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在23军的战友徐立德,大连市旅顺口人,1960年出生,1978年入伍,曾任69师干部科干事、师侦察连长、团政委等职,2000年国防大学毕业后调入海军北海舰队16支队任副政委,海军上校军衔,2003年4月16日,徐立德跟随海军北海舰队361号潜艇在我国东海海域执行战备巡航任务时,因水下机械故障不幸失事,导致全艇70名官兵全部罹难。/ `# Z8 S! p0 D% r
8 z) a1 l1 R! O+ L8 c
我与徐立德相识是在1983年,当时我在23军干部处任调配干事,大约在年底,许国昌处长将徐立德由69师干部科临时抽调到军干部处帮助工作,当时负责内勤工作的张干事因一些原因休假,许处长将年终干部实力统计工作交由我负责,由徐立德协助我来完成这项工作。因徐立德年龄较小,个子不算太高,全处同志都亲切地称呼他叫小徐子。$ c0 p* y& j J
( Z+ Q$ y- s4 ?5 ^! v9 p/ x5 }干部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细致的工作,首先要将军机关及直属各单位的干部卡片进行整理,包括填写、校对、归类、统计等项具体工作,等各师及直属团的干部实力统计报表上报后,进行合表,这项工作可以说是一项相当巨大的工程。基本上是进入12月份就开始着手这项工作,每天我和小徐子都待在档案室,不停地翻阅、填写和校对,有时晚上还得加班,一直到月底合完表,才松了一口气,交给处里的单干事进行审核。那单干事的业务水平就是厉害,拿着计算机对着总表一顿输出,就找出几处错误,并指出哪块的数字不对,我和小徐子又是一顿忙活,又是对卡片,又是打电话和各师团进行校对,最后总算是大功告成。$ m" F/ Y$ l1 X
- d/ Z" s6 M: E6 W* e! t当年我去沈阳军区报统计,只有我们23军、39军、旅大警备区的报表没有任何差错,并由我们几个单位的统计人员留下来进行全军区的统计汇总,军区干部部对我们几个单位进行了表扬。经过这次干部实力统计,我和小徐子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小徐子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和处里的其他同志在一块也没有什么话,只是和我走得比较近,有什么事情也愿意和我聊。' ^ z( X3 g* @) x
) w4 g1 F) S; {1 n1 U! ]; R9 [, |1985年6月,老处长许国昌调任69师政治部主任,副处长许跃元接任处长,因小徐子是抽调到干部处帮助工作的,没有下命令,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让小徐子回69师。小徐子知道没有留在干部处,心情是非常沮丧。临走的那天晚上,我买了一瓶汾酒和一些下酒菜,到军招待所3号楼去看他,我们俩坐在两边的床上,酒菜摆在床头柜上,一边吃一边唠。% w3 D* ^) y! k' \ M9 g$ P; w
9 n1 ~$ H Z. K2 [* q小徐子感到自己已经在干部处这么长时间,最后却没有留在干部处,如果回去的话面子上有些过不去,以后自己的进步会受到影响。我当时对他回69师这事心里也有点不好受,毕竟在一块工作了这么长时间,相处的又比较好,这时候也只能是劝他不要想那么多,你还年轻,到干部处来一回,也是有收获的,对今后的工作肯定是有帮助的,另外咱们的老处长到师里当主任,有什么事老处长一定会帮助你的。再说你和处里的这些同志都熟,真有什么事找我们都好使。小徐子也谈了自己今后的打算,回到师里要好好工作。我俩东拉西扯一直到半夜12点多,一瓶酒喝完仍感言犹未尽、意犹未尽。谁知这竟是我俩最后的相见。
6 A) O! G& j* { @; b9 R
& S# e4 F2 \5 ^0 g" G) k1 S( s徐立德(右)在六十九师干部科工作期间与科长张志明合影' v, R) g! N3 W- @0 _& S- R/ i2 o
2 n- H, |: S3 T6 h i0 U3 h1985年部队整编后,我从集团军干部处到军工兵团任干部股长、营教导员,于1991年9月调到沈阳军区航空兵训练基地干部科,1993年底确定转业,1994年被安置在吉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2003年5月,我在干部处时的副处长、处长许跃元此时已任总政干部部部长,到吉林市办理空军吉林医学专科学校移交地方有关事宜,从时任吉林军分区政委李开山那里找到我的联系电话,约我到空医校招待所见面。
: w3 ?) R1 h: A' O- {# Z7 s, H( i @% J2 q/ Q1 K, {
此次相见是我离开23军后我俩的第一次见面,与老领导相隔十多年再次相见,我俩都很高兴,他问我在地方工作的情况,也介绍了部队战友的情况,也是在这次相见时,他告诉我咱们处工作过的小徐子后来进步很快,国防大学毕业后调到北海舰队任支队副政委,在今年4月跟随361号潜艇出海执行训练任务时,因事故牺牲了。
# P( B0 c, m% ~% ^+ D+ U7 k1 H% k; X$ a. U5 k
听到这一不幸的消息,心里真是万分悲痛,强忍着没有让泪水流下来。当时问许部长具体什么情况,什么原因,他考虑当时这一事故还处于保密阶段,也没说太多,只说是因为机械故障,全艇70名官兵无一幸免。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坐在办公室里,联想起与小徐子相识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所有一切,不由得眼泪流了下来。正好院里的一个领导到我办公室,看到我泪流满面,不由得问我这是怎么了,我哽咽地说我的战友牺牲了,他问怎么牺牲的,我考虑许部长说的要保密,也就只是说他是副师职海军军官,在执行任务中不幸罹难。7 \+ H3 z( d, D2 r4 E7 e
