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老覃在昨日把《志愿军“十大虎将”之吴瑞林,先于彭老总进朝鲜,立下援朝首功》这篇文章发布到“覃仕勇说史”上啦。文中提到: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军在 1950 年 9 月 15 日实行了仁川登陆,战场形势一下子就反转了,朝鲜的次帅、内务相朴一禹急忙过江去找中国军队求救。
我 42 军的军长吴瑞林呀,为了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呢,就在 9 月 17 日跑到朝鲜去查看地形啦,还把看到的地形地貌都画下来了,把沿途那些有军事意义的村庄、桥梁、涵洞之类的地点,一个个都标记清楚啦。
另外,老覃在去年 4 月 20 号发表了《1950 年,彭德怀入朝后去见金日成,突然跟柴成文要刀,说:刀,给我刀》这篇文章讲道,1950 年 10 月 4 日毛主席指定彭德怀为入朝作战的主帅,才过了半个月,他就领着从军委带来的通讯处长崔伦、秘书杨凤安,还有郭洪光和黄有焕等 4 个警卫员,比部队先进入朝鲜了。
也就是说,彭德怀他不是抗美援朝战争里最先进入朝鲜的中国将领,可他是以主帅的身份,并且比部队还先进入朝鲜呢,单从这一点来看,就完全能把敌人的胆子给吓破啦。
2010 年 1 月 11 号那天,86 岁的杨凤安老爷子,在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一间办公室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呢,他到现在还能清清楚楚地想起当年跟着彭老总去朝鲜的那一幕。
他是河北那边的人,在解放战争快结束那会儿,被安排到彭老总身旁当军事秘书啦。
他回忆道,在 1950 年 10 月 19 日那天,彭老总忙得团团转,脚都不沾地呢。
早上五点多那会儿,彭老总直接从北京饭店赶往西郊机场啦;大概 9 点的时候,专机在沈阳机场降落,接着他就开车去东北军区司令部,忙着研究确定部队入朝开进的安排;当天下午 2 点呢,坐上里 2 - 型飞机飞到了安东机场;傍晚的时候,在邓华、洪学智、解方、韩先楚、杜平这些 13 兵团首长的送别下,抵达了鸭绿江大桥。
杨凤安老人饱含深情地讲道:“那送行仪式挺简单的,好些首长就在江边跟彭老总握了下手,随后我们就赶紧上车离开了。”
彭老总坐的是“嘎斯 69”这种小轿车。
“嘎斯 69”的驾驶员是当时在苏家屯驻扎的 13 兵团某汽车班的班长刘祥。
刘祥接着杨凤安的话讲道:“那时候是辽沈战役那会儿我开始学开车的,一开始开的是大卡车,给前线运送炮弹呢,从东北一路开到了海南岛。就在跟随彭老总准备入朝的前一天晚上,突然接到个通知,让我去团里一趟。等我到了沈阳,才知道是要开小轿车去机场接一位首长。”
刘祥以前见到过的级别最高的领导,是团长,不过也就远远瞅过那么几眼。
他第一次见到彭老总那会儿,压根儿不知道对方是啥身份。就瞧见他穿着一件旧呢子黄军装,眉头紧紧皱着,表情那叫一个严肃,即便没发怒,也自带一股威严。他心里就跟敲鼓似的,暗自嘀咕:“这首长咋这么有威风呢,到底是谁呀?”
在鸭绿江边,刘祥瞧见了好几位兵团首长给彭老总送行的那一幕,还是猜不透这位不认识的“首长”到底是啥身份。
车子驶过鸭绿江大桥,抵达新义州,碰到了几个朝鲜人民军,他们说是他们的外务相朴宪永派来的。
刘祥讲道:“那几个人肩上扛着大牌子呢,搞不好是将军哦。见到彭老总可恭敬啦,还行军礼呢,接着就用他们的车子在前面领路。”
晚上抵达水丰发电站,接着住进了朝方提前准备好的一间小屋子。
刘祥记得可清楚啦,那小房子的地铺烧得挺暖和呢。“我跟警卫郭洪光商量,打算把首长的被子铺在炕头上。可首长一进来,啥话没说就说:‘小刘年纪小,扛不住冻,得睡在炕头上!’那天夜里,我睡在热炕头,另一头是郭洪光,我们俩夹着首长一个人。我咋也睡不着,心里想,这首长看起来威风凛凛的,原来是外冷内热呀!”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又有几个朝鲜人民军的人来了,说是得去见首长。杨凤安就领着他们去见首长啦。我在外面等着,还跟会说汉语的副官聊天呢,听他们一个劲儿叫“彭副司令”,这才一下子反应过来,原来和我挤在一个炕头睡了一晚上的那个首长竟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副司令员彭老总啊!
