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6-27 17: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习主席曾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对于军校学员来说,毕业分配的选择考验着个人的忠诚与担当、责任和奉献,更是检验一所军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试金石”。
: D v" c" O& r) `/ m& x6 o( ]! Q$ Y( V' C9 T# n3 u9 `5 y! S4 [
解放军理工大学将毕业分配工作贯穿于4年军校人才培养全程,让学员在不断纯净心灵、提升品德素养中找到“最初的自己”。
% t3 ^+ R, c1 N' |! P7 I F \; C& r6 ~% h3 p8 Z! _) v
我为什么来?/ q0 }, `7 Q, h0 L q5 ]1 ^
+ F6 i7 i/ A _
我将到哪里去?
9 K2 |; z# l0 a* j2 b# J$ T
! S& B5 K6 l- I$ J0 g进入6月份以来,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解放军理工大学学员王路路的脑海里。 i7 E4 I1 g! M/ Y7 x
& _2 {# l3 t& g: m" ^
其实,王路路从踏入军校前就开始思考这两个问题。起初,一切似乎很简单,为了这身军装来,到最能体现男儿血性的基层部队去。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想法经历了从清晰到迷茫,再到坚定的过程。
3 M b+ Z* Z7 {) f" d4 ?3 [
7 d! O! F& X% k3 f+ @5 s如今,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综合评定排名专业第一的王路路用一纸赴边申请书回应自己的“初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 { ]* x; J2 i
7 _' z. S* } t5 }
寻找初心,探求的道路有困惑也有迷茫) g/ s; q2 }, X
$ @+ Z3 I& J/ s& L& t& m) l2 |
夜,寂静。王路路似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y) Q7 U& B; {, U6 o
$ s) S$ O6 }( n/ m% \" E, \) [5 X$ n5 e
他先后打了两个电话,一个给父母,一个给女朋友。
# d" E& ]& O9 d9 ^' U6 i* H" v+ w' d- ?0 [
“我要选择赴边。”听他讲完这句话后,电话那头的第一反应都是长达数十秒的沉默。
! [: O3 E# R2 d/ t7 t9 U6 j2 m& B9 E6 f! R
父母问他:“你想好了吗?听说边关很苦很累。”
6 N; [/ W! m" G: t$ Q0 ^" M! G* `
) D* l; Z# v9 f7 y' Q他顿了两秒:“我想好了,我已经做好了长时间扎根的准备。我想,年轻的时候必须去吃苦、去历练。”
3 h* `1 X7 B4 P+ B$ _" g0 y% y6 P: d# ?+ U$ U* M O1 y* g9 R
赴边,对于王路路来说,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4年的积累与沉淀。从全军“八一杯”物理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到代表中国军校参加桑赫斯特竞赛获佳绩,王路路一直在不断寻找“初心的样子”。9 X! r0 d0 z$ y, g2 V
* _: s, l- X' @3 m“初心,某种程度上说是学员心底潜藏的强军报国的责任意识,要帮助学员寻找到这份初心,不是件易事。”学校领导说。) Q! R, ?- w) C/ X4 e$ K* N
/ E: n- s3 _* q! n0 E: ?" W0 C6 w" [今年毕业前夕,学校在5个学院围绕10个调研主题,开展了20余场毕业座谈。调查显示,毕业学员最关心的3个因素分别是:“施展才华和抱负的空间”“有作为便有地位的氛围”“是否方便照顾家庭”。
. k7 r/ @0 w9 q/ A, f6 h# p- e8 ^
“以前由组织分配的时候,只要服从命令就行,现在把选择权交给我们,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 一些学员说出了自己的苦恼。如果去了边疆,将来婚恋、赡养父母等问题怎么解决?对公布的单位了解甚少,所学专业是否与单位相匹配?哪些地方更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等等。
) c+ [* ] b) `* A( a0 L* ^. m. R7 w
学校干部部门干事针对近几年综合评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毕业分配政策调整后,有的学员把综合评定成绩看得过重,导致功利心增强,有些学员因为排名靠后,学习积极性下降,还有的学员因为成绩排名影响了战友之间的感情。”, T( A$ C5 |$ w
3 `" x' Y7 R0 q6 d8 p; u5 Y“新政策可以最大化实现每一名学员排名与岗位的匹配,但绝不代表‘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学校在做毕业政策辅导时这样教育学员。
