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黄埔军校是现代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军事学校,然而,曾任校长的蒋介石在识人方面并不太出色。例如,后来成为蒋介石麾下“十三太保”之一的桂永清。
他是黄埔军校的第期学员,在训练期间表现优异,受到总教官的赞赏,尚未毕业就被分配到教导团担任排长。在首次进攻淡水时,桂永清凭借身先士卒、勇敢向前的作战风格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随后被任命为军校教导二团九连的上尉连长。
然而,蒋介石并未预料到的是,在攻占淡水不久后,竟有人向他呈递了一份控告桂永清的状纸。实际上,勇敢无畏的桂永清却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对金钱过于执着。
他带领军队进入淡水,不仅允许手下四处搜寻和追击自己,而且他本人也闯入一家典当行,肆无忌惮地抢走了布料,还顺手拿走了一副手镯和几块大洋,装箱后于次日寄回故乡。
桂永清的种种举动都被同事们注意到了,事后他们以违反军规和扰乱民众为名将其告发给蒋介石。
在那个时期,蒋介石因黄埔学生军的战绩而自得其乐,尤其是他们未曾侵犯百姓,赢得了民众的支持。然而,桂永清的恶劣行为无疑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
因此,蒋介石怒火中烧,拍打桌子大声喊道:“这简直是革命军史上的一大耻辱!来人,把他拖出去枪决,并通知各军,以警示他人!”
然而,由于负责传达蒋介石命令的秘书与桂永清关系密切,及时向总教官求情,因此蒋介石决定宽容处理,将惩罚改为降级处分,从而保住了桂永清的性命。
这次惊险的经历并不是桂永清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后来他多次被撤职和受到处分,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这真是国民党军的一大“奇迹”。
01、屡屡丢官:桂永清次次遭撤职或处分后,都能化险为夷,或为国民党军一大“奇观”
在报考黄埔军校之前,桂永清曾因为筹集不到路费而向同宗的叔叔借了40银元。
在遭到蒋介石降职处理后,桂永清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吸取了“生死教育”的教训。他用“不以身作则,兵难带”来激励自己,从此不敢在指挥部队上有丝毫松懈。
1930年,已年过三十的桂永清再次迎来了升迁,被任命为31旅的旅长。
然而,由于向蒋介石推荐邱清泉担任副旅长未果,他将怒火发泄在蒋介石委派的副旅长李默庵身上。李默庵在“报道”的那天,他不仅对其表现出傲慢和轻蔑,甚至直截了当地表示,他更欣赏其他副旅长,拒绝与李默庵共事。
因此,李默庵感到愤怒,立即回去向蒋介石投诉,指责桂永清“公然抵抗蒋介石的指令,整日沉迷于打牌,表现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态度”,这让蒋介石非常生气,随即再次下令解除桂永清的职务。
桂永清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向他的老恩人寻求帮助,那位曾经的黄埔军校总教官何应钦。
何应钦再次出手援助桂永清,亲自前往见蒋介石,为桂永清求情。
蒋介石似乎有些感动,要求何应钦让桂永清亲自前来见他。桂永清不敢拒绝,刚一见到蒋介石,就被责问:“你为什么没有遵从我的命令?”
