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955年1月份下旬,中央军委给出指示,要进行新中国成立后第1次军衔评定。鉴于战士们大多是从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甚至参加过抗美援朝。成千上万的战士们,大多是战功赫赫,因而这项任务很艰巨,也很繁杂。
接收到这项任务的是4个人,这是总干部管理部的4位干部。部长罗荣桓,副部长赖传珠,第1任副部长宋任穷,第2副部长徐立清。
他们4个人接到这项任务时,头痛欲裂。总拍板人是毛主席,总负责人是刚刚卸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接受他们评定的都是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战友们,人数大约在几百万,他们要一个一个核查,一个一个核对功绩,还要顾虑到老战友们的感受。
当他们评定这个人的功勋军衔之时非常头痛,这位猛将已经当了20年的师长,想要给他评定一个合适的军衔是不容易的,大多数人的军衔其实和所立的功绩都不对的,战功赫赫,可是军衔有限,所以一般都要屈就一下。
这个人还是他们的老战友,一开始的军衔还在他们之上,这让他们怎么评定都觉得委屈了他。太高,对上不好交代,太低,对不起兄弟。
罗荣桓思来想去,决定亲自登门拜访这位老师长。上门就说明来意,“老战友,我想听听你自己的意见,你觉得给你评什么军衔合适?你觉得什么合适就评定什么!”
这个人是谁呢?为什么罗荣桓要亲自拜访?罗荣桓为什么如此给这个人面子呢?
他就是刘子奇。
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主人公刘子奇是罗荣桓的老战友,是贫苦人家出身,1900年10月份出生,正是清朝末年。
十二三岁,因为家境贫穷养不活,所以去做了学徒,在15岁的时候做了一名织布工人。
他去的织布厂是西方国家开的,那时候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空前恶劣,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伙食住宿条件都非常差,工人们都非常痛苦,年幼的刘子奇虽然不明白很多的道理 但他也感受到了压榨带来的强烈痛苦。
10月革命给全世界带去了共产主义,中国也盛行共产主义思潮,很多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都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
刘子奇就读了共产主义组织开办的夜校,他明白了,只有推翻剥削阶级才能获得好的生活,中国只有推翻三座大山,推翻帝国主义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就在1927年4月份,也就是国共第1次合作破裂的关键时刻,刘子奇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战斗在最前线。
1928年,他担任浏阳游击队区的队长和支部书记,跟着共产党干土地革命。经历了一年多的斗争磨练之后,他被提升为浏阳赤卫军第2师师长,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已经位列师长。
1930年在他担任师长的这一年,参加了解放长沙的战役。在6月份,国民党的军阀混战再次爆发,蒋介石的部队,冯玉祥的部队,阎锡山的部队,在中原大地挑起战火,为了争权夺利。
而长沙正是他们会战的交通要道,中央红军分析局势之后发现此刻解放长沙是最有利的时机,因为那里兵力空虚。
虽然爆发了中原会战,但是国民党部队一人留下了第4路军以及第19师,第15师,大概8个兵团的兵力去围剿红军。
于是红军决定给他们迎头痛击,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刘子奇带领第2师配合其他部队一起解放长沙。
他们得到的命令是要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对方的先头部队,刘子奇他们在敌军想要在侧方围堵他们的部队之时,给敌军包了饺子。
敌军被打得溃逃,红军紧追不舍,在敌强我弱的军事力量下,一人俘虏了4000多敌军,缴获了3000多支枪,还有20多门迫击炮,两门山炮,还有大批的弹药,军事物资。
可是这一战红军伤亡也比较惨重,有一个师长,一个师政治委员壮烈牺牲,还有1600多人伤亡。
只是占领长沙之后,中央红军也明白,他们不可能长期占领这样的省会城市,所以刘子奇带领部队及时退出了。
在多次反围剿斗争中,刘子奇的军事才华得到磨练,在1932年被提升为第二军区分区司令员。并在第2年又被提升为第3师的师长,还担任第3分区的指挥官。
红军的军官一般都是在战争中磨练出来的,很少有上过专业军事院校的,上过黄埔军校的只是少数人。刘子奇也没有上过专业军事院校,所以他总是希望有一个机会去学习专业的军事知识。
长征之后,他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1936年,他进入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学习。这个学校的教育委员会兼政治委员是毛泽东同志,校长是林彪,刘伯承是副校长,军事奇才刘亚楼担任训练部长。
学习之前他只有实际的军事斗争的经验,但在这里他学到了基础理论,第1次系统性理解了步兵战斗条令野战条令,教员总结了红军的整体作战经验,系统性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这对他以后的革命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很多人对红军大学有一个误解,认为他们都不是正儿八经地做学问的人,所以认为他们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半路出家,但实际上他们才是最厉害的一群人。
因为红军大学的教材以及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的教材都被蒋介石拿过去一字不差地让国民党部队学习和研究,甚至开大会让他们的干部研究学习。
