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y8 J2 ?/ o6 r; V 作为一名退役团职军官,几十年军旅生涯里的带兵习惯、工作模式,早已像刻章般印进骨子里。刚离开部队时,总想给自己找些事做,便走进了郑州市一家动漫公司。可短短三个月的打工经历,让我真切尝到了“从军营到职场,没摆正位置”的滋味,也实打实见识了企业与部队截然不同的处事逻辑。- P5 J& I( S* z+ i' A6 c
初到公司,我被安排在董事长办公室主任岗位。日常要保障董事长的活动安排、撰写外事活动讲话稿,还要把关各部门提交的由董事长签字的文书。接手时没觉得太难——在部队时常陪领导检查工作、也常与文字打交道,自己又喜欢画国画,想着在动漫公司做这些挺合适。可真正上手才发现,自己压根没摸准这岗位的“脉”。
, Q/ B: `4 V2 F 部队里讲究令行禁止、层级分明,我的工作多是统筹协调、带兵执行;可办公室主任的核心,是围着细节转的周全服务。文字材料我不打怵,服务保障却总差着点意思。那会儿我的思想还停在军营惯性里:董事长水杯空了,我没及时添水,总觉得“这该是通讯员的事”,况且我比董事长还大两岁,拉不下脸做这些;有客人上门,我没第一时间起身招待,还等着按“流程”有人对接;到了饭点,也没想过问董事长想吃点什么要不要带饭,心里直嘀咕“在部队哪用我做这些”。 S; B7 k/ q* Z3 D6 [% P, s- i7 J7 M
更让我后来反思的,是少了股“职场专劲”。部队加班是常态,可那是为了集体任务;到了公司,见领导还在忙,我一到下班点就坐不住,总觉得“没多拿工资,到点走天经地义”。现在回头看,这哪是办公室主任该有的样子?说到底,是自己没放下过去的身份,没真正融入职场节奏,说句“不称职”,一点也不为过。 _8 \7 m( m" ~3 O6 A. P, o
好在董事长还念及我以前的身份,没多苛责,给我调了岗位。新的岗位是一个经营部门,我主要还是负责文字方面的工作。我心里挺感激董事长的决定,在这没有了服务保障工作,就做好手头的事还是很有信心的。可没成想,不到一个月,新岗位领导就找我谈话,话里话外都是“你事太多,影响团队”。我私下捋了捋,这一个月确实请了三次假,但每一次都不是故意“找事”。
+ n7 `- t3 j. ? n6 b. n 第一次是来公司前就报了建造师考试,考点在外地,周六周日开考,我周五得提前赶火车,只能请假早走一会儿;第二次是某天下午重感冒,喷嚏不停,同事们怕被传染,一个劲劝我回家,我才硬着头皮请假;第三次是新冠疫情期间打疫苗,社区统一安排的时间改不了,总不能为上班耽误防疫。3 |; S. o1 @9 x& A- x- M& c. k5 J1 T
这些在部队里大概率会被“酌情体谅”的事,到了公司却成了“事多”的证明。我当时挺委屈:考试早走是赶火车,生病、打疫苗都是没法抗拒的事,哪件是故意耽误工作?后来才慢慢明白,部队讲“人情与纪律兼顾”,战士家里有事、身体不适,说清楚了,组织总会协调;可企业是挣钱的公司,有自己的规矩,更看重“岗位连续性”,哪怕理由再合理,频繁请假也会被视作“不稳定”“不投入”。现在想来,当时若能提前和领导多沟通——比如考试前交接好工作,感冒时先问清有没有紧急事,或许就不会这样。可那会儿的我,既没摸清职场的“沟通门道”,也不习惯这种少了点人情味的氛围。6 l6 C0 c, d+ d# A) _
最终我还是选择离开,不是赌气,是想停下来想明白:到底是公司不近人情,还是我没适应职场规则?在家歇着的那些天,我慢慢想通了——部队是集体,讲究“一个都不能少”的互助;企业是团队,更看重“各司其职”的效率。我那些“不得已”的请假,在部队或许“大家搭把手就过去”,但在公司,可能就让同事多扛活、影响进度。当然,公司若能对“老转”的我多些包容,比如对提前报备的考试、非故意的生病多些理解,或许我也不会这般无所适从。
) U3 ?0 Z& _3 q8 x0 w 如今再提这段经历,早已没了当初的委屈,只剩两点清醒:一是从军营到职场,身份能退,心态不能“端着”,得放下过去的习惯,重新学起;二是部队与企业的逻辑本就不同,没谁对谁错,学会适应才是该做的事。那段没“摆正位置”的时光,虽不顺利,却成了我从军营走向社会的一堂必修课。- Y4 d" h: Y9 w9 T) q- h5 i
5 r* X6 ^3 r! o7 e6 f, I
1 p2 G& z! V/ x t$ v' S, M* F3 ]' }8 T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