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 }4 O. J+ G1 }! x
岢岚自古就是从太原到雁门关及内蒙古、陕北的交通要道,是保卫太原城的屏障。早在北齐时,这里就曾修筑有长城,并设置了军事要塞,其遗迹至今尚存。隋朝年间,当地又沿北齐长城旧址重修了长城。岢岚宋长城历北齐、北周、隋、宋等朝代共700 余年于宋朝建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清《岢岚州志》载:“长城在城北一里许,俗呼长城梁,旧志蒙恬筑,一云赵武灵王筑。嘉靖间,有地名牛圈窊者,掘其地得石刻,其文云:‘ 隋开皇元年(581 年)赞皇县丁夫筑’。考赵武灵王(前310-前295 年)破林胡楼烦,自阴山高阙,抵雁门云中,筑长城。阴山、高阙皆岢岚地,后太宗五年(980 年)筑长城于草城川口,历天涧堡而东”。2007 年春本县大庙沟村民在长城脚下耕地时翻出石碑一通,保存较完好,字迹清楚。碑文曰:“开皇十九年七月一日,栾州元氏县□□□黎□□领丁卅人筑长城廿步一尺,西至□□□□□□□□”。这些都证明,岢岚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起,经秦、隋、宋,历朝都修过长城。宋《武经总要》载:“草城川,川口阔一里馀,川中有古城。景德(1004-1998)中,筑长城,控扼贼路”。两处史料都证实宋朝确在岢岚筑有长城,其走向是从草城川经州城沿续向东。
宋长城西起岢岚县青城山,东至与五寨县相连的荷叶坪山。岢岚境内现存的20 余公里宋长城墙体全由片石砌成,保存完好处高约4.2米,顶宽约2.1米,有些段落保留着30 厘米左右的女墙,有的地段还有炮台遗迹。当地百姓在长城附近还不时发现有少量的磁片、墓碑和古代兵器。岢岚宋长城建筑风格独特,对研究我国古代边塞防御、社情民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于多年风雨侵蚀,以及当地百姓长期在山上放牧羊群,再加上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对古长城的保护不到位,长城墙体近年来损毁严重。
1998 年10 月、1999 年5 月,中国长城协会副会长成大林先生曾两次来岢岚,与省、县文物工作者一起考察境内古长城,确认现存的从县城东山至王家岔乡有30 公里为宋长城。长期以来国内资料没有宋长城的记载,学术界都认为宋朝没有修筑过长城,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长城史上的空白,岢岚宋长城成为国内仅存的、极具学术价值的重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