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持经达变 于 2025-3-10 23:36 编辑
7 D( Y+ Y( _% B4 Z- C+ T3 m, x- S6 [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宁静而神秘的瑶乡深处,隐匿着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它的主人公便是百岁老人黄振达。 英勇作战,此生无悔 黄振达,1924年2月出生,1942年参加国民革命军新一军,作为远征军的一员,他踏上了入印对日作战的征程。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他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跟着翻译官进行物资采买等,时任某部特务连代理副排长。虽然没有经历枪林弹雨,但黄振达在他的岗位上为抗击日寇、保卫祖国的尊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举起了投降的白旗,黄振达也带着满身的硝烟与疲惫,选择返乡解甲归田,过上平静的生活。然而,命运似乎并未打算让这位英雄就此停歇。 1949年,新中国刚刚建立,根基未稳,广西地方仍有国民党残匪涂害百姓,见此情景,黄振达那颗炽热的报国之心再次被点燃。当年10月,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广西剿匪战斗,和部队在玉林博白一带打土匪,为肃清匪患、维护地方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原所在部队整编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1953年,朝鲜战争的烽火正炽,黄振达又跟随部队义无反顾地入朝作战。在著名的金城战役中,他和战友们面对强敌,毫不退缩,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他们的英勇奋战,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和不屈精神。 战争结束后,1955年4月,黄振达带着满身的荣耀退伍回乡。但这位英雄并未因离开战场而停止奉献的脚步。 荣归故里,依旧发光 回乡的黄振达担任了六年乐育乡(当时行政区划为乡)乡长,在这六年里,他不忘初心,始终心系着村民们的生活。他深知交通不便给瑶乡带来的困境,于是,他带领乐育村村民,拿起锄头、铲子,不畏艰辛,修葺、拓宽通村马路。在他的带领下,瑶山之中逐渐出现了一条条宽敞的山路。这些路桥如同一条条希望的纽带,将瑶乡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让村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利,也为瑶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当时,山里的村民看病异常困难,瑶乡四面为山,处处是草药,为了能够帮助山里村民解决看病难问题,他到桂林向学医的兄弟研习草药药理,专攻小儿科、妇科、内科、风湿、疳积、跌打等,做起了远近闻名的“赤脚医生”,他自己上山采集研制草药,免费救治了无数慕名前来访医的病人,在医学领域延续治病救人的使命。 “我儿子那年才8个月大,一直高烧不退,幸亏请来了黄先生帮忙看诊,吃了半个月他开的草药才退的高烧,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他。”黄泥江村民易祖英回忆道。当时常有受到他救治的人钩织鞋子、打粑粑等送给他以表示感谢之情。 “我最佩服我家公的是帮别人看病不要钱,草药都是自己山上挖的,有时为了帮别人看病,半夜出去到天亮才回来。有一次同村的小孩子晕倒了,他奶奶走不动路爬着来找他,他立马起身跑着去看病,小孩子,用了他的药就好了。”黄振达儿媳妇盛运秀说。 面对困顿,自强不息 黄振达一生育有一儿五女,五个女儿均已出嫁,唯一的一个儿子在2009年因肝癌晚期逝世,两年后老伴也因病去世,从此黄振达跟着儿媳和两个孙女一起生活。 然而,命运的打击并未就此停止。因为儿子和老伴的先后因病去世,患病期间花费了巨额医疗费用,儿媳妇盛运秀心理压力很大,两个孙女成为支撑整个家庭的支柱,在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又要承担医疗费用的欠款,他们的家庭陷入了困境,2015年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尽管如此,黄振达老人并没有主动向政府提出需要经济支持和帮助,而是自己默默承受着这一切。他告诉儿媳,生活虽有磨难,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总能挺过去的。他以自己的坚韧和乐观,继续鼓舞着家人,在困境中坚守着对生活的希望,就如同他在战场上面对强敌时从未退缩一样,他的这种精神也深深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当年他们便靠务工收入及种植高山蔬菜还清了欠款,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实现了脱贫。 黄振达老人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兵,如今虽百岁高龄,但身体依旧硬朗。每每有人前来看望他,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峥嵘岁月和治病救人的经历,他就会跟人念叨:做人就要做好事,做好事才能让人信服! (文/苏梅芳) 时间:2025年02月21日 08:30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 : i/ k. e/ F% r9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