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小学生每天在校运动时间如何达到2小时?
4 S" r, x% g% H# Q+ l5 E9 t
新华社石家庄4月23日电(记者杨帆)明媚春光里,锻炼正当时。今年2月,河北省出台《全面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若干措施》,要求自春季新学期起,全省中小学推行优化课程安排等11条措施,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不单是时间安排问题,每天进行什么体育活动、场地够不够、谁来带着孩子进行体育活动等问题都在考验着相关单位在场地、师资方面的运行能力和管理智慧 “碎片时间”拼起来 每天清晨入学后,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操场就会传来响亮的口令声。在150米一圈的操场上,2000名同学逐队开始跑步。 新规出台后,我们精细规划了学生的在校时间。”校长孙怡介绍,上午和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安排了自编操,低年级每天1节体育课,中高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每天下午的延时课,体育社团能再提供60分钟服务。 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记者在沧州市实验小学走访大课间活动时,四年级12班的老师刘媛正在带着同学们跳皮筋。学校每天上午大课间以广播操、自编操等活动为主,下午大课间进行跳皮筋等形式多样的“微体能”活动。 2月10日,沧州市全面实施了“逐光律动校园行 阳光课间15分”方案: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4个10分钟课间,均延长至15分钟,加上2个30分钟大课间,锻炼时间保底能达到2小时。 石家庄市实验小学校长王瑛介绍,学校遵循“课堂打底、课间拓展、分段落实”的思路,上午和下午大课间以及小课间的锻炼内容各有不同,每天这些“碎片时间”拼起来,就能达到2小时。 基于初中阶段的课业节奏,每天的大课间和小课间成了很多学校紧紧抓住的“黄金时间”。 石家庄市第十三中学采取“双课间+双课堂”模式,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安排30分钟的室内自编操和室外跑步,课后服务时段分层开展校本课程。学校党总支书记耿怡欣说:“初一侧重足球基础,初二强化球类专项,初三专注体能提升,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个年级的同学都得到针对性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