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秦岭大山里来了“女解放军叔叔”; d( p) N/ B4 c8 z) L/ H/ r
3 t- g6 ]/ |4 M3 O) X7 F$ k; r. D巍巍莽莽的秦岭逶迤腾浪,纷纷扬扬的雪片漫天飘荡。苍穹大地素裹银装。挺拔的松树似威武的哨兵,屹立在山脊上,雪花环抱着松针,毛毛茸茸的松枝晶莹闪烁;簇簇的杂木丛漫山遍野,树冠披着洁白的雪毯,一如千军万马阵前的顶顶帐篷。4 v- Z. A: \: T; Y
4 K/ _; W* I6 }$ a. d/ Y6 J, y3 `" F( U7 i0 o( M$ W
皑皑的雪山,茫茫的雪野。险峻的道路,在连绵峰峦间曲折回旋。铁道兵11师的一支绿色军队蜿蜒行进在秦岭大山中,队伍中有被秦岭山区老乡亲切地称呼为“女解放军叔叔”的铁道兵女兵。 r" i& f& m! L. T3 @4 f2 `7 X
- V# ~* t s) d' y9 e3 u
6 | ~! ^# u( t/ L0 v
这是秦巴山脉的第一场冬雪,这是作为铁道兵女兵的我第一次参加部队拉练,这是拉练的第一天。拉练部队奉命翻越秦岭,上山40里,下山40里。1 \" _/ ^9 e7 k
$ N7 F) w* S, z a/ [& D' @% } s) M- V4 r8 t
拉练战前动员大会是在师部礼堂举行的。师首长做了战前动员报告。拉练的路线是师属各团在襄渝线施工工地的沿线。
" |: ^8 e' ?" e& r! g' `: `- L
2 Y1 f% z# b" S& [# x# q! L3 _& X
8 G: V" E! m E/ q' a. S师拉练部队是由师直属各部和师属4个团(在福建的一个团没有参加)抽调人员组成的。师部的参谋组成了一个参谋排参加拉练。拉练部队的人员组成中有十几名女兵,分别来自师部宣传队和放映队、师医院、师修理营以及各团卫生队。实际上,师医院只选派了我一名女兵参加拉练。
( U* e1 _9 `# |; x- I
! ]- w) ^& m5 y0 Y& D拉练部队的“一号首长”在战前动员大会上诙谐幽默的讲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志们:拉练行军的时候,一定不能穿裤头。穿裤头,就要吃苦头!!8 u! S4 ~; N& m0 A& |
6 C2 T# F5 p8 Y& |. }
{2 Z6 k* W/ U$ ]& _/ h
战前动员大会上,很多首长讲了话,很多参加拉练的战士代表讲了话,但是我只记住了两点:部队拉练的路线和绝对不能穿裤头。台下的我,脑海里不停地闪过“三战电影”中雄赳赳气昂昂的行军镜头,忍不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师医院女兵经常抱着小板凳列队到师部看电影。电影总是“三战一哈哈”——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西哈努克亲王的纪录片。)) E6 Q5 v% A2 H5 _( l, q
8 q E5 p% C4 s9 J
5 g' B; b2 E5 h& m经过充分的准备和急切的等待后,在医院女兵羡慕的目光中,我背着背包美滋滋地走出了师医院的大门,视野豁然开朗。我特别自豪!师医院对女兵管理严格,平日里,不是执行抢救任务,女兵很难有机会走出驻地,更不要说参加大部队的行动了。站在拉练队伍里,女兵们高兴地对视着,相互用眼睛打着招呼。
# H( Z* W! d) r) E& s
+ g1 Q4 s6 U/ S; `# O# m0 i5 C0 N2 l7 \. \: ]
我背上的“辎重”比其他女兵多,背包上除了规定的必须携带的一支步枪外,还有一个装着满满药品的药箱。我在背包带的右肩处系上了一条白毛巾,一是为了擦汗,另外,背包带也不会太勒肩膀了。我把左右肩的背包带用一条手绢系在胸前,调整着背上的背包,这样,背包能更加紧密的贴在背上,背着更省劲。
4 Q3 m* @$ r9 c6 h/ m5 I2 W% n) s9 t* j+ ]( y! D
) G9 M. Z! |6 n) n) p t
我的棉军裤腰上,系了一根用绷带做成的“皮带”。这次拉练要求穿棉衣棉裤行军,如果不穿棉裤,那也要背着行军。(嘿嘿!女兵爱漂亮,师医院女兵大多穿部队发的军绿绒裤过冬,极少有穿棉裤的。)0 \8 K% c; w$ R# ?) h, V
1 k4 d$ @- \* v- d% z
1 k' f0 @. S9 U+ |; q1 x秦岭山脉清凉湿润的空气侵来,沁人肺腑。站在山麓,放眼望去,一幅“铁军爬雪山”的壮丽画面使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我听到了心脏“通通”的撞击声!几百人的队伍,在旗手的引导下,向山上挺进。每支队伍,都有队员站在路边,或是拉歌,或是高声朗读毛主席诗词,为拉练的战士们助威鼓劲。十几名女兵,穿插在男兵的行军队伍中。' l2 ?, t! p1 k7 I, r$ O
: ]* ]* `) A/ I# F2 i8 O' \. w1 @/ N Z7 }) j+ g5 S6 e, p
