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1497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为土生土长的遵义人,对于海龙囤,也多少知道一点。可惜没有机会去探访。去年七月德国波恩举行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海龙囤作为中国三大土司遗址之一“申遗”成功(另两处为湖南永顺彭氏老司城遗址和湖北咸丰唐崖覃氏土司城址)。这是中国申报成功的第48处世界遗产。迫使我下定决心找机会回到家乡遵义,去世界遗产海龙囤看看。 ; y+ P5 F. }* F7 J- H) w
查询资料,得知作为国内已发现的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由于地处黔西北交通不便的绵延大山中,知道海龙囤的人不多,不过这也使得它漫长的城墙、雄伟的关隘、古老的石道、倾圮的宫殿等,都还保持着明代的样貌。申遗成功,将使这座矗立于群山之巅的神秘古堡要塞在废弃400年后迎来新生。
7 o" N2 _6 K u( M4 V2 N5 X1 X 自元代建立土司制度以“羁縻”西南少数民族政权,历经明清两代漫长、艰难而血腥的“改土归流”,至新中国最终消亡,这700年里最显赫也最让中央政权头疼的,莫过于“两广岑黄,思播田杨”四大土司。其中,又以播州杨氏实力最强,极盛时南北横跨两千余里,除今天遵义市全境,还包括黔东、黔东南、贵阳、铜仁和重庆的部分地区。末代播州土司杨应龙在明万历年间发动叛乱时,曾拥兵十四五万之众,明廷调集了八路大军近30万人,血战半年才获胜。此战为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之一,与朝鲜之役、宁夏之役并列。6 }) L( J8 p# h4 V% c" P( k/ J
据史书记载,自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杨端入主播州,至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平定播州之乱,杨氏土司共传29代、历725年,是中国历史上延续世代最久远的土司家族之一。杨氏族谱称杨端是山西太原汉人,因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被唐廷封为播州侯,开启“汉领土司”时代。明初“开国第一文臣”宋濂所撰《杨氏家传》,甚至将播州杨氏与大名鼎鼎的杨家将联系起来,说从杨贵迁一代起,“守播者皆(杨)业之子孙也”。不过上世纪40年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对其族别提出异议,后来出现了苗族、白族、仡佬族三说,认为其汉族族源以及与杨家将的关系是后世的攀附。无论如何,杨氏统领的播州之地,自唐至明一直是中央王朝与“苗蛮”、“倮夷”、“僚人”交锋的最前沿,各族群其实早已是来源复杂的混合体。“因俗而治”的土司制度,正是中国历史上用以安抚边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多民族管理模式。
! m, l+ v! e+ c( h* B. G9 |8 {2 [6 w/ B 海龙囤距今遵义市区28公里,是杨氏的“夏宫”和战时军事中心,总面积达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1.59平方公里。城堡主体雄踞于巍峨的大娄山脉东支龙岩山主峰,海拔1324米,山高近400米,地势极为险要。早在宋末,杨氏就在这里筑堡抗击元军,以后沿用近400年,不断扩建,至明代晚期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防御体系完备的山城,“飞鸟腾猿不能逾”。海龙囤有内外二城,内城利用天然陡坡和悬崖,加筑石构城墙而成,前有飞龙、朝天、飞凤三关,后有万安、西关、后关三关,城内新老“王宫”、住宅、库房、兵营、采石场、演武场等一应俱全。外城是从内城墙延伸至山前的一道基本围合的石构城墙,两侧建有铜柱、铁柱、飞虎三关,其中飞虎关及关前的三十六步天梯尤其险绝。
& A# V. O8 E" }! L) p 海龙囤所有关隘、台基和踏道都是用加工规整的石块营建而成,有些巨石重达数吨。没人统计过一共耗费了多少石材。它们是怎么被运上山,又动用了多少人力垒砌起来,至今是个谜。有专家已将海龙囤与马丘比丘相比。印加帝国古城马丘比丘,与海龙囤一样建于高山之巅,都以石料为主要建材,都是某种已消失的特殊文化的见证,连废弃的时间也只相差几十年。不过相比笼罩马丘比丘的强烈宗教祭祀氛围,海龙囤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更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马丘比丘早已是南美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和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随着申遗成功,海龙囤或将成为“中国的马丘比丘”。 6 K0 f3 ]; n1 y2 ?0 R$ m2 `2 U& I: T: t4 J
本人自主后,离开家乡遵义,外出打工,这次利用春节休假回到家乡探亲访友,坐亲戚车子从贵州遵义市区出发,约半小时,专门来到去年世界“申遗成功的海龙囤游玩。登山走路,上下来回最少四小时,全身汗水浸湿内衣,双腿发软,肌肉酸痛几天,观看海龙囤的全景也算值得。响应军转网的号召,特将此文参与2016年春节故事征文活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