! R9 V+ I; I( l( \
5 a3 g5 M5 `/ j6 p! F3 b8 W坚守初心,军校学员的使命担当始终如一& s8 F& Q, S9 i$ `6 Q1 y$ Z( }
$ _- t$ i* i& ` G1 a* v
感恩,是学员曾繁铭选择赴边的理由。
; `3 I8 V8 q0 D* B! X- N
% I+ C0 t, ~) m8 Z% h, C4 H4 @" C* U出生于湖南永州一个小县城的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从我记事开始,就有很多好心人帮助我。”从小学到高中,受政府和学校资助,小曾的学费全免,每次学校都把他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 C: [ R+ f" x1 c6 t* j% u* s
“初心,在我看来就是内心的笃定和执著。分配的单位有优有劣,但总要有人去偏远艰苦地区,我选择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对曾帮助过我的人最好的回报。”1 ^3 F- L" a8 E* c+ |; e7 F
) X0 }( @ f$ [. y6 H6 s“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就选择舒服安逸,这样的人生经历又有什么意义?”学员王云甫在赴边申请书里写下了这句常常问自己的话。在毕业前的100天里,他坚持每周读一本书,每天跑一个5公里、送给战友一个笑脸,他说,初心就是日复一日的坚持。5 f! H2 n, g' B s% n
" i6 h1 D& b/ r+ X2 j# o
“95后学员网络化的成长体验让他们对初心各有不同的理解,但对未来却有同样的信心。”学校领导说,所以,当学员真正自己选择未来的时候,不少排名靠前的学员主动选择边防和一线作战部队,这正说明这一代军校学员正在逐渐成长与成熟。
6 B% C. O4 V+ @! R c/ p5 ]0 y
( G1 M+ V" g! Z# Y, b8 o机关干部李荣浩这些天忙得像个“陀螺”,他每天都要对各类学员在综合评定中的疑问给予专业解答。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和学校细化的评分机制,他帮助学员分析个人素质优长,引导学员科学设计职业发展路径。" q' D/ ~4 r* i% V8 r7 m& V
5 B7 u5 V h+ A6 D“很多学员平时很拘谨,但网上很活跃,为此,学校开通了毕业分配工作网上在线答疑平台,由专人负责政策咨询、解答问题。”说起这个网上平台,毕业学员纷纷点赞,自平台开放以来,共收到和回复学员各类问题及意见建议400余条。$ i5 j; z) [) o
0 j, N! H2 w* p0 N W; ^; }; |* h
6月的雨花台,苍翠肃穆。每年毕业前夕,学校都会组织毕业学员在此开展毕业宣誓活动。当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主动申请赴边的学员林志亮胸中似乎装满了祖国河山:“我们常讲改革强军看我的,毕业分配时的选择就是我们坚守初心,直面改革的最好回答。”
% o& C' z8 T% A& M9 S0 [) W3 n( l
7 e, g4 J/ B* q+ R% t回望初心,培塑梦想的“园艺师”4 I. v: D4 X/ H5 r
! b8 F$ W6 x- Q, _人生路虽很长,但是关键的只有几步。
# t: e6 x% b- Z# n/ C" H( m
1 A, e- Z5 M q1 F# {在毕业教育课上,学员连干部赵华琛讲述的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让学员们深受教育——
! ?5 h, ~1 h' `# [0 S" U
) f+ a) r0 z; [! P: n; [1950年3月18日,《留美学生通讯》刊登了一封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公开信,信中热切倡议留学生回国。这封信的作者是26岁的物理学博士朱光亚。当时他坚守初心,毅然选择回国,为国家国防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8 U; q5 ^2 u& P
( O) Z1 Y/ y& @2 s- p+ C8 I老一辈科学家、革命家关于选择的故事如一泓清泉滋养着学员的心灵。9 W% b2 X2 U5 C5 d/ E
8 J; o* e( D) S2 U+ ` |. w6 o# r家住安徽的大三学员庞涛上军校前服役于马兰基地某部,对他来说,马兰基地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他说,虽在军校还有一年,但他已决定毕业后回马兰,去当一个培植梦想的“园艺师”。& G: q& p. B8 y; m
( d0 s! y1 y- R! n; F, Y
为了培塑学员“园艺师”的梦想,前不久,学校30多个专业1000余名毕业学员,围绕遂行通信与指挥控制、作战工程、气象水文等专业战斗行动支援保障任务,圆满完成了90余个实兵实装和10个战时政治工作演练课目。
. h3 F% g* O$ E4 n" [, U! M7 S3 [
& n2 O; X0 j! W演练归来,学员王路路行走在洒满阳光的校园,光影斑驳中,那荣誉墙上的赴边申请书泛起点点金光,他说,经过自己耐心说服,家人也渐渐理解了他赴边的想法,而他也感到寻找到了最初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