我意气风发地走在队伍中,豪情满怀。一会儿利落地跳过沟坎,一会儿矫健地冲上坡顶,一会儿关心的拉战友一把,一会儿暗暗地和男兵拼行军速度。虽然是冰天雪地,头上的汗珠却顺着发丝颗颗滚落到领子里。我摘下军帽,拿在手里当扇子扇,汗水顿时化作雾气从我的头顶腾向空中……# o, r" Y- E5 s5 Y3 g$ [
9 i# C9 S; P) F L1 z
7 [$ K" r, C4 H一个男兵背着2个背包和3枝步枪,越过我们的队伍,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女兵们吃惊地望着他——他的背影越来越小,一会儿就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 h) z5 c, e$ X4 w0 \8 X5 r9 Q) M4 a; ?+ R9 p8 W. x/ c$ z
1 }; ]' c* Z3 o在雪地里行军,大家一般都是跟着队伍,踩着前面战友留下的脚印前进。也有性子急的男兵,不愿意“循规蹈矩”地走这些弯弯曲曲的山路(为了降低坡度,山路多呈之字形。),而是在雪坡上另外蹚出一条路,直线向山顶运动。
4 z8 w4 l5 t* p' |, B$ g3 n/ F! P1 r- j
. j4 e0 t: K) c9 Y遇到岩崖陡坡,他们需要拽着枝条,借助灌木丛或松树的牵引力向上攀爬。而当身体跃上去,被抓的灌木丛和松树枝顺势回弹时,常常给后面猝不及防的战友迎面甩一身冰凉的雪末,引起大家一阵又一阵开心的哄笑。这时,调皮的男兵们就会借机互掷“雪弹”,追逐着打起雪仗来。. E' s5 k- q& u* \; ~
; W' J0 Q% c1 c! i! U! A/ |8 C
4 O2 g1 b1 V6 `; }6 m: t% T; Y
另辟蹊径并不总是“无往而不胜”。秦岭峰峦的向阳面,不时能看见一个个光秃秃的坡,没有树,也不长草,积雪融化,露出黑黝黝潮湿的地皮。坡看上去不很陡,可是每爬一步都很费劲。有一个坡,几个男兵爬了几次都没有爬上去,只好放弃,绕路走了。+ [* S1 ?+ K# }, F. J% G
, F* \# ^# b3 _& e
- \, N b& i/ e4 O" } P8 K( D% V一个长着“娃娃脸”的男兵就是不服气,非要从这个“怪坡”爬过去不可。他拉开架势,像三级跳远一般,后退几步,然后发力助跑,只几大步就蹿到了坡中央。正在大家齐声叫好时,不料,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娃娃脸“骑马蹲裆式”定格在原地,接着,又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绳子拉着他往回拽。尽管他很不情愿地舞动着双手,一字一顿的大叫:向前!向前!“骑马蹲裆”的娃娃脸还是一点一点倒退着出溜回了坡底。: L. M8 U+ u1 C4 Q9 t, E6 K' \) i1 {
$ V% Y) k9 k5 q* D
% {/ a) v. ^: {& M4 U. p战友们怕娃娃脸摔个倒栽葱,赶紧跑上前去,用肩膀顶住他的后背。大家先是觉得很诧异,紧接着又觉得很滑稽,片刻的静默后,爆发出一阵开怀大笑,女兵更是“咯咯咯”地笑弯了腰。
! U- ?1 Z7 Y' t6 B) L
F% O y9 B+ C( f4 b5 @* m/ j. a9 T. J7 Z5 i9 k# {" V) j3 x d
过了怪坡向上,随着海拔越来越高,我渐渐出现缺氧的症状,头胀眼花。我努力张大嘴做着深呼吸,呼出的“白气”瞬间化为水雾,挂在眉毛上,脸上湿乎乎的,山风吹过,脸火辣辣地疼。我的脚也冻得生疼,看着脚上的解放鞋,我有点后悔没穿“红军鞋”了。. o$ r& G6 @0 w2 e" K7 t* Q u0 b% W
* [$ j" w. ^, w
2 l3 i0 t( l8 Y( K/ L9 l/ j新兵发服装时,女兵和男兵一样,也发了被战士们叫做“老头鞋”的布鞋和戏称为“大头鞋”的黑棉鞋。女兵嫌难看,很少有人穿。还有的女兵干脆把鞋送给男兵,让男兵寄回老家给家人穿。师医院有家在北京的女兵,女兵们就托北京兵帮着买当时很时髦的黑条绒“懒汉鞋”。. w" e1 h- R. d" _" O( ]9 K3 S8 P
+ D/ R1 P/ f. I3 ^2 [
- C* \0 v8 S' C
为了纠正这股不正之风,医院二所领导专门给女兵开了一次会,帮助女兵们端正认识。教导员在会上说:这不是一双普通的鞋,这是传统鞋!是红军鞋!会上还树立了一名穿“红军鞋”的优秀女兵典型。这位憨憨的家在四川农村的女兵,夏天穿“老头鞋”,冬天穿“大头鞋”,部队发的绿军袜太大,她就把袜头剪掉一截缝上穿,从来不穿尼龙袜子。
; G9 S7 B" T8 g+ d' s0 b+ Y+ e9 j, i% C
/ J2 I% d0 h1 v% Y0 ]& r这次拉练,部队对穿鞋没有硬性规定,所以,拉练队伍里穿什么鞋的都有。有穿“大头鞋”的;有穿北京黑条绒棉鞋的;有穿解放鞋的;还有的穿着不知是什么部队的军靴。
( e2 }. @" x$ i- ] T
