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892|回复: 3

[军迷生活]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陈赓》第五章 击惊涛 破骇浪 战场露锋芒(三)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8280

发表于 2016-2-12 09: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不久,中央军委命令,中央红色区域的四个军事学校——红军大学、彭杨步兵学校、公略步兵学校和特科学校合并组成红军干部团,番号为“中央第一野战纵队第四梯队”,陈赓担任团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归中央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叶剑英指挥。这是一支非常奇特的队伍,不仅陈赓自己的问题没有公开的结论,另外还有不少干部,也是被“左”倾错误领导者迫害打击视为“包袱”、“累赘”而欲抛弃的。
, z9 Q, j9 h# f! n0 X6 B) o
1 r) w8 x; Y' s  Y" n       但干部团有优势的装备,人才济济。秋风阵阵,落叶遍地,一片凄凉。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指战员,怀着沉重的离情别绪和欢欣的转移战斗的兴奋,告别了瑞金,告别了中央苏区,精神抖擞地踏上了艰险的征程。决定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瑞金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并不叫长征,而叫战略大转移。最初采取这一行动,有很大的被动和盲目性,只因为有了遵义会议,才使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了史诗的意义。) _+ G: g7 N; X7 z: ~/ N  j
, }( X5 U; a) z' ~& [' e
       陈赓带着干部团这支特殊的部队,跟随中央红军从江西南部瑞金县铜锣湾出发,开始向西线突围。夕阳西下,暮色苍茫。中央红军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一步一回头地走着。他们告别了红色故都,告别瑞金父老,告别兄弟姐妹,踏着夕阳,走远了,走远了,在苏区人民的视线内消失了。两个月过去了,红军突破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湘江一役,红军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虽突破了湘江,但八万红军损失三万五千人4 U3 r6 ~. Y( v% s7 A' R
5 S% P+ }/ W' h/ Z5 U* ^0 @
       在惨重的损失面前,红军指战员们越来越感到困惑。红军要转移到哪里去?红军的前途何在?这样硬拼下去能行吗?即是临时中央的主要领导博古,也是六神无主,万般无奈。湘江之役,红军损失过半,博古感到责任重大,可又一筹莫展,痛心疾首。在行军路上,他拿着一支**朝自己的脑袋比划,苦恼得不能自拔。红军当时的“头羊”精神面貌是这等状态,可见红军濒临什么境地了。" N4 P. F6 {7 B. X2 V- n0 E- ]
4 ]! w) I2 L" f" a  n
       红军继续向湘西开进,只能把红军带向灭亡的绝境。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力主放弃会合二、六军团的意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开辟新的根据地。毛泽东据理力争,党内多数同志也逐步清醒过来,站在毛泽东一边。红军改向贵州方向前进,几乎没放一枪一炮就占领了黎平。“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贵州,在寒冷的冬天,变得更加凄凉,萧瑟,红军的到来,给这里增添了生机。
7 N, o% R/ s9 i7 J( t4 }
; w& t2 V& Y( G1 c8 O: c+ h       12月18日,皓月当空,繁星闪烁。党中央在黎平召开了政治局会议,研究红军战略方向问题。会后,我军向遵义进发。但欲取遵义,须强渡乌江。乌江,是贵州第一条大河,江面虽不宽,但两岸峭壁悬崖,水深流急,十分险要,是天然的屏障。先头部队抵达乌江,发现渡口只有两只木船,红军如何渡江呢?中央军委经过研究,认为只有架设浮桥,才能迅速渡过乌江。6 i. r; k- B- Q0 h
! Q7 d- Q% Z7 N1 }+ {+ O' ^
       架设浮桥的任务就交给了陈赓领导的干部团。元旦夜,任务下达给干部团工兵连。战士们顶着风冒着雨,在漆黑夜空下沿着畸岖的山路急进,于天亮前赶到了江边渡口。陈赓首先派人到江边测量了乌江水情,决定扎竹排,搭浮桥。他还特意请来技术指导员,并将工兵连全连二百多名学员分为器材**、编制竹排,架设、救护、预备等作业小组分头行动。
4 w: b2 A. n5 @0 i1 |. O5 r+ E- O4 I3 Y8 m+ w  o% G
       他们用三层叠起的竹排做桥脚,每对桥脚中间铺两根枕木,枕木上连接四个桥衍,再铺上门板钉上横木,组成一节节门桥。战士冒着严寒和对岸敌人的炮火,把门桥送到江里。可门桥一进到深水就像脱缰的野马直向下游冲去,无人能控制。怎么办?后面敌人的追兵将至,全体红军将士的安危全系于此,陈赓心急火燎。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每当这种时候,陈赓就会召集大家献计献策,共同讨论研究。
0 N5 H; w4 S7 l* [4 d# I; g; s( N9 ~, C6 H5 z* W' e+ Z! _4 T
       最后陈赓根据大伙的意见,用大小石头装在竹篓子里,四周插上粗大的竹杠,作为锚爪,锚的顶端再系上一根粗锚纲、这样才把门桥固定住了。问题解决了,陈赓的眉头也舒展开了。“加油干哪!同志们!”他大声鼓舞着战士们。浮桥不断地向前伸。突然,投锚组组长手中的竹篙被迎面敌人一颗炮弹打落,他一头栽倒在门桥上,门桥立即失控。
& N4 I9 a5 e% B% Q4 q' G4 N  X& ~8 U9 {# z6 w
       在这危急时刻,投锚组组长摇摇晃晃地爬起来,扑通一声跳入水中,用手拉住门桥的边沿,用胸膛死死地顶住门桥。门桥下移的速度减慢了,险情解除了,可投锚组组长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经过三十六个小时的紧张战斗,浮桥终于架起来了。四路大军浩浩荡荡地通过浮桥向对岸前进,直取遵义。毛泽东走过浮桥时,连声称赞:“真了不起,我们工兵就地取材,用竹排架起这样的浮桥世界上都没有!”! o* h7 o+ D7 G0 W& \