桂永清感到委屈地说道:“我已经向您汇报了委派邱清泉担任副旅长的事情,李默庵来了,我担心会有重复,所以让他返回南京。”
蒋介石对桂永清敷衍道:“我已经把邱清泉派到其他地方,你凭什么随意行动?既然你同意去德国留学,那就去吧。到了德国后,务必要认真学习那里的战术和训练方法,回来为我军的改革贡献力量。”
于是,原本前途光明的桂永清,由于一时对朋友的偏袒而失去了“所有”,被迫离开家乡,前往遥远的德国进行“深造”。
然而,这段经历对桂永清来说并不完全是负面的。在德国学习期间,他结识了德国将领戈林、巴德和海德等人,成功拓展了自己的人脉,并且掌握了法西斯的军事训练技巧,为他日后重新赢得蒋介石的重视奠定了基础。
1931年秋季,桂永清归国。次年,他被蒋介石任命为“复兴社”中央干事以及训练处长等职务,进一步获得蒋介石的重用。
然而,如前所述,蒋介石的识人之道确实不够高明。在抗战爆发后,他任命桂永清为第28军的军长,指示他在兰封地区阻击日军的西进,但桂永清却辜负了蒋介石的期望,导致一个师团在肥原失守,使蒋介石遭受重大损失,同时他也因此成为“千古的笑谈”。
尽管战后蒋介石一度继续任命桂永清为战干团的教育长,但在战干团迁往四川后,他最终无法抵挡来自各界的舆论压力,只能对桂永清实施“免职处分”。
从那时起,直到抗战结束,桂永清再也没有真正掌握任何军事权力。
02、庸才司令:他是众所周知的“旱鸭子”,没有任何水兵经验,却偏偏抢到了“海军总司令”
1944年11月底,刚从德国归来的桂永清再次带领代表团前往英国,与英国高层进行接触,并对其海军体制和训练进行深入学习,这为他日后东山再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英国将几艘老旧军舰无偿赠予中国。桂永清作为重庆国民政府的代表,接受了这些军舰,并与英国海军高级官员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同年年底,国民政府海军处的官员发生了变更,陈诚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并向蒋介石提名桂永清担任海军副总司令。
几个月后,来自内陆省份的桂永清,以其被称为“旱鸭子”的名号,接替了代理海军总司令的职位;次年,国民政府正式任命他为海军总司令。
消息一传开,大多数海军内部人员都感到困惑。自中国现代海军成立以来,几乎所有的海军领导者都是福建人,而桂永清作为一个内陆出身、几乎没有接触过水域、没有任何水兵经验的人,怎么能如此轻易地夺得令人羡慕的海军指挥权呢?
尽管桂永清在英国留学时“学习”过一些海军知识,但实际上,他却是个极其傲慢自负、凶狠残酷的人。在刚上任时,他大肆宣扬所谓的“海军报国”计划,借助海军总司令的权势,在海上表现得极为张扬,并制造了一系列荒唐而残忍的事件。
例如在1948年夏季,一艘海军军舰与招商局的一艘货船发生碰撞,导致超过100名海军人员溺水身亡,军舰也随之沉没,后果十分严重。
知情人士普遍认为事件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货轮,而桂永清为了减轻自己的责任,竟然将所有过错都归咎于货轮。对此,招商局表示强烈不满,与桂永清展开激烈争辩,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件事情最终没有得到解决。
同年12月初,怀恨在心的桂永清终于找到了报复招商局的时机。他以轰炸中共军舰为借口,派出一架轰炸机将招商局的一艘客轮炸沉,导致2000多名无辜乘客全部遇难,化作海底的冤魂。事后,他对外封锁消息,并坚决否认与客轮沉没有任何关系。
1949年,人民解放军南进,逼近长江。桂永清接到蒋介石的指示,一方面调动舰队驻扎在江边,另一方面向英国舰队司令发出密电,请求对方提供“援助”。
他郑重承诺:海军必将在“关键时刻”不惜一切代价,勇敢站出来。即使海军只剩下他一人,也绝不会选择放弃。
可桂永清之前多次“东山再起”的好运似乎已经耗尽。就在他放出豪言不久,“重庆号”的起义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再次狠狠打在蒋介石的脸上。
蒋介石十分愤怒,桂永清则拼命尝试“弥补失误”,然而国民党海军内部的争斗不断,使得桂永清无法挽回局势。到了同年四月底,南京被解放。面对国民党海军的混乱局面,桂永清急忙以“巡查督战”为名逃往台湾。
当时的桂永清并未意识到,前往台湾的旅程将会彻底改变他的命运,将他推向绝望的深渊。
03、最后时日:蒋介石晾了桂永清一年有余,但桂永清还是死在自己的贪心和过度绝望之下
显然,桂永清的处境与他的自身行为密切相关。
抵达台湾后,感到内心不安的桂永清不敢直接去见蒋介石,而是先向与他关系密切的陈诚倾诉自己的苦衷,随后在陈诚的陪同下才去见蒋介石,努力表现出一副可怜的样子。