6 `$ g/ k w+ i5 e7 |7 s( \
3 W2 i$ E* ~. y' F& T4 v我退出行军的队列,站在路边跺脚。猛地,我感觉自己的背包轻了,赶紧转过头向后看,原来是一个男兵把我背上的药箱拿下来,背到了他身上。我呆呆地看着他,感动极了。男兵冲我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走进了队列……在雪地里行军,战友们兴致勃勃,互相帮助,没有一个掉队的。男兵抢着帮女兵背背包,实在抢不下背包来,就把女兵的步枪抢过来背着……' R6 B3 v: _7 c3 Z, S6 K, A+ y `
& M1 }8 t8 z, V; M u' J; C- |9 i( e: I2 t* L' }/ t5 Y
远远地,能望见峰顶了。! T" e% B- m# G Z
' P5 _2 x. T+ D8 f* j1 A+ r
) F! i- b0 _3 H9 j
宣传队的战友们错落有致地站在路边的山坡上,一位女兵娴熟地拉响了手风琴,浑厚雄壮的《铁道兵之歌》回荡在秦岭的川梁沟壑:
. P" y8 B% K4 _7 C% Q7 x: o8 l. b) B' G. H
1 j) J1 n% n8 G$ h2 X
背上了行装扛起枪 满怀豪情斗志昂扬
. b0 p6 _& f1 W6 o) C* M0 q2 w( \) |0 S
& g- ], S' G( W: h6 U8 t/ n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r" x$ I3 n; s+ l- h3 ]& D
6 U: v6 }3 r C6 L' b/ I3 _
6 A# S; }( T) d3 ]$ b打通昆仑千重山 又战东海万顷浪
+ i# u; |' |0 ~4 E0 g) U. K& s* I0 v h0 ^5 S' Q4 V0 R
. @5 J- p. D+ T' X
林海雪原铺新路 金沙江畔摆战场2 ~7 ~( g6 d4 u2 f; s& T0 d
9 R2 ]) d8 B. ?+ m9 |9 l
; ? j/ F! O( A; C) w$ ]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万里山河铺上铁路网
) k. V( w$ j; [; o9 t" i
+ ^; j$ i. s# \) J! m7 L0 K- m' L8 |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万里山河铺上铁路网
, \ G- g) j+ H0 t+ F
+ N% E0 d! L, D$ N6 k% y4 H$ e Q* A" a3 f, X6 |
……
5 B7 U4 h r3 ~1 m" y! u' H3 i% M: u6 j
. F& r) H9 }0 u' ^- r9 W……
4 J2 X' G y. p& S9 @, f
( _' z/ G1 F- W$ ~1 m& T
8 q4 Q% m# b% B歌声伴着手风琴悠扬的旋律,响彻秦岭,被山风送到很远很远……" }4 ]- ] l: v' s' V& O
2 p6 t }7 c( [) l. S: Y7 n1 g3 f l; q9 T1 c+ V- u
“背上了行装扛起枪,满怀豪情斗志昂扬”——这不正是我们拉练女兵的真实写照吗?!振奋啊!振奋!!我感到浑身又充满了无穷的力量。看到山巅上挥舞的红旗了,女兵们欢呼着向峰顶冲去……! C! f- _; o5 }$ \: D* X* m: u
: U' u+ ?1 W& ^
8 ~/ \) p2 a& ?- S
不知道是因为上山时走得太猛了,还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时虽然是向下走,真的一点不比上山轻松。大部队走过,积雪融化,山路变得又湿又滑,脚下很难踩稳踩实。有的战士在鞋上横着绑一圈东西,用增加鞋底摩擦力来防滑。
2 W% O% V* @& t2 a+ a& X# i( g" y& Z7 d* \& J1 @" V6 K
: Z) [0 [% j; P路越走越滑,越滑腿就要越发用劲去努力踩实,“小腿肚子”墩得很疼。汗湿的衬裤(部队发的衬裤是粗白布做的,布面上有很多毛糙的粗纱颗粒。女兵把这种布叫作“疙瘩纱”。)贴着腿,一点一点“往上跑”形成褶皱,随着行军的步伐,像小刀子一样,一下一下的刮蹭着大腿内侧……我想起了“一号首长”关于“行军不能穿裤头”的“指示”。大腿在疼,小腿在疼,脚在疼。慢慢地,我的双腿酸麻僵硬,步伐越来越机械。渐渐地,背包越来越重,把我的身体向后坠……. K6 F$ Q" s) a1 P6 R; i% M
0 i1 z+ t* i8 {" X# K8 E# W+ k
+ i8 z3 ^+ _: N* n8 v8 `9 u天擦黑时,我们终于翻过了秦岭山脉的一座主峰,到达某团在秦岭山脚下的驻地。女兵们被安排在一间腾出来的营房里。营房是大通铺,整洁。# n. f( G1 b) b& \
" W' {' n' M$ V: [0 T; @女兵!铁道兵女兵!!