在红军大学学习,还不到一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担任了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参谋长。
刘子奇的部队,有一部分留守在陕甘宁根据地,有一部分冲上前线与日军作战。刘子奇带领的部队参加过忻口太原会战,给日军予以重创。
打退过日伪军的多次围攻,收复了7座县城,抗日战争中他们主要打游击战,包括伏击战。
1940年被调到河北,担任抗日自卫军政治委员,组织河北老百姓以及部队的抗日活动。唤醒全民族一同抗日。
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三个月,他作为代表出席了中共召开的七大。参加会议的有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林伯渠,彭德怀,陈毅,贺龙,徐向前等。
在这场大会上,刘子奇再一次验证了中共核心领导层的远见卓识。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但是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他们已经预见到了战争到了末期,他们要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义革命在全国展开做好准备。
会上主张他们要扩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然后解放全中国,让全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
他们探讨两个中国的命运,刘子奇也很明白,现在摆在中国的其实有两条路。站在美国背后的国民党会给中国引向黑暗和灭亡,只有共产党坚持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走民族复兴道路,这才是一条光明大道。
在会上,刘子奇宣誓要为了华夏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要建设一个民主富强独立的新中国,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
1945年他被调到东北,在8月份苏联也对日本帝国主义宣战,然后出兵到了中国东三省,跟着去的还有刘亚楼,只是刘亚楼是跟着苏联红军一起去的。
收复东北之后,中央军委让刘子奇配合刘亚楼组织调整东北的抗日义勇军,以及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组成东北民主联军。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他和林彪,罗荣桓都打过配合。在解放战场上立下无数战功。最著名的是新开岭战役,他们在辽宁那个地方歼灭了敌军一个师的兵力。
敌军在1946年10月份调到东北8个军的兵力大概是40多万人。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打垮东北民主联军,可是他们把战线拉得很长,在发动攻击之后作战失利,被解放军打得抱头鼠窜。
敌军总是以为背后站着美国 ,有美国的资助,给了他们最先进最精良的武器,解放军部队都是小米加步枪,伙食都是清水挂面窝窝头,总是瞧不起解放军的部队,但战争从古至今都不是以硬性条件作为唯一衡量胜利与否的标准。
1949年他又被提升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65师的师长和党委书记 ,解放后参加过剿匪战斗,从湖南军区调到广东军区。
本来解放战争之后是应该有一次军队军衔评定的授衔仪式的,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众所周知,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所以才把这个工作拖延到了1955年。
中央军委直接给出指示,要按照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实行军衔制。军衔是国家和人民对于军人所作出的贡献所衡量出来的荣誉。
不能简单地以立下多少功劳来评定,也不能论资排辈,要衡量多种因素。所以罗荣桓他们4个人焦头烂额,头痛欲裂。
本来最开始他们要给予毛主席授予解放军大元帅这个军衔,但被毛主席拒绝了。其实这个是照搬苏联的,毛主席听完之后认为不能什么都照搬苏联的,应该根据国情实事求是,所以他们原本想要给毛主席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就这样子成了一个空位置。
原本周恩来同志,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也都在元帅的评比范围之内,但是他们几个人都拒绝了,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评定军衔对罗荣桓他们而言更困难了。
罗荣桓和刘子奇一样是在1927年加入的共产党,论资排辈,刘子奇比林彪还要大7岁,历经土地革命到了新中国成立,其他三位部长也都是老革命,都有将军的军衔。
罗荣桓和其他人商量之后,决定亲自找到刘子奇亲自把这个事情给敲定在不得罪老战友又不能对不起组织的情况下,把这个事情给办好。
他们两个已经是老战友,罗荣桓这个人讲话也比较直接,寒暄过后直接把这个难题推给了刘子奇。
“组织上怎么规定就怎么规定,我对军衔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刘子奇淡定地讲。
罗荣桓听完,认为刘子奇说话跟没有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老战友,现在就我们两个人,你有什么心里话了,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提,我直接来就是不希望委屈你。”
“我这个人你不了解吗?我跟谁打马虎眼也不会跟你打哈哈,咱们都是同一年入的党,出生入死,荣辱与共,还有什么可以瞒你的?”刘子奇一边说,一边给罗荣桓倒了一杯茶。
罗荣桓叹了一口气,“我是怕委屈你啊,你这干了20年的师长,怎么样我也应该给你晋升上去,现在评定军衔这个工作我非常头疼,你也知道战将林立,哪个人没有立过功劳?几百万人都要核对,我是真难呀!”
