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山东庄 于 2024-12-21 15:08 编辑
云南,蒙自。 这里是一场繁华旧梦,也是一段光辉岁月的记录与见证。 云南很多个第一,在这里。 这里曾是清末民初云南对外通商最大的口岸,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驻滇领事馆等。 甚至百年前,蒙自就已经有了酒吧,风韵十足的法国女郎,浪漫满怀的越南咖啡。更是在战火飘摇的年代,成为西南联大一批泰斗大师们的难忘回忆,和宝贵的短暂安宁。 朱自清爱这里,留下一本《蒙自杂记》。 “看惯了大城的人,到了蒙自的城圈儿会觉得像玩具似的,正像坐惯了普通的火车的人,乍踏上碧石小火车,会觉得像玩具似的一样。但是住下来,就渐渐觉得有意思。” 冯友兰女儿则写:“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如今,时间走了百来年。蒙自,却依旧保留着那份“东方小巴黎”的极致风味,仿佛无关风月和时光,成为一块被遗忘的宝地。 去年,先锋书店也在这里落地,越来越多的人远道而来,进入这段历史的气韵里。 01 铁路送来 一百年前的小巴黎 蒙自,云南红河州的首府。北回归线从这里穿行而过,是云南建县最早的24个千年古县之一,也是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 尽管繁华已经是旧梦,但当我们踏上碧色寨的米轨时,依然可以感受到百年前被称为“小巴黎”的法国风韵。碧色寨, 黄墙灰瓦,百年水塔。地球上最早的北回归线测量标记点。是一个村庄,一个火车站,更是一段独属于红河州的历史记忆。 一百二十年前,滇越铁路落地。 这条铁路的难度被誉为举世无双,曾被《英国日报》称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的世界第三大工程。 全长854公里,昆明至河口为滇段,465公里。河口过中越大桥进入越南老街至海防为越段,389公里。越南段1903年竣工通车,云南段1904年动工,成 为前文所说的,中国第一条国际联运铁路。只通国外,不通国内, 于是,米轨开始穿越大山和河谷,带着人们和财富, 打开了通往全世界的大门。而1909年建成的碧色寨,则是滇越铁路河口到昆明段最大、最重要,也是保存最完好的车站,代表滇越铁路的繁华与沧桑,荣光和辉煌。 也不只是米轨,1913年,个碧石铁路股份公司成立,而后个碧石寸轨铁路建成。东至碧色寨,西至石屏宝秀的六寸轨窄轨铁路,开始通车。碧色寨,又成为中国唯一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的始发站。 锡矿由个旧运往碧色寨,换装米轨从滇越铁路,运至海防,转水路运往香港,继续 将闭塞、偏远的滇地,推向了全世界。 所以这里从来不仅仅是《芳华》取景地。上世纪红河州的辉煌过往,以及云南近代工业文明的繁华,都在车站里,那面法国制的三面钟见证下,成为了历史云烟。 如今,在碧色寨站台上仔细倾听,仿佛火车汽笛依旧穿过百年的时间和空间,穿越千山万水、沟壑、峡谷、田野,还在为我们的时代呐喊和奔忙。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大路一通,整个世界扑面而来。蒙自成为了云南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各国洋行、领事馆纷纷设立。沿着南湖走一圈,可以看到各国各色的历史建筑。 既能看到古代绅士的住宅,也能看到在尤加利树的掩映下,那些法国建筑和外交旧址悠然而立。这是蒙自曾与世界联通的证据。尽管时光荏苒,但湖光翠韵之间,走过法国领事府,走过哥胪士洋行和周家宅院,油黑的枕木上,那些逝去的岁月,在如今也重新被定格。 02 西南联大带来的光芒与热烈 同样在南湖被定格的,还有当年西南联大,大师们的足迹。去年三月,先锋书店在这个边陲小城落地。定了全名为——西南联大先锋书店。 那个炮火纷飞的时代,辗转办学的西南联大,曾经也在蒙自办学半年。蒙自没有辜负这群大师和学子,这里成为了西南联大文法商学院师生在那个战火飘摇的年代的短暂居所。“刚毅坚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深深影响了蒙自这座清丽小城里的人们。 朱自清说,我现在常常想起这个地方,特别是在人事繁忙的时候。当年,联大的师生们带着淬铁般的温热,在蒙自城内办起了夜校。 “报名的非常踊跃,但因为教师和座位的关系,只收了二百人。夜校办了两三个月,学生颇认真,成绩相当可观”。 师生们在城里一起写抗战春联,在蒙自过热闹的火把节。蒙自给予了他们安宁与温暖。他们则给蒙自带来了光芒与热烈的未来。就好像“一片茫茫的大黑暗里涌起一团团的热火”。 西南联大还在蒙自诞生了南湖诗社,这是联大的第一个学生组织。所以,当我们徜徉在先锋书店。可以看到饮品的杯子上有聂鲁达的诗句,先锋书店还举办过蒙自南湖诗歌节,国内知名诗人们都有前往。北岛曾经在蒙自,他写“远行与回归,而回归的路更长 ”。 03 不止米线 吃不完的蒙自城 让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念念不忘的还有这里的美食。“ 桌子凳子乃至碗匙等都很干净,又便宜,我们联大师生照顾的特别多”,不知道他们去的是什么夜市,但如今蒙自最推荐的,绝对是大树寨夜市。吸一口米线,喝一口热汤。谁能不爱蒙自? 蒙自的米线,就算一人食,也能硬生生吃出强烈的仪式感:比脸还大的海碗,加上几十个装满食材的小碟子,还没吃,心里就已经有一种天下唯我独尊的快感。 蒙自人每天都在用这样接近豪华的方式,“甩”一套过桥米线,所谓的“甩”也就是吃。 金雀花、香菜、豌豆尖、豆腐皮、银耳、韭菜、牛肉、宣威火腿、鸡肉、虾仁、生鱼片、云南特色“脆哨”,十二种特色配菜让人应接不暇。 再配上老火鸡汤和一碗精致米线,足以满足你对过桥米线所有的想象。 说个题外话。《味道云南》纪录片中提到:“蒙自过桥米线的鹌鹑蛋,是用来打散后裹肉片再下碗里”,我们在昆明的时候试了一次,确实很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