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三、"头三脚"悠着点儿
5 j: p8 R% y1 P2 l 唱戏中有压轴,千事要看头三脚。如果用现代市场经济的话说,叫"创牌子"。"头三脚"怎么踢?牌子怎么创?我认为,还是悠着点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股劲用到底是上策。
! x1 m2 w5 k4 j- K( e' p) F2 z 凤头美丽,猪肚丰实。军转干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打开工作局面,给人一个良好印象,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急于求成,心绪浮躁,往往弄巧成拙,欲速则不达,甚至可能引起人们的误解或非议。有一位军转干部在部队没什么太强的文字基础,到地方想出人头地在文字方面露一手。碰巧,写的一篇东西见了报,在机关挺有影响,给人一种真有文字水平的印象。是才就得用,于是,机关不少材料一股脑推到他的手下。最后终因基本功不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头一脚踢砸了。还有一位转业干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想三下五除二大干一场,工作局面有所改观,受到领导表扬。但由于调查研究不细,否认前任领导,看不惯的人和事太多,引发了一些深层矛盾,工作很快陷入僵局。上级有看法,群众有议论,自己受委屈,类似的事例还可以举出许多。
: h+ ]) ^, n) B* O 部队的同志常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军转干部应有虎劲和闯劲,不甘于人后。但也需讲究方法。从部队到地方,从军人到地方干部,是岗位和职业的转换。地方工作与部队工作相比,有着性质、环境、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一个单位的工作过去如何,好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哪些问题还有待解决?如何解决等,这些都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当然更谈不上决策权。仅凭满腔热情和良好愿望,猛打猛冲没有不出乱子的。尤其要指出的是,我们有些同志踢"头三脚",动机就是为了急于显示自己。在这种主观意识下行事,栽跟头也就在所难免了。我不一概赞同"沉默是金"的论断,但有时也必须承认沉默比金子更可贵。作为具有一定素质的军转干部,一味地沉默是不对的,急于表现自己也不可取。有的同志念念不忘自己在部队带兵如何如何,地方如何如何不能相比,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诚然,我们有些是不该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如我军的光荣传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见第一就争,见困难就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等等。但用部队的标准和作风来评判地方,乃至产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情绪,就值得商榷了。平心而论,地方的工作环境、人员构成、工作性质与部队有很多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入境问路、慎重行事。我的体会是:只争朝夕,不急于求成。自己的才能要在实践中由别人去评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t% a, R5 o' s- [ 四、少说多做开好头
9 [/ ^6 e1 C# K8 j0 \9 S9 s; w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个人的成败也是如此。转业干部初到地方工作,能否开好头,起好步,关键是尽职尽责,埋头苦干。这里就有一个要放下架子、平衡心理的问题。转业干部在部队大多担任领导职务或从事技术工作,是指挥员或管理人员,是有经验的"老兵",也都在基层部队苦干过。到地方工作后,大家都成了"新兵",要从头做起。从埋头苦干做起,在心理上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到一个新单位,说三道四、指手划脚,容易引起领导和同志们的反感,不越权、不越位,争取好的第一印象,是起好步的良好开端。埋头苦干有时可能不被人理解,甚至引起别人的嫉妒,这就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只要对事业有利的就坚持下去。 少说多做,而且要做好,这里的关键是多学。因为学是做的基础。向书本学,可以丰富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向领导学,可以提高眼光,增强组织能力;向群众学,可以丰富实践经验,融洽干群关系;向时间学,可以检验知识、能力,不断充实自己。 假如您是一名刚转业的同志,对干好眼前的工作信心还是不很足的话,那么你就拿出在部队时的实干精神,扑下身子,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头三脚"也就踢开了。 8 V3 X: U; n& [
五、亮好"四相"是转业干部成功的关键
r# I, A7 L. \, [4 M5 j 转业干部告别军营到地方工作,亮好第一次相,留好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因此,刚转业的同志要把初次亮相当成打开局面的重要一环,下功夫亮好。