7 r! l; B o; v时间又过了若干年,陆续从一些公开报道和信息中了解了当时的情况: 4月23日,山东威海渔民跟往常一样,赶往长山群岛周边海域捕鱼,突然一名渔民看见右前方,有一个奇怪的船只漂浮在海面,走近一看,竟然是一艘上浮到海面的潜艇。因为附近有北海舰队驻扎,偶尔看到潜艇,渔民们也没感到奇怪,但能亲眼看到我国海军的英姿,渔民们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自然激动万分!大家纷纷挥手打招呼,但潜艇没有丝毫反应,担心是在执行任务,渔民不敢过多打扰,于是离开了这片海域。
$ R p: t7 J. u+ n1 j9 m V; u4 S6 B$ K" I
让人没想到的是,两天后,渔民竟然在同一地点,再次看到了这艘潜艇,这让他们意识到了不对,却也不敢轻易上前查看。按理说,潜艇无论是巡逻还是军事演习,都应该下潜到水里,很少会露头,主要就是为了隐蔽行踪,这艘潜艇连续两三天都是上浮姿态,而且在同一个位置上,肯定是出事儿了!听到了老渔民的分析,一船人再也顾不上打渔了,立马调转船头,以最快速度返回港口,与当地的海军基地取得了联系。; A. q7 |, H" a f' r
8 W: a7 k/ P$ U8 h6 @1 X0 k/ X
北海舰队得知这一消息后,一下子就想到了失联的361号潜艇,如果真的是这艘潜艇,那么一定是出了大事了!事情紧急,立刻派出海军前往查看,远远看到潜艇上的“361”的编号,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随着海军的不断靠近,潜艇就像一叶孤舟一样,随着海波漂浮,毫无生气。这让前来查看的海军士兵,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强行破舱后看到当时一幕,让人悲痛不已。只见全舰70位海军官兵,竟然都在战斗岗位上,却早已停止了呼吸。
# \3 u( @ f p, \! _. F0 L8 t; P6 x" ?6 k. L. n% M
361号潜艇失事后,有10多名海军高级将领受到撤职、降级等处分,军委并对失事原因进行了调查,综合各种表述,还原当时的情况:361潜艇已经有20年的船龄了,当年是参考苏联R级潜艇建造的,这种潜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返航途中,需要启动柴油发动机进行充电。而在这种充电过程中,需要燃烧大量的氧气,潜艇内部是一个密闭空间,为了解决供氧问题,就要将潜望镜和进气阀伸出海面,这样才能有大量的氧气进入,解决耗氧问题。
" M, [& [/ _$ h6 x0 M* p; I* q, N+ `% i$ _
没想到的这次返航时,却在这一流程中出了差错。在发动机启动后,进气阀却出现了机械故障,没能打开,眼看着舰艇内的氧气被疯狂消耗,却不能及时补充,仅2分钟的时间氧气含量就骤降为0。此时的潜艇正处于上升状态,氧气消耗殆尽,外部海水的压力,导致舱门无法打开,战士们失去了逃生的机会。当时潜艇正在进行静默训练,而这种训练为了避免被发现踪迹,是要中断一切与外界的联系的,所以北海基地多次呼叫,都没能联系上361号潜艇。最终还是山东渔民发现了这艘潜艇,才让北海基地得以找到他们的牺牲之地。( K7 N7 u2 @9 z# ~/ W
/ M7 v/ i% J# ^# Y& a/ F7 Z* q战友徐立德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2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361潜艇罹难的官兵永垂不朽。
: ^1 E4 m1 Y. h, W; [' T
5 c! B, A$ e7 x# ?0 o. G% b祖国不会忘记你们, n, s0 T0 q5 R9 H" v# w
" d" j# m/ r, B" `3 @ [" A! s人民不会忘记你们1 |! J5 ^% @ ~3 n! B
5 ~3 I1 n% I7 U" E0 `- ]* r
战友不会忘记你们, n9 l- ~! D a4 a: i: J h
3 v* w( N" x: _% d
2025年4月16日写于361潜艇罹难22周年
: H( K1 k. O& y2 I T" S! T$ E5 N! d2 `4 J& k# R; ?
——原23集团军战友 杜勇
2 ~' U0 y) T3 |( G3 L8 R
! a' ^8 }- ~' ^: D作者简介
! o# Y5 z+ }& s) H/ i0 ^
( T6 z7 P! I' z1 S0 A% M
; w" L" h& s; Q& [" P作者:杜勇,1976年入伍,23军67师201团任职排长、组织干事,23军干部处干事,23军工兵团干部股长、教导员,空军吉林训练基地干部科干事,转业后任吉林市城西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吉林市检察院反贪局处长等职。5 g6 Y c2 j& C+ j8 y
- |; }6 `! t1 l: H" q
来源:23军战友网微信公众号 |
评分
-
参与人数 4 | 经验 +120 |
津贴 +150 |
收起
理由
|
沈阳第二故乡
| + 60 |
+ 6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山溪岩
| |
+ 3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自由星辰
| + 30 |
+ 30 |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
金盾
| + 30 |
+ 3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