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要说汉朝的皇帝,你脑子里先冒出来的是谁?汉武帝刘彻吧?毕竟打匈奴、通西域,干了不少轰轰烈烈的大事,史书里写得那叫一个热闹。可你知道吗?有位皇帝在位时,汉朝的国力其实比汉武帝时期还强盛,百姓日子也更安稳,这人就是汉宣帝刘病已。 说起来刘病已这一辈子,那可真是起起落落。刚出生没多久,就因为爷爷戾太子的案子被扔进了监狱。想想看,一个襁褓里的娃娃,本该在皇宫里被人捧着护着,他却在冰冷的牢房里,靠着狱卒邴吉偷偷给的奶水才活下来。后来汉武帝大赦天下,他才走出牢房,却成了没着落的皇曾孙,在市井里混大的。 你猜他在民间都干过啥?跟小混混一起斗鸡走狗,在长安的大街小巷里摸爬滚打。也就是这段日子,让他瞅见了老百姓的真实日子 —— 赋税重不重,官吏好不好,庄稼收成怎么样。这些事儿,坐在皇宫里的皇帝哪能知道得这么真切? 后来霍光把他从民间找回来当皇帝,刚开始他那日子也不好过。霍光权倾朝野,他就跟个摆设似的。有回霍光想把权力还给他,他愣是没敢接,还得笑着说 “大将军辛苦,还是您多操心”。你说他心里能不憋屈吗?可他就这么忍着,脸上一点儿不满都不露,暗地里却把啥都记在心里。 等霍光一死,他立马就动手了。先把霍光的子孙亲戚一个个调离要害岗位,没动刀没动枪,就把权力稳稳当当拿了回来。这手段,可比汉武帝动不动就杀人高明多了。 他当皇帝那些年,干的事儿可比汉武帝实在。汉武帝打匈奴是挺威风,可打完了呢?国库空了,老百姓家里连像样的锅都快没了。刘病已不一样,他一边继续打匈奴,一边把西域牢牢抓在手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这可是实打实的功绩。更重要的是,他没忘了老百姓。减轻赋税,鼓励农桑,还建立了常平仓,粮食多了就低价卖给百姓,收成不好就开仓放粮。 那为啥他名气没汉武帝大呢?我琢磨着,可能是汉武帝太会 “搞事情” 了。又是派张骞出使西域,又是让卫青、霍去病去打仗,故事性多强啊。史书里写这些的时候,那笔墨用得叫一个足。刘病已呢?他干的都是些实在活儿,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可这些事儿不像打仗那么有戏剧性,写进史书里,也就是几句 “轻徭薄赋,百姓安堵”。 还有啊,他这名字也吃亏。刘病已后来改名叫刘询,“询” 字儿多普通,哪有 “刘彻” 听着响亮?加上他早年在民间那段经历,皇家总觉得不那么 “体面”,史书里写的时候也就没那么上心。 不过说真的,评判一个皇帝好不好,难道不是看老百姓过得怎么样吗?汉武帝时期,到处都是打仗的兵,家里的壮丁都被拉去当兵了,田地都荒了。刘病已在位时,街上的小买卖人多了,庄稼地里的收成好了,老人孩子脸上都有笑模样了。这难道不是更大的本事? 可能咱们老百姓记事儿,还是喜欢记那些热闹的、带劲儿的。就像街坊邻居聊天,总爱说谁家儿子打架赢了,不爱说谁家媳妇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可真要过日子,还得是安稳太平,不是吗? 刘病已就像那种默默做事的老实人,不显山不露水,可把活儿干得漂亮极了。只是可惜了,这么一位有本事的皇帝,知道他的人太少了。
) e* F3 }3 S: B; |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