刘子奇笑了笑,“你说我们干革命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我是农民出身,干革命的时候只想找一条活路,真没有想那么多,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理想,我对其他也没有要求,我已经很满足了”。
罗荣桓感觉很欣慰“老战友,你能这么想,我的心也放下了。咱们吃苦受罪,九死一生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军衔什么的有或没有也就那么回事儿。就是担心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我没有照顾好。”
刘子奇突然变得很认真,“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不是为了名利才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的,如果真的是为了名利富贵,我们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我们也坚持不到现在。名头都是虚的, 不用那么担心,大家都能理解你。”
罗荣桓拍拍他的肩膀,“我这趟没白来”。
“你们原本给我预定的军衔是什么?”刘子奇突然问他。
“少将!”
“这个军衔配我足够了,论指挥能力,我比不上彭老总和林彪。论计谋,我比不过刘亚楼 。论作战能力,我比不过韩先楚。我自己什么能力,我心里清楚。少将这个名誉,配我绰绰有余了。”
刘子奇坦然地说:“你也不要为难,咱们都是老战友,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的随时来找我,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办了,你认为如何?”
罗荣桓感激地握着他的手,“老战友的觉悟就是高!”
刘子奇哈哈大笑。
1955年9月27号,新中国第1次军衔授衔仪式召开。毛主席亲自为十大元帅授衔,周恩来总理为刘子奇等将级军官授衔。
大元帅和元帅之下,就是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其次是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这次授衔仪式上,元帅有10位。少将800个,中将175名,上将55名,大将10名。3.2万个校级军官,49.8万个尉官。除此之外还有获得一等功二等功以及优秀的士兵都有评定。
这也是罗荣桓等4位部长头痛的根本原因,工作量太繁杂,看资料看到头晕眼花,还要顾虑影响。
虽然刘子奇被评为少将可能会让一些人感觉是屈就,但军委是非常看重他的。刘子奇获得了三枚一级勋章,获得这三枚勋章的人,在整个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中,一共加上他只有16个人。
这三个荣誉分别是:一级8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中央军委给刘子奇颁发这三枚勋章,是对他为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给予的极大的肯定。
刘子奇他心里是很清楚的,军衔军官只是为了把大家的职务贡献才能给理清楚,把队伍的关系给整理清楚,解放军必然要走向正规化,建设化这个新阶段。并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刘子奇之后一直担任广东省军区的副司令员,干到离休。1963年也就是63岁之时,他终于回家颐养天年过上比较悠闲的生活。
在20世纪70年代,身体抱恙治疗了很久,依然没有治好,在1976年10月份,永远离开了我们。
毛主席曾经讲过,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能上能下,能往东能往西,不要走形式主义,不要攀比。要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是建设祖国。
刘子奇是普普通通一名伟大的革命战士,他原本什么也不懂,但是社会的毒打以及共产党的历练让他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唯见军事家革命家。他从来没有骄傲自满,也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军衔的高低而有任何情绪波动,在他心里,永远只铭记着最初的理想和抱负,是为了让中华民族独立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