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春秋时期,中国的诸侯国数量超过了140个,但到了战国时期,数量急剧减少,很多诸侯被吞并,其中楚国就吞并了45个诸侯。战国时期的战争比春秋时期更加频繁和激烈,这也促使了一批名将的出现。以下是战国时期九大名将的盘点。 第9位:昭阳 昭阳是楚国的名将,曾官至楚国令尹和上柱国。公元前334年,昭阳攻打越国,杀死了越国国君无疆,将兴化一带并入楚国。公元前323年,他又率军攻打魏国,夺得襄陵等八座城市,此役被称为“楚魏襄陵之战”,对齐、燕、赵、魏、秦、韩六国形成了极大威胁。楚怀王因此将传国之宝“和氏璧”赐予昭阳,并封他为“古勃海之地”的食邑。 第8位:匡章 匡章是孟子的学生,后来成为齐国的将领。公元前314年,他利用燕国的内乱,率领十万大军攻破了燕国的都城。公元前312年,在濮水上游,他领导的部队与秦军作战失利。公元前301年,他联合韩国和魏国攻打楚国,在垂沙大败楚军,杀死了楚国将领唐。公元前298年,他联合多个国家攻破了秦国的函谷关,逼得秦昭王割地求和。如果没有孟尝君同意议和,秦国可能会因此覆灭。 第7位:廉颇 廉颇是赵国末期的名将。公元前283年,他率军攻打齐国,取得大胜,夺取阳晋并被封为上卿。长平之战初期,他采取坚守防线的策略,成功抵挡了秦军的进攻。然而,由于赵括接替他指挥,导致赵军在后期惨败。九年后,廉颇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并包围燕都三个月,最终迫使燕国割五城求和,廉颇因此被封为信平君,拜为相国。 第6位:魏无忌 魏无忌即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当时魏国正处于衰退阶段,魏无忌通过延揽士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他曾两度击败秦军,挽救了赵国和魏国的危机。同时,他联合五国攻至函谷关,显示出极高的威望和领导力。
! m6 G; j3 O/ C
p# q' m: K7 d( k# S4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