+ C$ e9 `, |8 U* G( b" C       当薛岳纵队追至乌江时,红军已烧掉浮桥,跃马在乌江上游一百里以外了。乌江天险终于变成了红军的通途。“莫道乌江天堑,看红军等闲飞渡!”但它却真正成了追堵中央红军的国 民 党中央军的天堑。中央红军突然挥戈遵义,甩掉了十几万国 民 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为中 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供了可贵的时机。为保卫遵义会议的安全,陈赓派肖劲光率上干队由桐梓赶到遵义,负责会议的安全
4 r7 N  I& t3 B. \9 h! L2 X) h, A" r% h0 C8 E/ \  S
       长征开始时,肖劲光被视为犯人失去了党籍和军籍。上干队在经娄山关时,顽强地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坚守娄山关,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事后,周恩来接见肖劲光,对他说:你这次主动坚守娄山关,为遵义会议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是有功的。你的问题过去搞错了,处分不算数,恢复党籍、军籍,中央准备安排你的工作。“遵义会议,结束了临时中央的错误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而成为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兴盛的重要转折点。$ h; Q# f1 Q4 r) Q% {

) f& ]+ m: A% S4 E       1935年1 月27日。土城镇。中央红军撤离遵义挥师北上,到桐梓后,发现四川军阀刘湘的部队已渡过长江,准备对我红军进行阻击。27日,中央军委到达土城镇,决定利用当地有利地形,集中优势兵力,对敌实施合围夹击。并作如下部署:一军团继续北上夺取赤水城,以三军团三个师、五军团二个师占领土城镇以东,朱德总司令亲临三军团指挥,刘伯承坐镇五军团
- x" |( }" ]4 }* G, q7 I0 \3 T: z9 \! b% u( C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红军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恶战。猛烈的炮火,染红了土城的天空,长征以来一次最为激烈的战斗——土城战役打响了。原来的敌人兵力远不止两个旅四个团,而是四个旅八个团,共一万余人。此时红一军团已奔袭赤水城,红军面对优势敌军,受到严重挫折。毛泽东立即电令一军团速返增援。在一军团尚未到达之际,战斗紧张地进行着。
, w4 f1 t$ _3 _6 h- J0 v1 F9 a/ E0 w: A& N- H
       五军团阵地被敌军突破,伤亡很大,敌人抢占了山头,步步紧逼土城镇,逼向马山中央军委指挥所。后面是赤水河,若不能阻止敌人的进攻,红军将陷入背水作战的危险境地,中央军委指挥所更是危在旦夕。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急令干部团发起反冲击。陈赓临危受命,率干部团把敌人抵挡了下去。干部团全体将士拼命奋战,重创敌军,一直坚持到一军团返回增援。站在山头指挥战斗的毛泽东欣喜地赞许道:“陈赓行,可以当军长!
: o2 Y, T7 }3 C. A
( q. _/ g/ b- e! ]9 V3 R5 P4 u
1 x  v" E# r2 R6 l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倚网情深 + 10
普罗旺斯的蓝 + 30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2-12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一号读陈赓。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江海一号 + 30 春节快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2 22: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遵义会议,结束了临时中央的错误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而成为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兴盛的重要转折点。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江海一号 + 20 感谢普版精彩点评!春节快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3 14: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来学习陈赓大将事迹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12 收起 理由
江海一号 + 12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