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8|回复: 3

[文学作品] 《​ 山中雪后》清代,郑燮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8010

发表于 2024-12-29 07: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山中雪后

! l1 e* S( G# Q+ H

【清代】郑燮

+ I. ?1 W2 H2 ]. T! v* W
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
5 d% k3 W) {1 c! x1 ?$ n
- d# ]" M7 U& N- K4 n" i
早晨起来一开门,只见大雪满山,晴空万里,洒在积雪上的阳光也略带寒意。
房檐的积雪尚未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封冻。这种清冷、孤寒的气氛,很是不寻常啊!
; e5 ]& z+ a, I/ C* I( y1 E
注释

% i5 N7 G& [# P1 @0 L3 r
  • 檐流未滴:屋檐上的冰柱未融化。
  • 清孤:凄清孤独。
  • 等闲:寻常、一般。

    6 \5 e" P8 o: j( r% |  ^

' c1 y* ^+ ^' `# l8 B9 ~- [
创作背景

& O; `! D1 ]  |  J+ q1 |& d' _% e" p
《山中雪后》为郑板桥感怀之作,他之所以感怀是因为自己一生经历曲折,乾隆元年进士,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前后十二年,有政声。因违忤上官而被罢官。归里后,往还于扬州兴化间。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郑板桥只能以在街头卖画为生,有时几天卖不出一幅画。这样的生活现实让郑板桥饱尝艰辛,而这首诗便是当他看到山中大雪后的景致有感而发的感慨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 g/ Q) ~; X- L
. [( E& M. {# m7 Y4 @. o赏析
/ g, r$ D, G& k  X. _& }1 f/ b1 ^6 z+ d" e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几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郑板桥虽有满腹才华,却终因其骨子里的清高和刚直不阿,屡屡受挫,频遭打击,在其出仕的十二年时间里,困在知县的任上一直无法得到升迁。
饱尝了酸甜苦辣,历尽了世态炎凉,他这个出身书香门第的进士,可谓一生坎坷一世清贫,但他又是洒脱豁达的,敢于面对现实,绝不屈服,就像他笔下的竹石一般,坚韧不拔。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诗品即人品,从郑板桥的诗中,我们看到了的矢志不渝,坚贞不屈,还有安于平凡的淡然心态。我们常说读来一首诗,看去一幅画。郑板桥的这首诗清丽,婉约,然而在这壮美的雪景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我们也从诗中看出窥探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品质的高洁。
: w2 l% s  U% S& T
7 @% C/ \! `9 E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淘气的中年人 + 40 + 4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成长值: 15210

发表于 2024-12-29 14: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 G& U3 n8 k7 P( O) {) b  n: B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黄埔二期 + 20 + 20 千言万语汇成两个字: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505

发表于 2024-12-29 16: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5010

发表于 2024-12-29 20: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