0 K7 ]+ W0 q+ q% Q* R6 L# y* ~ 亮好仪表相--端庄得体,落落大方。当你踏入新单位的大门时,大家是用看军人而不是用看老百姓的眼光打量你的。所以,你应时时处处都要显出军人本色,展示军人的阳刚之气,衣着打扮要适当,不要过分地追新潮赶时髦,也不能衣冠不整,不修边幅。言谈举止要得体,要慎其言行,切不可端军官的架子。与领导交流,敬而不媚;与部属和群众接触,谦而不傲。举手投足,要落落大方。
! }! ]- ^3 a/ I5 t3 g( y 亮好品德相——严于律己,诚实正派。良好的品德,是为官、立业、立身之本。人们识别一个陌生人,也往往从品德开始。转业干部初来乍到,一定要重品德,讲涵养。要诚恳待人,实在办事,处理好利与义、苦与乐、荣与辱的关系,注重以品德和诚信取信于人,以感情凝聚人心,以政绩站稳脚跟。要事业第一,淡泊名利,服从组织分配。切忌稍不如愿就发牢骚、说怪话,甚至撂挑子,更不要为了一官半职、一点待遇斤斤计较,甚至吵吵闹闹。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埋头苦干,做一个让组织和群众放心的"公仆"。 + X m! V s# G8 A( j
亮好能力相--把握机遇,施展特长。近年,不少转业干部在地方公开选拔领导和公务员考录中,脱颖而出,成为"抢手人才",奥妙之一就在于抓住机遇,施展特长。首先必须坚定信心,认清自身优势。比如任过主官的组织管理能力。任过机关干部的文字写作和协调能力。任过技术干部的攻关革新能力,都是十分宝贵的。这些本领在什么地方都有用武之地。其次,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握机遇,好钢用在刀刃上,特长发挥不到适宜的场合和时机,非但起不到应有效果,还会带来负效应。因此,转业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要在熟悉环境和工作岗位的基础上,选准踢好"头三脚"的突破口,淋漓尽致地发挥特长。当然转业干部毕竟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必须在新的岗位上尽快补"短"。否则,很快就会显现出后劲不足,特长也会黯然失色。
1 }$ ^$ ?" B# O/ F% U$ c 亮好作风相--稳健果敢,雷厉风行。无论哪一级领导,都喜欢思维敏捷,办事干净利落的部署;无论哪一方百姓,都希望自己的领导是一个有主见,敢说、敢做、敢闯的"领头雁"。因此,转业干部要把指挥部队的沉稳果断,训练场上雷厉风行的作风延续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党组织赋予你一项困难较大的任务,委以重任,要勇挑重担,勇争第一,集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向困难开刀,用一流的佳绩,证明我们转业干部的实力。 ! W: }% ]" R) M& o" m
六、军转干部上岗"五忌"
" x7 J" D3 G5 m: e 军转干部走上地方新的工作岗位之后,首要的是迅速转换角色,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上岗后应做到"五忌"。
9 u$ o+ h9 h2 V9 I" Y, h4 n: T 一忌"怯"。一些转业干部认为,自己刚到地方,业务不熟,人际关系生疏,因而信心不足,工作缩手缩脚,这是看不到自身优势的结果。转业干部经过多年军旅生活的锻炼,具有严谨扎实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格。还有比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管理教育能力,这都是军地所通用的。即使一些专业只是暂时不具备,通过不断学习,也会由外行变为内行。至于人际关系,只要公平待人,公正办事,以诚相待,总会赢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理解。二忌"燥"。有的转业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往往急于踢"头三脚",烧"三把火"。这种急躁情绪往往事与愿违,有的不但"头三脚"踢不好,还会影响威信,损害形象。必须慎重初战,力争做一事成一事、干一事象一事。走上新岗位要多调查研究,多熟悉各方面情况,力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然后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这样才能化难为易,踢好"头三脚"、烧好"三把火"。三忌"混"。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一些转业干部竞争意识淡薄,缺乏拼搏进取精神;有的"混"字当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混",必然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落伍者。四忌"傲"。有的转业干部自持经过军旅生涯的锻炼,甚至经过急难险重任务的洗礼,曾经"统帅千军万马","一呼百应,说一不二",转业后鞠功自傲,与人交往居高临下。对此,地方干部和群众很反感。部队干部转业后,面临新的工作环境、新的生活节奏、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知识领域,应当放下架子,干当"新兵",从头学起,从零做起。 五忌"跑"。有的转业干部错误地相信"关系学",热衷于"跑"门子,拉关系,找靠山。结果,有的鸡飞蛋打,财物两空;有的虽一时得意,谋到了"好处",但因素质不高,不久又被淘汰下来。"有作为才能有地位",靠素质立身,凭政绩进步,这才是转业干部应走的正道。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