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8|回复: 8

【史海泛舟】49年,湖南七旬老汉看报纸,指着司令员说:这人像我死去的儿子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8070

发表于 2024-10-19 0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1949年的时候,在湖南长沙市军管委的大门口,有个七十来岁的老汉,手里攥着一张皱皱巴巴的报纸,一个劲儿地跟年轻警卫比划呢。


军管主任肖劲光早上出门办事,坐在车上瞧见了这一幕,当时也没多想。




下午回来的时候,谁能想到呢,他又看到那个老汉还没走,还在门口晃悠呢,他心里就觉得挺奇怪的。


肖劲光赶忙让司机停车,自己下车走到老汉身边,问道:“大爷,您是不是有啥事啊?是不是遇上啥困难了?需不需要帮忙呀?”


老汉没吭声,手伸到裤兜里头掏出一张报纸,接着慢慢把报纸翻开,指着上面的一个人说道:“首长啊,您认不认识这个人呢?我想找找他,他可太像我那已经去世20多年的儿子许德华了。”


肖劲光接过来一看,这不是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吗?这老头怎么乱认儿子呢?难道是脑子迷糊了?可看看他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又好像挺正常的……


这时候,警卫也出来了,快速走到两人身旁,朝着肖劲光刚要张嘴解释呢。


肖劲光却摆了摆手制止了,叫警卫把老汉搀进军管会大院,让老汉到办公室坐下再唠嗑。




原来啊,有个老汉叫许子贵,是长沙县的人。他儿子叫许德华,老早就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去了。后来呢,前线传来消息,说许德华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在战斗里英勇牺牲了,真挺不幸的。


如今湖南长沙已经解放了,有一天,许老汉偶然在报纸上看到“许光达”这个名字,觉得特别像自己死去的儿子。


就这样,他拿着报纸回了家,喊亲人来辨认。也许是头像太模糊了,有人觉得很像,也有人觉得不像,大家的看法并不一致。


许老汉不识字,可记性挺好。过了好多年,他还能记得儿子长啥样、啥声音呢,心里就一直认定“许光达”就是自己儿子许德华。后来有人给指了个方向,他这才跑到长沙军管会去打听。


肖劲光是位老革命家,他很能体会老人的心思。琢磨了一下,觉得让许光达来“回应”这件事,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便应允帮老人去探问探问。




可是,当时全国到处都在打仗呢,肖劲光根本联系不上许光达。他思来想去,实在没有更好的法子了,于是就把这事儿报告给了中央军委,请求军委帮忙转达。


没过多久,许光达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就对此事作出了回应,说自己就是许德华呢!现在正在兰州打仗,回不去,不过会尽快和家里人联系的。还让肖劲光帮忙转告一下,他这边啥都好,让家里的亲人别担心。


那么,许光达为啥会跟家人断了联系呢?这恐怕得从他那充满起伏的革命道路说起了。


1908年,许光达在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出生,他排行老五,按照乡下的习惯,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五伢子”。


许光达八岁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根本读不起私塾,就只能天天跟小伙伴一块儿去放牛。




许光达听到私塾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心里特别羡慕。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悄悄躲在窗外偷听讲课。


有一回,私塾的邹希鲁老师瞧见了,就问许光达:“你这么爱学习,咋不让爹妈送你来读书呢?”


许光达怪难为情的,怯生生地说道:“我家穷,得过几年才能送(上学之类的,原文没明确,按语境推测)呢。”说完就撒丫子跑了。


邹希鲁对许家的情况也大概了解,许家孩子多,实在是拿不出学费。从那以后,许光达再来听课的时候,邹希鲁就装作没看见,可没想到出了点小状况。


某天,天气冷得厉害,许光达照平常那样在外边听课。他听得太入神了,不小心就被寒风吹得手脚都麻了。等到想站起来的时候,“扑通”一下就栽倒在地上了。


邹希鲁听到动静后,赶忙跑到外面,将许光达扶起来,领他进屋烤火,还决定不收学费了,以后就在屋里上课。




许光达感动得热泪盈眶,从那以后就更努力读书了,学得越来越好,真没让邹希鲁老师失望,过了6年还考上了长沙师范学院呢。


邹希鲁瞧了瞧,心说这小子挺不错的呢,将来准是个人才,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就打算把女儿邹静华许配给他,还主动上许家去商量这事儿。


