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坡居士 于 2024-11-6 07:19 编辑
曾经,一部军事题材的影片《战狼II》红遍大江南北,主人公冷锋虽已不再是一名军人,但他脱下军装却没有卸下责任,为了祖国同胞的生命安全,不畏艰难、不惜生命,彰显了一名中国军人的“狼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奋斗。”
我们退役军人虽然脱下了军装,但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身处大发展大变革的历史潮流,也应该退役而不褪色,始终秉持军人骨子里的“狼性”,勇敢迎接新岗位的各种挑战。
面对任何竞争对手
必须用军人永不服输的意志追赶超越
“一名资深狙击手最快是2.5秒。”
“我,2.3秒。”
“在战场上,这0.2秒将是决定生死的急速时刻。”
“你开枪有多大把握?”
“百分之五十。”
“在我这没那百分之五十。”
生死面前,哪怕仅仅百分之一的几率失手,都会是极其致命的,何况百分之五十。
主人公冷锋近乎神奇的军事技能虽然有艺术加工成分,但却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要揽瓷器活,必须有金刚钻。”
我们从部队到地方,绝大多数同志都面临着真正的转“业”,进入全新的专业领域。
即使像我这样从部队组工系统,进入地方直属机关党工委,也必须面对部队党建与地方党建的巨大差异。
这使得我们年龄与经验严重倒挂,都成了大龄“新手”。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也不论面对什么样的竞争对手,军人的字典里永远没有“认输”二字。
现已是市局某处的王处长,在一次军转干部座谈中讲述了他的“二次创业”经历:
我在部队是宣传处处长,转业分配到某局计划财务处,开始可真是两眼一抹黑,几乎啥都不会。处里两个刚出校门的小年轻,因为专业对口,也比我高出一大截。我顾不上什么身份、年纪,不懂不会就虚心向他们请教,年过四十还是捧起专业书籍慢慢啃。世上没有读不懂的书,也没有学不会的事,就看你肯不肯下功夫。慢慢地,我的专业知识赶了上来,加上部队积累的管理能力,我这个学生超过了老师。我还利用自己的文字组织能力,将处里一些好的做法进行总结提炼,被上级部门推广……
后来,竞聘处长岗位,“半路出家”王调研员成为不二人选。
经过了解,在我们宁波市直机关,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成为业务骨干、走上领导岗位的,是普遍现象,他们身上的共同特点就是: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勇于超越任何强手。
面对任何繁重任务
必须用军人艰苦奋斗的作风誓破楼兰
为了帮助未婚妻龙小云讨回公道,冷锋出狱后一直在国际货轮上打工。一年多时间里,走遍了大半个非洲,苦苦寻找使用那颗特殊子弹的人。
可以肯定,只要一天没有找到,他就不会善罢甘休。
一旦认定了目标,就算付出再多的艰辛,也要达成目的,这是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凝练形成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这也深深烙进了我们每名军人的骨子里。
我在部队服役14年,有近12年在政治机关,其中11年在组工系统。记得在师机关工作时,曾与司令部作训科的战友打趣,“珍惜生命,远离组训啊!”
现在回想那段“非人”的经历,再来体会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感觉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一方面,抱着一定要把工作干好的坚定决心,能力不足、干得不好,加班加点弥补,感觉理所应当、无可厚非;另一方面,领导的高标准严要求,老同志的榜样示范作用,不这么干也不行。
艰苦奋斗,我们曾经都是这么过来的,而且在部队时也许还夹杂着些许不情愿的“自讨苦吃”,现在已经成了我们的下意识行为。
在我前一年转业的战友------李主任,已从主任科员直升为办公室副主任。刚进入单位,我看他几乎天天加班,组织会议、编辑杂志、工作总结、讲话材料,每天工作排得满满当当。
我有些诧异,“地方不是朝九晚五吗,你怎么和原来部队秘书处似的,成天忙个不停,还经常加班?”
他说,“地方在管理上没部队那么严格,但工作绝对是职责分工明确的,属于你的活,就得你干好。我刚来不久,情况不熟,出手不快,想干得好点,只有自己多努力些啦。”
他的努力换来了斐然的成绩,也赢得了大家一致认可,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虽然转业只有两年多,又有高学历的老同志竞争,但还是脱颖而出,成功晋升一级。
面对任何危急任务
必须用军人不怕牺牲的血性攻坚克难
得知还有更多的中国侨民在战区,为了同胞们的生命安全,也为了寻找杀害未婚妻的凶手,在中国军事人员不得进入战区,行动将得不到任何军方支援的情况下,冷锋毅然决定孤身深入战区。
他当然知道这一去必是九死一生,但怕死畏难而退缩,从来不是中国军人的秉性。
我们脱下军装,又正处和平年代,几乎不可能再直面生死考验,但人生之路总会不断面临这样那样的挑战,只有胸腔永远充盈无所畏惧的胆魄血性,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拦路虎”,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我到单位报到不久,就遇到一个不小的难题,处长想让我负责市直机关“身边的感动”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这是第一届,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考,而且从颁奖词、主持词、领导讲话、流程设计,都将是我独立完成。
或许我可以找个理由,一推了事,说不定还会为今后省下不少“麻烦”。
可转念一想,我将在这个单位待上近三十年,难道以后都遇事就躲、拈轻怕重?那我何以立足,又将以怎样的面貌面对今后的职业生涯?
最为关键的是,骨子里军人的基因容不得我做个怂瓜软蛋。
我选择了担当,利用部队积累的文字功底,一字一句地推敲雕琢,完成了10位年度人物的颁奖词;借鉴感动中国等颁奖流程,一环一环地推演排练,研究制定了典礼方案……
打赢这场硬仗,为我带来了不少赞誉,也迎来了更多的考验,3天完成一篇市级领导动员大会讲话,7天收集校对7000多名干部信息,我凭着军人敢打硬仗的血性,攻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
“一朝为战狼,终身是战狼!”
我要证明,我的身上流淌着中国军人的血液!
|
评分
-
参与人数 2 | 经验 +80 |
津贴 +80 |
收起
理由
|
地道云南人
| + 40 |
+ 40 |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
黄埔二期
| + 40 |
+ 40 |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