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1月,**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颁布《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以来,有力加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稳定军心和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个方面困难: 7 k9 A- _( e: B/ \ 但其自主择业安置方式在具体执行中,显露出不够科学与完善的地方。 ! }% [7 }& M4 y4 X. C 12 _) v& |9 L' B% g/ q) d/ R& _" n 一是区域差别性较大。 西藏、新疆以及边海防等艰苦边远地区的军官,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较多,其他地区相对较少。部分内地部队干部为享受艰苦地区自主择业政策待遇,想办法调到西藏等艰苦地区工作两三年就转业。 2 二是户籍地待遇规定不合理。 规定自主择业军官到父母、家属常住地安置,并享受安置地工资待遇标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驻军自主择业军官就地安置大家能接受,但边远艰苦地区自主择业军官回原籍安置就享受不了艰苦地区待遇,导致军官转业前均把家属户口转移至西藏等边远艰苦地区,人绝大多数均在内地原籍生活。9 b$ `2 a% ?' }5 J6 e9 k# @- }7 Z 3 三是管理难度陡然增大。 由于边远艰苦地区自主择业军官在艰苦地区工作几十年,自己身体、身心严重受损害,极少关心照顾家庭、子女、父母,自主择业后都离开艰苦地区到内地调整身心、孝敬父母亲人,导致自主择业军官安置在艰苦地区,本人全部回到原籍或者内地生活,安置地军转部门“鞭长莫及”、更多只能放任自流,组织管理、预备役教育训练等很多政策规定无法落到实处。! T9 C/ ?% k. J0 ? U; b3 o& x 47 |1 T# v. P' l! P 四是工作生活诸多困难。: Q* O) C% o$ y- \# R" V 边远艰苦地区自主择业军官安置到艰苦地区后,户籍、工资、待遇等各种关系在边远艰苦地区,人全部在原籍或内地生活,因为身体原因很多自主择业军官也不可再返回安置地处理必办之事,导致看病就医报销经费难、就业创业办理手续难、子女入托入学考学难,离世后还必须得由亲人子女到安置地办理各种手续。 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考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实际,以及西藏、新疆等艰苦地区的特殊性,建议对不适合新的形势和要求的内容,作出相应更加科学合理的调整和完善。, N- p$ S, M$ ?: z$ W ' {3 I6 `! y3 x 三大点干货建议分析. S" x O: Q7 N# ]8 |4 e: s 0 r1 t" y2 T" t) I" F# R 1 第一,调整自主择业安置条件。 ^. }; J/ g# _7 y) f( Z 取消户籍在自主择业军官安置中的限制作用,根据军官在部队驻地服役时间确定安置去向和待遇,比如,在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部队工作15年至20年,以及在西藏、新疆等艰苦地区工作15年至18年就可享受部队驻地自主择业待遇,在家属子女等常住户籍地或者回原籍安置,由安置地按自主择业军官服役部队驻地自主择业军官待遇标准发放退役金。- d \! Z: i+ G 这样调整的优点:因享受艰苦地区自主择业待遇而转移家属等户籍的问题、自主择业军官安置地管理单位与生活居住地不一致管理难的问题、户籍不在居住地导致就业创业就医报销难问题、组织管理和预备役教育训练管理等问题、自主择业军官接收培训和退役金发放等问题,等等,就能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有意愿选择自主择业军官、已经自主择业军官反映最大的问题。7 U. R1 S' v) x9 s; `/ W6 P 2 第二,降低自主择业服役时间限制。4 X( k5 H; R4 D( x, D4 O - }+ [: P9 p+ l" y$ b/ i& c& g s 根据服役军官部队驻地艰苦程度条件,区分军官职级降低自主择业年限,比如,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部队因相对条件较好,军官服役年限可17年至20年,西藏、新疆等边远艰苦地区驻军因条件艰苦,军官服年限相对缩短至15年至18年,就可以享受自主择业转业安置政策。- g1 S. ]% p8 W. J 这样调整的优点:可以解决当前部分服役17年左右的军官为享受自主择业政策等、混、熬进取动力不足的问题,利于部队教育管理和战斗力的提升;可以改善自主择业军官群体年龄结构,因为年轻有利于增加创业就业竞争力,有效减轻地方政府接收计划安置的压力。 / K: p3 H2 z. e8 [ 39 [& X/ L; H: G4 s- z 第三,增强政策配套刚性和执行力。 # o" v0 K* Y3 R& H) E0 d' e2 R( K- L 从全国和总部的层面着眼,对《暂行办法》中“应当”“可以”“原则”等模糊概念精确化,防止各省市区执行过程中不便把握、随意性大、标准不统一。# |8 k! c T( ^; ]" G 建立自主择业军官退役金定期增长机制,完善子女入托入学考学可行机制、就医治疗费用报销便利机制、就业创业帮扶优惠具体化机制,健全自主择业军官家属随调安置、参照安置地职工经济水平给予相应生活保障,实现福利待遇标准化、完善保障体系。* F9 f0 v& j* F$ n 省市区设退役军人管理办公室、地市县增加自主择业军官管理服务专职人员,全面负责自主择业军官接收、培训、管理、教育和退役金的发放工作,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帮助。+ v, M% k5 L8 N" j 针对自主择业军官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健全区间纵横通联机制,彻底改变“自主择业当年关注多、后期无人管无人问”的问题。 每年按级对各级自主择业军官接收、培训、管理、教育、就业、保障等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把稳心之事办好、把暖心之事办实。 推荐 大华游侠 2015-8-11 20:07: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推荐 逍遥万户侯 2015-8-11 19:47:56 随便一个人想想,如果10-25年这个区间只有计划安置和买断(买断估计选的人少,这个前些年是有教训的,所以选的人少),是极其不科学的政策,那样的话20年以下的人只要符合满10年可以转业的条件还不都抢着走啊?因为早走和晚走都是安置工作,那为什么不乘年轻早走呢?年轻的到地方单位还有发展空间,干个十几年说不定可以混个小领导干干,为什么一定要到部队干到40几岁呢?20年以上的怎么也快四十了吧?40左右的人安置到单位怎么可能有提升的空间呢?还不是混到退休?所以说如果新政策只有计划安置没有自主择业那将是愚蠢的政策,连我等屌丝都能想到,试想精英们想不到?除非他们有私心,否则不可能有这样一刀切的政策。也就是说阶梯式的自主择业是最科学的政策。干得越久钱越多,大家就会好好干的,如果一刀切那还有几个人愿意干?应该是15年以上的兵龄就可以自主择业,年限越高择业后拿钱越多才对,这样大家就有希望,就能好好干,因为他如果不好好干的话,干不到一定年限钱太少,就可以促使大家好好干。 人有是候其实是为了希望活着的呀。。。 沙发 拖拉机带翅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