糊糊躺在手术台上,就听见医生说没救啦。”
接着呀,我也不晓得哪来的那股子劲儿,愣是使劲儿把眼睛给睁开了。当时我心里就琢磨,革命还没成呢,我咋能死哟!
毛主席那会儿正在广州组织农民运动呢,听说这事后禁不住感叹:“周先生堪称北伐先锋哟!”
抗日战争那会子,周士第领着一个骑兵连,猫在大同。他靠着机灵的战术把敌军给诓进了埋伏圈,跟好几千的敌军干了二十回仗。
最后呀,他靠着那厉害非凡的作战脑子,干掉了日军一千两百多号人,还毁了敌军好几十辆补给的卡车,把日军的后路给彻底截断喽,漂亮地配合了大部队打仗。
解放战争那会子,徐向前因为生病就不做太原战役的总指挥啦。徐向前亲自指定周士第来当这前线总指挥。
那时候好多人对徐向前的决定表示怀疑。可徐向前一脸严肃地讲,周士第可是革命的老先辈,大伙都得向周士第学学!
后来呀,周士第指挥着解放军向太原发起总攻,消灭了差不多九万敌军,还活捉了国民党军司令孙楚那些人。
周士第呀,一辈子都奉献给了革命。他既是革命的急先锋,又是人民的好榜样!
【战绩最多的将军】
要是依照战绩来论个先后,许世友得排在头一个。
许世友当上军区司令后曾讲,自己能有今天这出息,全是仗打得够多。
许世友刚参军那会,打仗这事儿他可不在行。
刚开始打仗那会,常常班长口令还没喊呢,许世友就跟离弦的箭似的冲出去啦。
上级老是为这事儿训许世友,可许世友压根不在乎。当时啊,他心里就想着一件事儿,那就是弄把属于自己的武器。
那时候红军才刚成立,战士们手头哪有啥像样的武器哟!就只有那么几把土枪,还有几把大砍刀。
许世友头回瞅见战友拿着崭崭新的长枪,那叫一个羡慕,赶紧就问战友这是打哪儿弄来的。
战友满脸得意地跟他讲,这是在战场上弄到手的。这么一来,许世友就明白了,想要枪,得自己去拼。
就这样,他为了能弄一把属于自己的枪,在战场上可劲儿地拼杀。
在他看来,敌人手里的那机枪,压根不像能要他命的家伙,倒像是稀罕宝贝似的勾着他。
并且呀,敌军火力越猛,许世友反倒越开心。许世友那是越打越猛,都成敌军的可怕梦魇啦!
在往后的战斗里头,许世友给自己弄了一把枪,接着又给部队弄来了重型火炮。
打了上千回仗,许世友从一个小小的排长,一路升到了司令员。
许世友一直打仗打到了 1979 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这时候的他都七十四岁啦!
许世友老是讲,他这辈子啊,那是在战场上拼出来的。战斗对他而言,就跟吃饭睡觉一样平常。
【最有胆识的将军】
在一堆上将里头,有这么一位特别的上将。他这辈子呀,既没带过兵,也没打过仗,可愣是凭借着自己非凡的胆量,得了上将军衔。
好多人都是到了授衔的时候才晓得他的名号。总干部部有一阵为给他的战功做评估,那可是绞尽了脑汁。
这位上将的军功啊,不像别的上将能拿歼敌数量来说事儿,他老是钻到敌后方去,给咱军队的革命事业立下了没法抹掉的大功。
这位上将啊,乃是李克农上将。
要论哪一位上将最有胆识,那得首推李克农将军。
1927 年的时候,他参加了地下党工作,打那起就离家十多年,家里人呢,再也不清楚他到底去哪儿了。
李克农靠着自己的机灵和胆大,赢得了国民党的信赖,钻进了敌军里头。
听说中央领导的位置暴露啦,他不顾被敌军发现的危险,护着周总理等中央领导赶紧转移。
红军那阵儿,他侦察本事可厉害啦!在长征的时候,逮住了悄悄跟在大部队后头的敌军,保住了大部队行军的平安。
抗战那会子,他竟敢不顾性命,钻进敌营跟张学良谈,劝他一块儿抗日。
起初张学良存心为难他,拿枪顶在他脑袋上吓唬他。可李克农眼皮子都不眨,就站在那儿,稳稳地跟张学良对着干。
到头来张学良让他的胆量给震住了,点头同意一块儿抗日。
新中国成立之后呀,李克农一直在咱国家的大后方闷头使劲儿呢。他不图名不图利,也不稀罕军功,一门心思为国家付出。
周总理讲过,李克农的功劳大得没法算,可会一直记在历史的书上!
这五十七位上将啊,功劳苦劳都不少,根本没法挨个细讲。革命能成功,全靠他们每个人的牺牲奉献,没法给他们排个先后,他们都是一样了不起的大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