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迎来首次授衔。当授衔的名单出来后,被授予大将军衔的陈赓突然找到高层领导反映问题。 当时,毛主席以为陈赓和许世友等人一样,是对自己的军衔感到不满,找自己诉苦的。但当毛主席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陈赓不是为自己叫屈,而是为自己的老部下出头。 当陈赓得知自己的老部下被授予中将军衔后,十分不满,他甚至对毛主席说:“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摘掉自己肩膀上的一颗星,送给他!”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陈赓的老部下是谁?他最终又被授予什么军衔呢?
陈康
“不怕死”的陈康陈赓的老部下名叫陈康,两人仅一字之差,且字形又极其相似。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陈赓和陈康才如此有缘。 陈康1910年出生于湖北广济县(今武穴市),1927年加入村里的赤卫队,从此开始他的军旅生涯。1931年1月,红15军、红1军在商城长竹园会师,合编为红四军,下辖红10师和红11师。 在此期间,陈康担任红10师第29团第3营第7连的班长,同时加入共产党。陈康深知班长责任重大,因此每次战争开始后,他总是冲在最前方。 在红4军著名战斗强攻磨角楼、出击李家寨等战斗中,陈康打出了“不怕死班长”的美誉。 1931年7月,陈康升任为第7连排长,正式成长为红军的干部。10月下旬,红25军在皖西六安成立,暂辖红73师,而陈康则被调去该师担任第219团的排长。
11月初,随着红四方面军的成立,徐向前担任总指挥,随后发起四大进攻战役。陈康身为一排之长,他相继参加了红四方面军所组织的商潢、苏家埠和潢光三大战役。在此期间,陈康又打出了“不怕死排长”的美誉。 1936年7月,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由于张国焘的阴谋被识破,因此红四方面军再次北上。同年10月,红四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方面军重归正确路线,陈康也正式汇入抗日的洪流中。
成为陈赓的“拳头”
1940年10月,由于陈康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因此被调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第17团的副团长。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陈康正式成为陈赓的部下。 1941年10月,陈康成为第17团团长。次年2月,日军集结7000兵力开始“扫荡”太岳抗日根据地,并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根据地的军民义愤填膺,纷纷想要将其歼灭。 为了对付日军,陈康组织了夜袭组和伏击组,并在地方武装、游击队的配合下大胆和敌军作战。除此之外,陈康还组织游击队队员炸毁桥梁,夜袭日军据点,令日军头疼不已。而陈康的英勇作战也获得了陈赓的表扬。
1942年5月,陈康被调往第386旅第772团担任团长。陈康刚上任,日军又集合7000兵力对太岳抗日根据地发起“扫荡”。陈康当即和政委指挥战士们跳到外线,大胆向日军来路攻去,以“围魏救赵”的办法迫使日军回师自救,为粉碎“扫荡”立下了头等功劳。 1943年10月,日军再次集合2万兵力发起“扫荡”。根据陈赓的命令,陈康等人指挥第772团的战士们重新实施“围魏救赵”的战术,再次立下赫赫战功。 在两次反“扫荡”中,陈康指挥第772团立下头等功,因此也有不少人调侃道:“都说772团是‘陈赓司令员的拳头’,如今看来果然不假。就算是说陈康是陈赓司令员的拳头,也是一样贴切的!”
指挥得当,占领蒙自县城
1950年1月15日,陈赓兵团第13军第37师的战士们经过两千里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离蒙自县城不到80华里的地方。 蒙自是滇南参军第8军、第26军在滇南赖以进退的战略枢纽,进可以在10小时内乘坐火车直达昆明,退可以在两昼夜越过红河从陆路逃出国境,进入越南。
对敌人来说,失去蒙自就代表失去了滇南,也等于失去蒋介石“复国”计划的最后一块陆上基地;对我军来说,如果攻下蒙自的话,就可以掐住敌人的咽喉,歼灭蒋介石残留在大陆上的最后两个军。
司令员陈赓和军前指挥陈康先后发出急电,命令第37师火速拿下蒙自,占领机场,协同兄弟部队将敌军歼灭于滇南。 当第37师准备进攻的时候,侦查股长突然汇报了一个紧急情况:“前方不远处的鸣鹫街有敌军一个警戒团,他们正在挖战壕,修筑工事,阵地上还有迫击炮……” 第37师师长收到这一消息后,连忙召开会议,会议上有两种意见:第一、直接打过去,消灭敌人;第二、绕过去,直取蒙自。当第37师将这两个意见汇报上去的时候,久经沙场的陈康拍板:“同意第二种方案,绕过鸣鹫。” 就这样,经过六个小时激烈的战斗,我军成功占领蒙自县城。
陈康(前排中间)
陈康被授中将,陈赓不满:我愿送他一颗星
1952年9月,陈康升任第13军军长,随后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全面提升了他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水平。不久后,陈康被任命为昆明军区的副司令,镇守祖国的西南地区。 纵观陈康的前半生,他立下赫赫战功,为新中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陈赓身为陈康的直接领导,他自然知道陈康付出的有多少,因此当他得知自己的部下仅被授予中将军衔后,当然会有些不满,这才会对毛主席说出:“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将我肩膀上的一颗星送给他!” 不过每个人军衔是经过评衔人员仔细研究和谈论后,才得出的结论。尽管陈赓对陈康的军衔有所不满,但这也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最终,陈康被授予中将军衔,这也成为陈康心中的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