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公元前218年,秦国的大军如潮水般逼近赵国,秦王嬴政派遣王翦率领三十八万步骑大军,准备发动灭赵战争。同时,秦王还命令蒙恬驻守九原,不仅防备匈奴南下,还要牵制赵国在云中的大军,防止赵国派兵增援。 当时,赵国的国君是赵迁,他是赵孝成王的孙子。赵迁与祖父赵孝成王及曾祖赵武灵王相比,显得昏庸无能,纵欲荒唐,宠信奸臣郭开,导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赵国的元老和大将庞煖不满赵迁的治理,暗中谋划推翻赵迁,扶立公子嘉为新的国君。 随着秦军的逼近,赵迁急忙召集朝臣商讨应对之策。王族元老和权臣郭开都推荐李牧担任大将。李牧不仅聪明机智,还掌握着十余万精兵,是抵抗秦军的关键人物。郭开看中李牧的实力,认为如果能拉拢李牧,不仅能增强自己的政治地位,还能打击朝中的对手。因此,李牧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 李牧的军事才能最早被赵括发掘。赵括曾在长平大战期间发现李牧的才智,并向平原君推荐了他。李牧当时只是一个千夫长,但赵括看中了他在防守匈奴方面的谋略。李牧提议改变赵武灵王时期的作战方式,主张先稳固防线,再一举击败匈奴。平原君采纳了赵括的建议,提拔李牧为骑将,并派他驻守云中,负责防卫北方边疆。 然而,长平之战的失败使赵国面临巨大的压力,李牧则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应变能力,采取了新的防匈奴策略。与匈奴的直接对抗并非李牧的首选,他通过诱敌深入的策略,避免了与匈奴的正面冲突。李牧不仅加强防守,还与匈奴进行物资交换,保持了边疆的稳定,同时也为自己的部队积累了大量资源和财富。 通过这种方式,李牧让赵国的边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装备有了显著改进。每个骑兵配备了三匹战马,铁刀、皮甲、弓弩等武器一应俱全,甚至发明了连发弩等攻守武器。此外,军营的后勤保障也得到了加强,帐篷、粮草等设施完备,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赵国的边防逐渐变得坚不可摧,甚至超过了赵国内地的军队和匈奴的骑兵。 然而,李牧的成功引起了朝廷的嫉妒和不满。赵王赵迁甚至命令李牧立刻出征匈奴,但李牧坚定回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坚持自己的防守战略,继续守卫边疆,这让赵王迁更加愤怒。最终,赵王迁再次任命李牧为大将军,给予他更多的指挥权。 . R, A, d. }# h f$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