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日前,北京市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据介绍,委员会首届智库专家共有93人,均为高校、中小学、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单位的有关学科和专业领域人员。北京市将以委员会的成立为契机,探索构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整体格局。) S. W; l8 m8 y, T& f o0 g/ G7 j
! w- f" J8 Z' g) u. }
活动中,与会领导为咨询委员会专家代表颁发聘书。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在发言中介绍,当前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呈现新形势、新任务,亟需从战略层面统筹谋划,以系统思维推进政策研究、实践探索和服务创新,从而形成覆盖各学段、贯通家校社、融通教育医疗科研的整体工作格局。咨询委员会成立后,将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的指导下,汇聚多领域专家力量,围绕学生心理健康的重点问题加强咨询研判、政策指导和科研合作,为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专业支撑。作为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将做好服务保障和统筹推进,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体系化水平,为北京市学生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提供支撑。6 G" i1 J+ D) a9 G. b
( X" K) ?: U) P( n
咨询委员会委员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结合临床工作相关经验,王刚指出,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出复杂化趋势,专业支持体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他表示,将以咨询委员会为主要平台,深入推进医教协同、科技赋能和资源共享,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改进提供专业支撑,助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6 [1 ?1 w# W7 N/ I4 S& d' c3 E
# @+ O3 C* b1 s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委员代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沈杰表示,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一线学校既是发现问题的前沿阵地,也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落地见效的重要主体。咨询委员会的成立,为基础教育阶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提供了重要契机。未来,基础教育组将继续深入基层一线,总结实践经验,推动专业资源下沉校园,促进高校、医疗机构与中小学的深度联动,形成大中小贯通、家校社协同的育心格局,为建设全链条、全覆盖的北京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贡献力量。
, U/ e, {" Y ~- \4 @2 m2 T
( x- U+ Z2 c( }& M& `. Z. R成立大会后,咨询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专家咨询委员会章程》,综合组、基教组和高教组围绕年度目标、职责分工及重点方向开展研讨,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同期,北京市学生心理健康“悦心”大讲堂第八讲举行,咨询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作《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时代检视》专题报告,剖析新时代学生心理的发展特征及支持体系构建路径。
/ P# K* C2 |4 F5 ~# I% A+ t8 c F1 ?3 A" L/ E4 m2 K
“北京市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设置综合组、高校组和基教组,共93位专家。委员们来自体育、心理卫生、法制、教育等不同领域,咨询委员会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专家优势,针对基层学校的需求来开展工作,构建整体工作格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周凯说。对于如何开展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周凯表示,当前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从以往的“保护”转变为“锻造”,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让自身强大起来。同时,工作的重点也从关注个体向关注群体转变,要重视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咨询委员会的成立,也是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从单一施策向系统施策转变,让社会力量和专业力量加入其中,共同助力学生心身健康发展。1 h" T+ w- Q! }! W* x" @: V
6 @# Q/ q/ r% X$ a {& u: `: }
“咨询委员会将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一是实现资源汇聚,统筹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功能;二是实现纵向联动功能,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相关工作的一体化实施;三是实现多学科交叉的功能,将医疗、卫生、教育等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北京市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王争艳表示,不同领域专家能够与一线教师从更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角度出发,发现问题、提出研判,制定政策方案,为学生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0 I( h$ [0 {3 f; u8 C) j" w
5 _% ?5 h }$ h; ?( [, @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宇蕾对北京市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的成立以及所做的相关工作表示肯定。她指出,咨询委员会要始终坚守“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将锤炼学生强健体魄与塑造强大心理韧性置于核心位置、作为重中之重,要积极落实四点工作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主动谋划作为,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树立多维系统观与“大健康”理念,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联动,共同厚植学生健康成长的优质沃土;三是坚持实践探索与科技支撑双轮驱动、并重发力,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思路;四是充分发挥专业咨询效能,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决策部署提供有力支撑。她强调,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点亮心灵的一束光,要持续深耕细作,让心理健康成为首都教育最温暖、最坚实的底色。
. i2 \7 u, `7 q5 O" p* w4 e
3 P8 w7 J7 t, C(文:记者 苏珊;摄影:蔡赫;初审:邓丽;复审:李继君;核发:冉阳) |
评分
-
| 参与人数 2 | 经验 +80 |
津贴 +70 |
收起
理由
|
山东庄
| + 40 |
+ 3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自由星辰
| + 40 |
+ 40 |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