许家父母那肯定是求之不得啊。于是双方就依照农村的老习俗办了酒席,这就算是把这门亲事给定下来了。


按现在的说法,这就是“包办婚姻”。但看许光达夫妇后来恩恩爱爱的样子,这也没什么不好的,算是两厢情愿、白头偕老的例子了。


1925年,许光达正在长沙念书,那时他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积极参与学生爱国活动,还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到了年底,又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第二年,按照党组织的指示派遣,许光达考进了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还以优异的成绩在那儿学习深造。




1927年的时候,许光达进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里了,还当上了炮兵营的见习排长。没过多久就接到命令去参加南昌起义,可是去得稍微迟了点,那时候部队都已经开走了。不过呢,他接着就带着自己的部队在江西宁都赶上大部队了。


没想到啊,许光达在三河坝战斗的时候,被敌人的炮弹给炸伤了,很不幸呢。然后他所在的部队也被打散了,打那以后,他就和党组织失去联系了。


在当地老乡的帮忙下,许光达伤养好了,就跑到安徽寿县去找党组织。巧得很,他混进了国民党的机构,开始偷偷做国民党的兵运工作。


可惜啊,他没待多长时间。叛徒告密了,他的卧底身份就不小心暴露了,只能在全国各地到处跑着避难,最后回到了好久没回的长沙老家。


许家爸妈瞧见儿子回来,那心里可高兴坏了。他们寻思着,许光达都20岁了,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时候了。于是赶忙和邹家商量婚事,结果两边儿想法一致,很快就让许光达和邹静华办了个简单的结婚仪式。




谁能想到呢,结婚才刚满10天,长沙警备队就得到消息了,然后派了好多人来抓许光达,要把他带回去。


多亏长沙警备队有个亲戚,冒着风险提前来给许光达报信,让他赶紧走。


许光达不想连累家人,只能哭着跟新婚的妻子还有父老乡亲告别,然后转来转去地往北去河北清河,投靠老丈人邹希鲁。


这时候呢,邹希鲁已经是清河县长了。他思想挺开明的,知道许光达在搞革命,可还是收留了他,还让他改名叫“许泛舟”。经过这么一番安排,竟然让这个女婿当上了清河县的警察局长。


在那段时间里,许光达借助自己的职权,放走了好几个政治犯。他还打算策反警卫队呢,不过让人给提前告发了,就又被国民党通缉了。


老丈人邹希鲁受这事儿牵连,最后被当局撤了职,就回乡下养老去了。




1929年的时候,许光达在安徽巢湖那儿总算是找到了党组织。接着呢,他就参与组建中共工农红军第六军,还当上了参谋长。从这往后啊,他就跟着部队到处南征,先后做过红二军团第17师的政委、师长这些职务。


1932年,许光达带领部队攻打应城的时候,很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伤得特别重,陷入了昏迷。


那时候苏区的医疗条件不行,许光达做了三次手术,可子弹还是没取出来。党组织开会研究之后,打算把许光达送到莫斯科去治疗。


许光达中弹“牺牲”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沙,家人悲痛万分,都以为他真的牺牲了。


新婚的邹静华天天哭个不停,想去前线把丈夫的“遗体”带回来,可家里人把她拦住了。




许光达在莫斯科手术很成功,按照党组织的指示,之后他一边养伤,一边到莫斯科列宁学校去学习进修。


1936年的时候,许光汉向党组织提出想要回国,可王明没批准,而是让他接着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汽车训练班学习。


1938年许光达回到延安,先后在抗战军事政治大学担任训练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等职。在这期间,他发表了《论新战术》等不少文章,既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又研究军事理论,做了很多抗敌工作。


