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j' u/ A1 R2 J5 D
8 b3 ~% q. N' ]" V$ S5 B6 p' l0 [' i0 \+ ?8 k# P" i& u( Y
5 e, ?5 d" b* d' N9 w$ a, u* D$ l6 Y8 J1 b, ?
- `" [$ K, \5 x
应对秋燥,则要注重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徐建龙说,此时可适当多食梨、苹果、百合等甘、淡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易上火及生冷食物,以免助燥伤阴。 针对寒露时节常见的疾病和身体症状,人们还可以从起居、情志、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梁莹说,寒露节气应顺应自然界阳气的收敛和沉降,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可选择散步、慢跑、登山等方式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并保持良好心态,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此外,足浴、穴位按摩及艾灸等方法有助于防寒;练习八段锦可缓解身体疲劳,调节心理压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韩强特别提醒,这一时节秋燥当令,寒气加重,阳气不足,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体弱的老年人要做好保暖等措施,特别是注意颈部、腰部及重要关节的保暖,从而护敛阳气,重点预防这些疾病发生。
9 {$ j$ } A: p" Y7 ~2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