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02 战场拾忆,神性下的人性
更多的故事,更多属于个体的温度,珍藏在鸭绿江畔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拾级而上,1014级台阶象征着志愿军在朝鲜浴血奋战的1014个日夜,而53米高的纪念塔则纪念着1953年那份改变历史的停战协议——这些石头承载了历史张力,也刻画了中国人独有的内敛式浪漫。
作为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的战争纪念馆,这里不仅仅呈现让人铭记历史的战场往事,也有许多闪烁着质朴人性光辉的小小芳华。冰天雪地中,战士们依然守护着内心的乐观与希望,那些普通人的细腻与真实,在宏大历史的背景下格外动人。 从战士们的各类生活物件,到胜利而归拾得的战利品,记录着他们卸下武器后最真实的模样。比如那把用美军罐头盒、朝鲜木材和中国马尾制成的“胡琴”,不知在多少个日夜陪伴战士们围坐弹唱,比如防空洞中灯光摇曳里的图书角,又比如一封封家书中对回家的温情期盼……英雄的史诗,因这些细节而永垂不朽。
那些负重前行的瞬间,同样值得铭记。印象最深的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展品——这是来自上甘岭阵地的一盒灰白色的粉末。这是一位战士在离开时随手抓起的纪念,其中夹杂着碎石粒和5块炮弹的碎片,静默诉说着战斗惨烈:在仅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了6万余人,倾泻了190多万发炮弹,山头被削低整整两米,土石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 展馆的尾声,是几面镌刻着志愿军名字的墙。那些名字静静映照在光影间,像轻轻流淌的鸭绿江水,托起那些生命的守护,将历史的记忆温柔地带入今天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