实际上,桂永清仍然牢牢掌控着海军的权力,使其成为他个人的“王国”,连蒋介石父子都难以轻易干预。
某一天,蒋经国派遣人员到海军任职,桂永清误以为他们是来监督自己的,因此对这些人置之不理,结果让他们得以深入海军内部,掌握了真实的海军情况。
不久,发现海军存在问题的政战人员向蒋氏父子报告了情况,蒋介石对一些不配合工作的海军军官进行了处分。
这些人大多是桂永清的亲信,他们心中感到委屈,纷纷向桂永清倾诉,令正在想办法应对政战人员的桂永清倍感压力。
与此同时,蒋介石对桂永清的行为表示不满,并召见桂永清进行训斥。此外,蒋经国也常在父亲耳边提及桂永清的缺点,这让蒋介石对桂永清更加失去了好感。
桂永清对此早有了解,为了避免自己陷入更深的绝望,他暂时压制自己的锋芒,降低姿态,购置了大量的字帖和墨水,见人就表示自己要痴迷于书法和书籍,以此向蒋介石父子展现一种隐秘的让步。
1952年4月,蒋介石终于发出指令,要求桂永清辞去海军总司令的职位。桂永清不敢违抗蒋介石的命令,顺从地提交了辞职申请。
几天后,蒋介石随便给桂永清一个名义上的职务,完全将他置于一旁,任其自生自灭。
这样的对待,对于习惯于海军呵护的桂永清而言,无疑让他内心的恐惧和绝望加剧。他感到极为痛苦,时常试图通过昔日黄埔军校的校友替他向蒋介石夫妇请求宽恕。
尽管蒋介石对桂永清感到厌倦,但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他仍然不得不在适当的时候再次任用桂永清。
1954年3月,蒋介石如他所预期地连任“国民政府总统”;到5月,他在宣誓就职后,逐步对行政与军事官员进行重新调整。其中,桂永清被蒋介石任命为“三军”参谋总长,并晋升为“海军”一级上将。
消息一传开,桂永清本人尚未表态,但曾与他在海军有过矛盾的人们便开始坐不住了。
由于担心桂永清这个心胸狭窄的人会利用权力来打压和报复他们,很多人趁着桂永清尚未完全掌握权力之际,纷纷利用自身的关系向蒋介石父子告发桂永清的丑事,称他在担任海军总司令期间,通过购买军舰和零配件的机会,贪污了大量的军费。
桂永清对“仇敌”暗地里的小动作几乎毫无察觉,他认为蒋介石再次任用他,意味着过去的恩怨都已一并抹去。
因此,渐渐地,早已身患重病的桂永清又恢复了他爱夸口的习性,见到人就宣称他一定会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完成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梦想。
为了尽快恢复健康,桂永清不仅寻求西医的帮助,还积极服用中药,希望能通过药物治疗迅速见效。
但他的运势似乎真的用尽了,“三军”方面,自从他担任“总长”后,不是有人驾机叛变,私自返航大陆,就是舰艇被解放军击沉,这让桂永清更加焦虑,烦恼不已。
1954年5月初,刚刚就任“总长”的桂永清陪同蒋介石前往大陈岛进行视察,没想到,仅仅几天后,大陈岛周围的三座岛屿便被解放军攻下,而大陈岛及其附近的江山岛则成了解放军炮火的目标,所谓的“反攻大陆”彻底变成了幻想。
此外,经过秘密调查,蒋介石父子发现桂永清确实存在贪污行为。
在担任海军司令期间,他毫不收敛地多次贪污了大量金钱,并将这些钱送往美国,作为他晚年“安家落户”的费用。这种行为自然引起了当时正在整顿军队腐败问题的蒋介石父子极大的愤怒。
就在蒋介石父子开始“整治”桂永清之前,桂永清的一个好友悄悄将此事告知了他。桂永清听后,意识到蒋介石父子不会轻易放过自己,因此立刻感到极度恐慌。
1954年8月中旬,桂永清与妻子参加魏道明夫妇的晚宴。在那天,他虽然嗓音嘶哑,仍然竭力重复了一遍“建设强大三军,反攻大陆,打倒中共”的言辞。
接着,叮嘱蔡孟坚一定要深入研究“反攻大陆”后的“重建计划”,仿佛真的是在为蒋介石的“理想”倾尽心血。
第二天早晨,刚从梦中醒来的台湾民众通过广播得知桂永清于凌晨突然去世的消息。
桂永清去世后,关于他的死因在台湾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些人认为他是因突发疾病去世,也有人私下暗示,桂永清可能是因为无法承受蒋介石父子施加的巨大压力,最终选择了绝望的自杀。
尽管台湾民众意见不一,但蒋介石父子对此并未作出任何回应。他们只是下令停止对桂永清案件的调查,并要求调查人员不得对外透露任何信息。
关于桂永清的去世,蒋介石的指示将其定性为“突然病故”,这一说法至今仍被广泛接受,许多有关桂永清的报道和历史资料依然沿用这一结论。
然而,桂永清汇往美国的巨额资金,因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未能“归”到他的家人手中。
桂永清拼尽全力到最后,真可谓是“人财两空”,不知他若在泉下得知,会否感到格外懊悔和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