8 ~5 _" B( W4 r$ q7 C; {$ M q
. d! b) E K5 L( j. Q铁道兵女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铁道兵团时期,那时候机关就有女兵。她们有做文书工作的;有在电话总机做接线工作的;还有少数的女参谋和女干事。也有的夫妻都是军人,男方调到机关,女方也跟着留在机关工作了。再者,卫生队有女兵,有一部分女护士和女卫生员。/ I) r2 `0 \) l$ c& i4 k# H! q# A9 Y
' v! F/ e: E9 U5 X. V1 Z( P! F# w4 m9 W1 Y+ t+ E2 I! D
图片铁道兵团时期的铁道兵女兵。前排左一为我的新兵连指导员杨莹洁。2012年扫描于杨指导员的相册。
+ Z+ X5 u, k d0 W( F" g3 { ~* @: ?$ B% f) N) K# [* X% h( }* V5 ?/ |+ x
5 p/ L& b8 w% {9 w e$ @
抗美援朝时期,铁道兵女兵跟随部队一起,出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直至战争胜利凯旋回国。这些铁道兵女兵多数在医院和文工团。在朝鲜战场上,铁道兵的通信联络主要靠电报和电话。很多电台发报和翻译电报密码的机要员都是女兵。我的新兵连指导员——师部女干事杨莹洁,就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资格”。
, X- d# p6 G- }. n; B$ K1 i- V2 ^2 `! u: O( d
/ N2 @# S4 _5 V2 M0 A: G6 A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朝鲜战场上,她任铁道兵司令部通信连电话班长,经常被派出到司令部总机和政治部总机工作。那时候,每个总机班只有2至3名女军人,多数是地方铁路局女职工。她们和女兵一样,也发军装,享受女兵待遇。% u1 P$ F9 C: @* ` f" @. C
2 W6 t) {( U+ @% H4 v
+ G1 O3 } v. b4 v朝鲜战场,炮火纷飞,抢修铁路的铁道兵战士在敌机的轰炸下,成片倒下,运送物资的车辆遭到敌机的扫射轰炸,无数的铁道兵战士英勇牺牲。为了战争中通信线路的畅通,朝鲜战场上的女通信兵受到像首长一样的保护,没有人员伤亡。
6 m& I8 Z$ h( _3 i4 `2 U# B/ Q. V
1 E6 K; W4 N( r: i铁道兵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女兵征兵,是在1970年冬季,一直延续至1971年春天。每个铁道兵师征招的女兵数量都有上百名或更多。这些女兵多数是铁道兵的内部子女,还有一些其他军兵种的干部子女和地方干部子女。这就是口口相传的历史上被称之为“后门兵”的铁道兵女兵。" G _$ B% b# Y
; \3 L+ Z6 N. Y: Q: K& P$ G
x8 M. b) T( F; O此次拉练,是在女兵们入伍后的第一个冬季,是这些铁道兵女兵在秦岭大山和襄渝线的一次风采展示。拉练部队所到之处,被称为“女解放军叔叔”的铁道兵女兵始终处于目光关注的焦点。/ M) C! e# J- F0 g0 r8 V
+ s- }" n' G3 C! U0 d. r! X紧急集合, J+ m i" d* _" [1 W
5 p- E. r# T8 C+ v2 w夜,静谧,没有风鸣,没有犬吠;门外的天空,黢黑,没有月亮,没有星光。8 u! ^5 w6 U ], U5 v% F/ `
) S* W- W7 \. t6 Q. R0 t7 Y6 {& c: _$ z+ [0 Q8 G' x
透过山村农舍对开的两扇木门的缝隙,女兵们警惕的“瞭望着军情”。: h! {4 a% {: W) M: ^( v. E) x
7 t/ |; ~- ~+ a& l3 V* a
. v7 }( X' e( Z不知从哪里传来的消息,夜间可能搞紧急集合,住在老乡屋里的4个女兵头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商议着,最后一致决定:不睡觉了。大家打好背包,衣帽穿戴整齐,屏息等待着紧急集合号。2 O& i. Y1 @& { F% x: e
) h0 i. x1 S4 r& h5 w7 h& n8 B; Y" H1 }1 j
“哐当”!门外传来很响的一声,我一下从地铺上蹦起来,迅速地抓起背包甩到身后,又伸手去摸步枪和药箱。“哎!没事。”门缝那个站岗的女兵说:“没情况,不知是谁出门倒水,把脸盆摔地上了。”虚惊一场,大家又重新坐回地铺上,怀里抱着背包。3 U7 t" e8 V/ ^* b
9 E2 v" G4 D' c* H
6 l7 B# F# P/ {7 \ w5 P
没多久,门外又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好像有“嘁嘁喳喳”的说话声。嗯?!还没等“瞭望军情”的女兵趴到门缝上,虚掩着的两扇木门“砰”的一声打开了,从门槛上掉进来2个小男孩。4个女兵一下子都拥到了门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 m0 `+ l: A/ f+ |
3 N' n" @+ U2 ^! X
' M* U9 L; Z, W0 o5 \+ z& P4 ]门外齐刷刷的一片孩子的小脑袋,站在后面的孩子还踮着脚伸长了脖子往屋里看。“女解放军叔叔,什么时候放电影啊?”领头的大孩子问。这是秦岭大山里一个闭塞的小山村,不通电,女兵们打背包只能使用手电筒照明。好奇的孩子们看到从门缝透出去的一闪一闪的手电筒亮光,以为屋子里在放电影呢,纷纷从四面聚过来,想和“女解放军叔叔”一起看电影。
, G% @1 `, f) f4 g, b* D7 A/ K k
) {; m+ A8 k/ ^/ N% e ]& Q" z. K( Z3 X1 Y9 Z2 a% Z
“女解放军叔叔”——秦岭大山里的孩子们送给我们女兵的称呼,令女兵们忍俊不止,又是那么亲切!!跟孩子们说了很久关于电影的知识,又把手电筒拿出来演示给他们看,孩子们似乎听懂了,门关上了。不一会儿,门又被挤开了,孩子们嘻嘻哈哈的堆在门口,你把我往门里推,我把你往门里推……如此反复几次,孩子们才不甘心地离开了。 I4 y) _: D2 J5 h% T