老覃在另一篇叫《1950 年,彭德怀入朝后要跟金日成住一块儿,金日成拒绝了》的文章里说:10 月 20 日下午,朴宪永陪着彭德怀去平安北道昌城郡北镇附近跟金日成碰面。接着,又经过一整晚顶着风冒着雪的艰难路程,彭德怀在 21 日黎明前赶到了金日成指定的会晤地点——昌城郡东仓和北镇之间一条山沟里那个大榆洞金矿附近的小村子,见到了金日成。
不过呢,刘祥开的“嘎斯”车和朴宪永坐的华沙车速度比较快,不知不觉就把那辆装有电台的卡车给甩到后面去啦。
金日成压根儿就没带电台。
那天呀,彭老总上边联系不到中央,下边也和部队没联系上,连自身的安全都成了个麻烦事儿。
杨凤安心有余悸地讲:“那会儿呀,咱彭老总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呢,手下就这么 4 个兵,分别是司机刘祥、参谋杨凤安,还有警卫郭洪光、黄有焕。我们连个手榴弹都没,就俩警卫员,还有两把破驳壳枪。”
实际上,南朝鲜的第 6 师主力已经把熙川给占领了,正在朝着温井奔去呢。
还好,那辆载着电台的卡车最终在傍晚的时候赶到了。
彭德怀瞧见通讯处长崔伦把电台安置好后,立刻给毛主席、高岗和邓华发送了第一封电报。
23 日傍晚的时候,40 军 118 师的师长邓岳以及政委张玉华领着 1.3 万多号人抵达了沟口,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了彭德怀。
嘿呀,老覃在 2021 年 8 月 17 号弄出一篇《敌人到边境朝咱开枪,开国少将邓岳那叫一个大怒,直接下令:用刀捅,别留活口》的文呢。这文里讲啦,邓岳就是在抗美援朝那会儿拿下“出国第一仗”胜利的人哟,他在“揭幕战”里用拦头、截尾、斩腰的法子,把南韩 6 师的一个营和一个炮兵中队全给收拾啦,所以毛主席就夸他是“勇敢又明智的英雄”。
话说呢,邓岳在沟口那地方突然就碰到了彭德怀,他一下子就特别惊讶。
他得知彭老总身旁仅有几个随从人员后,更是头皮一阵发麻,连声说道:“彭老总,这里太危险啦,这可怎么得了啊!”
彭德怀乐呵呵地给他们端水喝,痛快地讲:“你们来了,那就啥危险都没啦!”
邓岳瞧着那神态自若、谈笑风生的彭老总,瞬间感觉犹如高山般令人敬仰,自此以后便一生都怀着崇敬之意。
他过了很多年之后回忆起这件事,然后说道:
彭老总向来都是为党为国冲在最前面,大难临头也毫不畏惧,这种高尚的品德可了不起啦。都过去几十年啦,可我对那回见到彭总时那种危急的场面记得可牢啦,永远都忘不掉呢。
他接过彭德怀递过来的水,大声汇报说:“彭老总,我师有一万三千多号人已经到了大榆洞啦,您给指示下我师该往哪儿行动呗!”
彭德怀瞅见敌人都越过了咱军原先计划在新安洲到元山以北开展防御的那个地带啦,就指示邓岳在温井以北根据实际情况设下埋伏,给敌人来个出其不意呢。
邓岳接到命令就离开了。
临走前,没管彭德怀一次又一次地拦着,留下了一支很精干的小部队,就是为了防备万一出现不好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