大家瞅见许光达平常老是一个人,身边连个陪伴的人都没有,而且岁数也不小了,就都绞尽脑汁地想给他说媒。许光达心里清楚自己已经成家了,觉得不能对不起妻子邹静华,于是把这些好意都委婉地拒绝了。


那时候,许光达想碰碰运气,就写了封信给徐特立。信里把自家的情况说了说,还问徐特立能不能安排邹静华到延安来团聚。


许光达就这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每有一批新学员来到延安,他都会仔细查看登记名册,可每次都失望得很。




有一回,他总算瞧见湖南邹静华这个名字了,心里头又不安又激动,就带着警卫员一道去打听。


这一回可算是没再失望,真的是妻子邹静华来了!还和妹妹许启亮一起冲破重重艰难险阻来到了延安。


邹静华见到10年没见的许光达,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搂着丈夫哭成一团,这团圆来得可太不容易了。


妹妹许启亮跟哥哥许光达讲,怕家里人担忧,就没把这趟来的目的告诉家里人。这次她和嫂子是悄悄从家里跑来延安参加革命的,不会再回去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家里人其实更担心他们的安危。可也没什么好办法呀,毕竟在战争年代,要是被敌人知道消息了,家里人就更没法安宁地生活了。


许家人见女儿和儿媳老不回家,心里也猜出了些端倪。想着儿子都“牺牲”了,女儿和儿媳还都参加了革命,就更担心了。




1941年的时候,许光达接到命令,到晋中、交城、水文这些地方去开展抗日斗争。他要在那里恢复和建立抗日政权,还多次组织抗日“反扫荡”工作,就这样巩固并且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另外,他先后担任中央军委参谋部长、延安防空司令、卫戍司令等很重要的职务。


解放战争那时候,许光达带着部队呢,先后指挥了绥远、榆林、宜川、兰州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打下兰州之后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本人的照片都登上报纸了。


没成想过了没多久,父亲许子贵正好瞅见报纸,这么着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不过,许光达这时候没心思顾别的事了。他听说湖南老家已经解放了,心里特别欢喜,立马抽空写了一封长信寄回家去,告诉父亲现在的各种情况,还说等仗打完了,就立刻带着妹妹和妻子回家看望。


1950年的时候,许光达担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这些重要的职务呢。他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国家军队现代化和正规化的建设,还在北京组建了装甲兵的领导机构,建了第一所坦克学校,来建设新中国的国防事业。




许光达带着妻儿找了个空儿回了趟家乡,一待就是十好几天。家里人都特高兴,可他心里有个遗憾,就是母亲已经不在了,这辈子都没法尽孝了。


1951年朝鲜战争打响了,许光达接到命令到前线去实地考察调研。等回国之后,他就组织志愿军后面的坦克部队开赴朝鲜打仗。


许光达战功卓著,可他是个不看重功名利禄的人。知道自己被评为“开国大将”后,他好几次去找毛主席,请求把军衔降为上将就好。不过,党中央和毛主席商量之后,没有答应他这个请求。


1957年的时候,许子贵(许光达的父亲)生病去世了。家里人给许光达发了电报,让他赶紧回家办丧事,还让他花钱买十几匹白布带回去做丧服呢。


这时候,许光达忙得很,政务一大堆。再说了,中央提倡移风易俗、节俭办事呢,所以就拒绝了家人的要求。他工作实在是脱不开身,连家都没回成去奔丧,就只寄了丧葬费用回去。


许光达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无数后来人尊重、敬仰。



评分

参与人数 3经验 +80 津贴 +100 收起 理由
南坡居士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地道云南人 + 40 + 4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淘气的中年人 + 40 + 4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成长值: 15270

发表于 2024-10-19 07: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签到,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820

发表于 2024-10-19 08: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史海泛舟】49年,湖南七旬老汉看报纸,指着司令员说:这人像我死去的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08:36:58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祝战友们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5070

发表于 2024-10-19 15: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565

发表于 2024-10-19 18: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9 20: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无数后来人尊重、敬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0 08: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祝战友健康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5595

发表于 2024-10-21 10: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