# C- x. `3 t5 g7 x0 S4 L5 O- P6 {, I4 ^5 [
“嘶……嘶,嘶……嘶。”一阵口哨声越来越响。咦?哪来的响声啊?顺着声音寻过去,原来是一个女兵敌不过困意,头枕着背包不管不顾地睡着了。小小的“哨声”像催眠曲,女兵们都不由自主地慢慢垂下了头……这会儿我还没感到困,在师医院值特护,通宵达旦是常事,凌晨才是我最容易犯困最难熬的时候。我摸着背包,又检查一遍。没错,背包带三横压两竖,背包打得很结实,解放鞋插在背包后面了。还有,步枪在我的右面搁着,药箱也在。
5 ~ h! T! T" i" [% j
) H E/ D1 l2 O5 J7 H4 w7 B- h [; h6 D
“哒、哒哒哒哒哒嘀嘀嘀嘀嘀、哒嘀哒、哒嘀哒!”就在我也要昏昏欲睡的当儿,急促高亢的紧急集合号骤然响起,划破深夜的宁静。第一节号音还未吹完,屋子里的4个女兵已经迅疾地冲出屋门,冲到了指定的集合地点。我们是拉练部队中最早到达集合地点的,我按耐着心中的兴奋,鼻梁上渗出了密密的汗滴。
' s+ X7 X3 g. u8 j i" C* m9 D% Y9 ^& \9 \! i0 H8 p/ U! s
' w9 U3 ` [6 L5 p. g, P
按照队列顺序,紧急集合的部队一队紧接着一队出发,开始了夜间行军。女兵排在队尾。行军走路,排在队尾是最难受的。一般情况下,队头正常速度前进,队尾就得紧赶慢赶;队头快步走,队尾小跑才能跟得上;队头如果小跑,队尾就必须“疯跑”了。
`# G7 b- h8 A& ~* w5 H' o2 Y9 V
8 `# e/ F( j5 H/ X
紧急集合的行军路上,不断有口令从队伍前面向后面传下来:“跑步前进”、“跟上”、“别掉队”。“减速前进”——就在女兵们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跑步速度的时候,又有口令传下来了:“前面什么看不见。”(原口令:前面通过封锁线。)咦?这是什么意思啊?是“什么”看不见啊?就在纷纷猜测的当儿,紧接着又传下来一句口令:“前面有鬼,卧倒!”(原口令:前面有水,别跑。)齐刷刷的,我前面的队伍卧倒了一大片,情况突然,不容思索,我立即跟着卧倒了。可是,即便卧倒了,大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于是,趴在地上昂着头向前方探望,歪着脑袋向身边的战友打探,但是,谁也说不清楚……3 ?- Z' M) z5 Z* O: u
}; }5 |3 v7 y
1 v+ g; S+ S/ ~0 u( Z+ |
天亮了,部队原地休息,女兵们开始整理身上在卧倒时粘上的泥巴。就在一个女兵弯腰的瞬间,大家猛然发现她的棉军裤臀部“开着后门”。这一下,女兵们可笑翻天了,也把这个女兵给笑懵了。几个女兵挡住她的臀部,把她拉到无人处,七嘴八舌地问她棉裤是怎么穿的?怎么把开口穿到后面去了?边问边捂着嘴笑。: u+ U5 D5 k+ ^: Y0 U
% b [: I0 v# |7 F3 l- x! }
: q8 a% I4 S9 C2 n' x8 ^) N最后,大家总算是弄明白了:这个女兵比较胖,发服装时,女式棉军服没有适合她穿的号码,就给她发了一套男式的。她对男式棉裤进行了一系列翻修改造。她把裤子的前开口缝住,棉裤的腰太肥,她又在裤腰部穿上松紧带,改成了有弹性的松紧带裤腰。这样,穿棉裤的时候连腰带也不用扎了,只要分清楚前后面别穿错就行。没想到,紧急集合时,她在匆忙中还是把棉裤给穿反了,更要命的是,那个缝上的前开口竟然还豁开了……
; z0 Z& Y; k' h% u! V! C. J5 c5 ?# K9 F, S* u
天大亮了,我发现我们走在坑坑洼洼的简易道路上,这些道路,和秦岭的盘山公路一样,也是以山脊为核心画圆并螺旋上升。站在上面一层道路上,可以看到下一层道路或者几层道路。这是铁道兵为了修建襄渝铁路而修的施工便道,施工所需物资就是通过这样的便道运输到各个施工工地的。6 w8 H$ M( ?8 `' G! I5 b
$ H5 f. Y- u) [( _. b
险要的秦岭,崎岖的道路,锤炼了铁道兵的汽车兵。方向盘在年轻的汽车兵手中轻巧自如,标有“亥”字车牌的铁道兵军车,日夜奔驰在崇山峻岭中,被称为“英雄的铁道兵”。
5 V/ V0 q0 E# S1 v8 e
# T8 K, }" X) P# H! _3 }* i
% ?" ]# v3 W6 j# J我知道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秦岭的盘山公路上,车流如织,生龙活虎的汽车兵和老成持重的地方司机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一会儿你开车跑到我前面去了,一会儿我开车越过你,在前面压着车,让你无法超车。7 d* r. \' Y' X& T; y* W
4 {1 e# p* |* Z5 D
( s$ e9 g6 w) }: Z& c, ^: ]. d
地方司机因为常年跑在这条道路上,路熟驾龄长,对年轻气盛开飞车的汽车兵很不服气。这种较量,经常在秦岭的盘山公路上演。盘山公路两侧,一边是陡直的峭壁,一边是悬崖,路险急转弯多。% B* P* O& q, F7 L1 @
4 M& I5 ~) J* v- F
0 y" ?. F/ E0 J8 x
那一次,地方司机在前面“S”型开着车,就是不让汽车兵超车。小汽车兵开车跟在后面,焦急地左突右冲,突然,大解放从盘山公路悬崖侧翻车坠落……地方司机在全神贯注地通过一个急转弯后,边开车边盯着反光镜,看看大解放追上来没有。
+ ~$ v3 t) g+ t0 j
1 S5 H) a" h0 h, k2 `- j* u2 c% _9 j$ _. H( W" ?+ |( ~: n- D8 T
就在他确信甩掉了汽车兵的追赶,定睛继续前行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被他甩掉的大解放正在他的前方风驰电掣!车尾掀起一股尘烟……他太震惊了!他不知道解放车是怎么从他头上“飞”过去的?!原来,大解放在空中翻了一个360度后,车轮着地,端端正正稳稳当当的落在了下一层盘山公路上,小汽车兵奇迹般的毫发无损。# V# G* @0 k% A. w
