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阳光普照王 于 2025-4-30 18:29 编辑 / A; h2 c6 A+ ~0 ]2 B' D
9 y% C( p" A c, H6 Y p( u, u4 {
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 坚守“红色前哨” 守护万家灯火 本报记者 李龙伊 姜晓丹 2025年04月30日06: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4 ^( y6 a" Z+ Z* |3 ]
中队官兵在巡逻。 刘佳良摄 伶仃洋上,巍峨的港珠澳大桥如巨龙般横卧在波涛之上。不远处,广东省珠海市繁华的情侣南路旁,“红色前哨连”广场4月23日正式开放,成为见证军民鱼水情深的新地标。( f3 g K l4 o
“红色前哨连”,就是如今的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该中队组建于1944年,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1964年被授予“红色前哨连”荣誉称号。栉风沐雨数十载,中队历经23次调整转隶、移防搬迁,但红色基因从未改变。如今,中队官兵继续坚守“红色前哨”,承担驻守港珠澳大桥、抢险救灾、航展安保等任务,守护万家灯火、和平安宁。
# U% {5 {& u" \, s* E3 ~ 使命传承,为港珠澳大桥建设运行作贡献( Y6 H3 P" w5 f j6 R K
中队原一号哨,位于港珠澳大桥附近。哨位旁的巨石上,“红色前哨”4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 K5 H" N+ m J* n$ A7 J0 l “这块巨石,被我们称为‘忠诚石’,寓意一茬茬官兵像这块巨石一样矗立在这里,忠诚守护驻地群众。”指导员陈振炜介绍。/ H" p0 Q% ~) u1 n' W2 E$ u7 Y- T
中队荣誉室里,在为新入伍战士们开办的“红连讲堂”上,陈振炜深情讲述中队战士梅开春烈士的事迹——2 |4 L4 U/ M; z; ?8 j U+ o3 ^
1992年秋天,入伍不到一年的梅开春巡逻时,发现4名可疑人员,便上前盘问。刚实施持枪抢劫的几人见行迹即将败露,企图用钱换取梅开春“网开一面”,被梅开春严词拒绝。在与歹徒的搏斗中,梅开春壮烈牺牲。
) u. ~7 d* ^6 J/ D “‘忠诚’二字,深深铭刻在中队基因里,一代代‘红连人’接续传承,不断赋予其新内涵。”陈振炜说。
+ d/ V0 `9 C- J/ K 港珠澳大桥动工建设后,中队1.7万平方米营房用地被划入大桥建设区域。接到命令后,官兵们让出营房,搬进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一座旧营房。时任中队长庄超说,“为港珠澳大桥作出我们的贡献,官兵们感到无比自豪。”
) O, m8 i# o& B# s0 K% j 如今,港珠澳大桥伸展在万顷碧波上,在港珠澳大桥哨位上,中队执勤哨兵笔直挺立,忠诚守卫着这条“黄金通道”。
! j: B. C* k0 Y0 b6 G& R/ p1 b 刻苦训练,克服困难提升信息化水平和打赢能力; e& Z5 R" E% R K/ N2 p) F
大雨滂沱,训练场上,支队比武考核正在开展。雨水顺着钢盔滴在战士们的肩膀上,迷彩服早已湿透,攀登绳变得湿滑,让考核的难度大幅增加。
% N' G( @$ v# U' u; |" y “报告,攀登前准备完毕。”“上!”听到口令后,战士们一跃而起,快速抓住攀登绳向上攀爬。
6 S2 Y3 z. I9 @' P& T: j “战士们有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总是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极限。”中队长谢志雄说。0 a6 h D/ `9 r; o) ?0 M' p- ?% f1 s
曾经,中队多次搬迁营区,训练场地不足,但战士们依然想办法开展训练,将半身靶、胸环靶按比例缩放练射击,实打实投入连贯演练……“如今,训练条件大幅改善,中队加速推进执勤信息化建设,试点可视化执勤信息系统。”谢志雄说。
" S+ |# W1 h8 k# s6 S “一号哨位发现‘可疑目标’,迅速前往查看!”去年春节前夕,伶仃洋畔,一场支队组织的演练正在展开。- I7 k1 V6 F W9 T
作战勤务值班员黄泽聪目不转睛地盯着执勤信息系统,听到报告,黄泽聪迅速指挥,将可疑人员抓获。2 I# e8 r6 N5 W, w7 p
虽然成功处置,但黄泽聪很疑惑:“为什么在执勤信息系统上没能发现,难道监控没拍到?”查看视频回放时,视频边缘的一个黑影一闪而过,但当时被黄泽聪漏掉了。“技术设备固然重要,但‘人’才是决定性因素。”谢志雄点醒了黄泽聪。 n4 p {1 y6 J4 `7 l, i7 w0 ^7 w
此后,黄泽聪开始深入研究设备操作细则,积极引导大家熟悉新装备,在提升打赢能力上苦下功夫。: p* T3 S- d( e' `3 x+ a; {" _2 `* M J
心系群众,在抢险救灾任务中冲锋在前2 }, i8 n. k0 e; W
荣誉室里,一幅战士们在齐腰深的海水中摸索前行的照片被贴在显著位置。战士廖星炜讲起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9 i/ e6 j7 Q! l; D3 i/ P: n 那年,台风“天鸽”席卷珠海,港珠澳大桥人工岛上大量工人受困。中队火速派出官兵驰援灾区。刚到中队一个月的廖星炜,主动报名参与救援。( U5 V3 R! n- I, v4 X& f
“倒灌的海水将道路淹没,我们蹚着水、手拉手前进,生怕被海浪掀倒。大家赤脚涉险1公里抵达灾区,立刻开始清理被淹车辆,转移受困群众。”廖星炜回忆。
6 o ?; F# q5 ~& {4 y' o 抢运物资时,即将退役的老班长刘明星手被钢丝网割破,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不行,要先救老百姓!”简单处理好伤口,刘明星继续投入救援。战士们满身污泥、衣衫被汗水湿透,每天仍坚持奋战10多个小时,直到完成救援任务。
: T# S" J' v8 ]4 X/ u4 } 老班长的话语、战友们的行动,在廖星炜心中播下服务群众的种子。入伍以来,每当有救灾任务,廖星炜都冲锋在前、勇挑重担。
( Y: X2 a/ c3 j 守护群众,为民爱民,刻在了每一位“红连人”心底。
$ ]+ D% b3 s8 G* C( s. w u 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中队专门设立“爱心便民哨”,每个巡逻编组中至少安排1名掌握粤语的官兵上勤,为出入境旅客提供服务。“热情的执勤哨兵,不仅展现了新时代军人的英姿,更给往返旅客带来满满的安全感。”一名旅客说。
- z. k, i: Y4 | (罗鑫、罗超参与采写)1 a0 U5 L0 C4 a, }9 T7 c: k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30日 11 版)7 ?# Z; V8 b5 }
+ x3 A" T: Y Q( M8 j4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