. V5 o8 y% \/ Y6 ^( \, q+ h5 w6 @* u
从此,“铁道兵的解放车会飞”的佳话传开了,汽车兵受到地方司机们的崇拜。“你不服气不行啊!铁道兵就是英雄汉啊!”" {( K- K/ E. [6 R, K( o7 F
1 L- j2 B; G t
% [9 o O4 E" z% a* h铁道兵!襄渝线!3 S1 E/ Q9 O! K$ l; _ k+ s6 }
) Y6 Y$ s! U8 g1 S+ o* I- d
铁道兵修建襄渝铁路在全线共部署了8个师、6个师属团、2个独立团,总计23.6万兵力。8个师是铁道兵第1、第2、第6、第7、第8、第10、第11、第13师;6个师属团是第11、第20、第21、第23、第60、第70团;2个独立团是汽车团、机械团。这8个铁道兵师的师部都在襄渝线上。
/ Z5 O. }$ i: p) l
# s# R" f) {. b& ~3 R" G( a$ r7 T* j0 L8 G9 s1 z
修建襄渝铁路的8个铁道兵师分别来自:1、成昆线。铁道兵第1师、第7师、第8师,第10师;2、越南战场回国。铁道兵第2师、第13师;3、东北大兴安岭。铁道兵第6师。4、福建。铁道兵第11师。
8 z* G; C, | G P0 a: r$ a. N( O: r# h8 h( B9 r% Y
9 G! Z, o0 j# ~! i0 _7 O) ^
(特别说明一下:铁11师在襄渝线上只有4个团,54团留守顺昌没有动。师部和53团来自福建;51团来自河南;52团来自内蒙古;55团是在襄渝线上新组建的。)0 d. F5 R8 ~& a) m& A/ k! g
% b4 r$ ^6 ~4 h1 r) r
2 l, v; b: v C+ n1 E铁道兵11师所属的4个团全部在秦岭山脉地区,由东往西:55团在安康县关庙,53团在安康县五里,52团在安康县岚河,51团在安康县流水。这就是我们拉练要走的路线。1 N* c- b3 R$ D( G9 I9 X3 D
2 y/ V0 y# \7 P3 v) L- {" z实战演习
' u; r. s, t0 j, B2 d' r. B' V9 O
$ ?" N- }" R( s7 B) L& q4 Z8 R日落,天黑。拉练部队强行军到达某团驻地。次日清晨,走出营房不远,就看见连队的施工工地。一个年轻的战士,脸上挂着怯怯的笑容和我对望着,身上穿着破棉袄,腰间扎着一根导火索。他的背后是黑洞洞的隧道口。(这个笑容,这幅情景,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几十年,刻骨铭心。)施工连队年轻的战士们围着我,说着各地的方言。
1 x# n9 ] s; |) t* C5 b/ J
* s2 A% `; ~! e3 n/ \
% ~: ?. H" I' X- `我第一次看到“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的施工工地,第一次看到铁道兵战士浴血奋战开凿的隧道。战士们纷纷告诉我“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艰巨和危险。有一个记忆我永远不能忘怀——那个农村小战士入伍到连队后,再也没有走出过秦岭大山。连一张佩戴着帽徽领章的军装照片都没有,就牺牲在施工的隧道里!!3 N1 A+ ?5 W# ^& i4 t( F# g' d
$ K0 N% Z6 D3 q- s' b
$ h5 `2 c2 Q! A/ v5 B! [! k
拉练部队要在某团驻地附近搞一次“实战演习”。演习的科目是“攻占主峰”。“主峰”是汉江边一个坡度很大的小山岗。“红军”是攻击方,“绿军”是阻击方。我的任务是和男兵组成担架队,抢救战地伤员,转送伤员到战地救护所。
! m" k+ H: k m" r% F# L, ]$ M
2 @/ A% }) X% X, A4 ^: s$ \% H0 j+ O; l% F) |2 Q, B' R2 _& q( A
“砰砰砰!”三发信号弹升空后,实战演习开始了。红军匍匐前进,通过了山岗前一块“开阔地”后,借助树木山石等自然掩体,迂回向山顶进攻。俯身冲锋的红军中,有一个身材魁梧的大个子,屁股撅得比头高,特别显眼,那是师部参谋排的大个子参谋。
3 `# F$ d( s$ c: }2 V& e' F9 ^5 }6 s% f9 D4 X+ [
5 `: ~- @5 }+ `5 a; w0 M( q
红军的进攻,遭到了绿军的激烈抵抗,枪声四起。红军有人“中弹”倒下了。我们救护人员站在山下,紧张地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冲上阵地把伤员抢下来。大个子参谋真英勇!“中弹牺牲”好几次了,仍然在“噼噼啪啪”的枪声中一跃而起,“嗷嗷”叫着向主峰冲击……6 `1 u: V8 h: {/ e5 z
3 k3 x6 q, q) j4 N `
我和担架队的男兵冲上了阵地,按照战前紧急磋商的“战略”,挑了一名小个子“伤员”,放到担架上,抬起就跑。山岗坡很陡,没有路,灌木乱石绊脚。我们这一组担架队的2个男兵身强力壮,抬着小个子伤员健步如飞。. V9 M+ s$ W' B: Z
y# N4 S& U$ |- p. l
9 b4 g6 u4 s1 y6 _/ W. g就在我很得意地跟着跑时,险情发生了!也许是坡太陡了,也许是抬担架的男兵劲太大了,也许是伤员个头太小了——伤员竟被从担架上“颠”出去了,落在一丛灌木上“挂花”了!手上出血了!!假伤员变成了真伤员!!!背了一路的药箱第一次有了用武之地,我按照战地救护规程,严格清创,创面敷上无菌纱布,最后用绷带固定。
' B# z- Z4 U9 g- D, ?5 R2 |/ g$ q8 ?; q
小心加小心,我们抬着伤员,一路快跑回到战地救护所。出乎意料,我们竟然是最早到达战地救护所的担架队!!/ e V c# [ G8 O4 G" |( [; B' b
2 h3 x$ ?6 Z# z ^, ^. `* M% l
9 i* }1 _' @/ V4 F; g5 p但是,把假伤员弄成了真伤员,我们都很内疚。我给这个弄假成真的伤员报了病号饭。
3 k4 ^1 D$ P0 K) r9 }8 Z' ?
( e/ s+ d9 s# h, l6 Z$ h
3 X& G+ s* E2 K8 b1 T: o历史将永远铭记:铁道兵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军队!
# y4 t6 I7 P- J/ ]7 n( b2 P* x8 d# }1 G# Y( _# E! j5 P E
5 i" K/ ?: D: W; Q5 j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一个工程技术兵种,战时,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平时,主要参加国家铁路建设。1 m2 p0 A, K2 l- `, Z
8 P: s3 Q- y: G$ h- {* K$ |1 l% i; h$ [! w0 b
从1948年7月5日解放军组建铁道纵队,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将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以来,铁道兵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和共和国铁路大动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B7 ^3 Z$ E% j* x/ F% q& h x
# b- w4 f) H6 B
看“女解放军叔叔”的老大娘
( J* o- `! H% P+ h# w$ u* L( ^8 u( i- O3 P5 F
拉练部队休整。
' ?+ @* V R7 h, Q! {" F5 T0 |0 k X9 y5 J$ ]) F. U; ^
' a( o% J: ]+ G! c: {4 g+ G“一号首长”做实战演习总结。“一号首长”诙谐幽默的点评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个子,整个演习阵地就看你的屁股了!你身上那么多白点,牺牲多少回了?还往上冲?!3 r. P0 L0 k* w1 q
: ^( J0 j( a: W) ^; E- d1 V4 g3 a7 f
这是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自然村,间间农舍散落在山坳间。. d2 b* N- O1 E$ d" |
: r. x) C, w' F% }: R2 g: X/ l; q7 H3 f6 Z2 }& A# o' Z/ `. |1 E, s
演习总结会在村里的打谷场上,“一号首长”坐在一张简陋的桌子后面。朝阳投射在他的身后,像一块明晃晃的幕布。在一抹阳光中,一个人的剪影越走越近,越来越清晰……一位山村老大娘一步一步走到“一号首长”旁边,手扶着桌子,向台下张望。老大娘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头上插着一朵花。台下的战士们都被这意外发生的情况惊呆了,整个会场霎时间肃静无声。
$ F- S5 U/ _3 H4 r- G! e. S5 |" p% p$ Z. S, i4 p i7 ~
/ n% Y7 P# T9 S3 z" i3 E站在打谷场边的村干部跑上来“扶住了”老大娘,满脸的“阶级斗争”。随着和老妈妈的对话,村干部严肃的脸阴转晴,他大声地告诉我们,赶了几十里山路的老大娘是来看“女解放军叔叔”的!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十几位女兵全体起立,双眼闪着泪花,举手向老妈妈敬礼!!
- S* ^; w+ W( @6 K% p* O: r. p% n) ^1 B5 `7 Z
% V: ^* x# n) B) o/ C) D8 ?演习总结会结束,部队在村子里开展“拥军爱民”活动,战士们深入到各家各户做好事:劈柴、挑水、扫院子……我背着药箱“送医送药”。小山村中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多,老大娘的人数比老大爷多一些,这些老人多数患有慢性支气管疾病,冬季寒冷潮湿,往往导致咳喘加重。看着佝偻着身子,喘不上气来的老人,我很难过却无能为力。/ a& f- y4 F" U, D. C5 p
( S# T, Y' {6 ]3 g; l0 Y+ f5 ]( W
# x/ ~2 l8 l4 Y5 } ^
我带的多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药品,只好给老人们留下一些抗菌素。山村的大嫂们非常好客,围着我问长问短,用手捻捻我的绿军装,摸摸红领章。她们多数不识字,药品的用法和用量要反复的说很多遍。: g& P* S# _6 l) m0 x# l& h! X
* X" e6 p$ _3 m% d, s
\# p# s, Q" w8 r" Q6 _7 u; U好在我带的药品多数是中成药纸袋装的水丸,袋子上都有药品说明,家里只要有一个人识字就不会吃错。一药箱的药很快就见底了,看着更多的、没有拿到药的乡亲们,我直后悔没有多背点药品来。( ]" l- N8 Q( j0 { a4 V) }
* R: C. d3 x! G( v T( W, Y9 s1 h! U
我在村子里“巡视”,想帮着乡亲们做点事,可是每户人家都有战友们忙碌的身影。转悠一大圈,好不容易才发现村边有一户农家的院子还没有扫,这下可把我高兴坏了,我找到笤帚,卖力地扫起来。我把院子里散放的柴火拖到院墙边码垛好。
3 _. p/ n0 b6 Q% Q& K/ g0 J3 B/ d( w8 p
* Z0 y$ S" G+ S0 ~% y就在我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看见大个子参谋挑着一担水兴冲冲地进了院子,把水倒进水缸里。一个大爷跟在他身后,不住地夺他的扁担。可能是大个子参谋急于将功折罪,洗刷实战演习上“只露屁股不露脸的耻辱”,倒完水,又挑着空桶一溜烟地跑走了。一担水,又是一担水,直到把2个水缸挑满。& @* k% _/ {4 K2 U1 Y: V4 w
2 w" F5 p- p* F8 z5 l6 I$ o' a/ Z& m3 q" p A
一个喊声由远至近,一位村干部急急的奔进院子,嘴里嚷着:大军,大军,忘记说了,这家是地主!话音刚落,大个子参谋已经跳出院门不见了。走出院子时,我回头望了一眼那个大爷,惊恐不安的他正在接受村干部的“教育”。我在想:这么穷的小山村也有地主啊?
& H5 J# T9 H: P4 O! y# z& z4 Q) @' S/ p/ A9 j! t& b
我是“女解放军叔叔”$ d& {3 s! J( Z/ y, F
0 }1 G& h6 X' v/ M1 J
宣布拉练结束的那天是元旦。经过拉练的洗礼,女兵们以全新的姿态迎来了划时代的新年。
. `' V; `. i/ Z" D
- A8 a( x. ?- Y3 q7 ~) _6 B
7 U: x& M- M: W% q拉练部队在某团驻地举行新年夜会餐。会餐吃饺子。大家动手,聚在一起包饺子。我不吃肉,炊事班特地给我包了白砂糖馅的饺子。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吃这么奇怪的饺子,薄薄的饺子皮里,包着一肚子没有溶化的白砂糖,吃在嘴里“咯吱咯吱”响,齁甜。8 M# c* s0 V( S2 K
9 E) Y5 |6 K5 u
' a" {* @! {7 K2 f& V; _1 p& n( Q8 M夜里,轮到女兵站岗。站岗守卫的是拉练部队的2辆篷式解放车。拉练路上,这几辆大解放或前或后的穿行在行军的队伍中,有时还能看见病号和掉队的战士坐在车上。
3 ~" _; Z7 n" p- s
. }8 I; P7 M L$ \/ c/ x" y, H0 W3 h( \1 {0 d' m& G' @& n3 t" v
下半夜,我和两个女兵被叫醒,去换班站岗。秦岭的冬夜寒风凛冽,我们背着枪,不停地来回蹦跶,还是被冻得直打哆嗦。我们仨开始围着大解放跑步,跑了十多圈后,身上逐渐暖和起来。身上慢慢热乎了,心眼儿也慢慢活泛了:大解放上装的是什么呢?篷布盖得那么严实。爬上去看看吧?于是,一个女兵在车下“站岗放哨”,我和另一个女兵爬上了大解放。. _( D7 G9 |3 D5 ?9 k8 U) I
& y* f$ B& f/ [" D* ^
, T0 Q( ?2 s! L. W
车上黑咕隆咚的,我俩同时打开手电筒,“集中火力”进行侦查。哇!那么多那么多饼干和牛肉罐头!我的肚子像在打招呼“咕咕”地叫起来……我俩不约而同的“运”了一些饼干和牛肉罐头,递给在车下站岗放哨的女兵。3 h' {4 K) a6 M% B9 @9 K0 J
8 s+ [& A+ V: D; O5 i$ \. i
3 V" u: V. P& |6 R' _; p: d
我们撒欢似地跑回营房,把女兵通通从热被窝里轰起来吃“战利品”。有的女兵眼睛实在睁不开,就闭着眼睛吃。听见大家都说牛肉罐头香,我忍不住也吃了一块:真香啊!!!(这个香味伴随我走过了几十年蹉跎岁月!)
. A8 I; }9 q0 O) `. E/ |7 q- X( |5 w- P; I( _4 Q
8 k; F' A+ C+ ?1 H2 A$ w拉练途中,受到拉练官兵团结奋进群情激昂感染的我,不时有一些朗朗上口的诗句沸腾于胸臆,脱口而出。我记在小纸头上,交给沿途为行军战友鼓舞士气的宣传队诵读。这些诗句中也有豪言壮语:秦巴踏雪汉江欢,荷枪拉练路途艰。呼山唤水夺其志,踢破青天走三线。(注:山和水特指秦巴山和汉江水。三线特指襄渝线。)6 p8 Y9 j& D! |! p6 H6 r9 U
( N0 L3 c1 P# s: z7 Y
' d) i' N0 j0 S3 ]4 L完成拉练任务回到师医院后,我在全院大会上作了题为“女兵拉练”的演讲。我讲了翻越秦岭;我讲了紧急集合;我讲了实战演习;我特别动情地讲到了老大娘步行几十里山路只为看一眼“女解放军叔叔”。
4 e. f, r* l9 l% Y) e5 O# k# Y P' Z2 Z1 v' R9 X, O
+ j" d$ i6 P5 i3 \7 A+ f在我演讲的台下,一排排小板凳上坐着女兵,她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在这些女兵中,有铁道兵司令员的女儿,有铁道兵副司令员的女儿,有兵部参谋长的女儿……
M; g# p4 B! r; u9 Q- J% g& m2 S- }4 O8 d3 a G
) x! t: s7 F0 H( C8 o我骄傲!我是铁道兵女兵!我骄傲!!我是“女解放军叔叔”!! m0 k& f/ D. Q: D8 R* B ~( W o
]$ u% W7 R& m5 V6 @+ j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