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4-4 17: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联络亲朋好友 于 2016-4-4 18:33 编辑 4 @/ {; ~- r" d Z# U' f! ]
9 k2 }- _- v! x; N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务 院 令) e: U# M! l1 i! a. f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3 a0 O/ x# i2 }) z9 z
第 113 号$ l. s9 _) e) m# n: X
( u& p# A* |8 F+ ?& F: b5 g
现发布《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J! `& ]0 W5 J6 J' m) v u' O
- ?8 ]- E* c6 F9 ^0 w国务院总理 李 鹏 & U- Y# K: n3 R2 a
中央军委主席 ** K ~- Z2 B4 J4 |/ \
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七日 / ?# Z7 d$ ]. B( Y
# r. e" ]# ^" [! C2 ~$ n( J+ e* |' r$ {1 j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修改
% M H/ k5 b$ q+ z《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决定
7 ^5 z" }; R2 ~; j/ ?! ~% I8 }; t+ u2 ~
为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队伍建设,便于军队的指挥和管理,增强士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决定增设士官军衔等级,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作如下修改和补充:0 Q, T$ ?+ X( `
一、第十五条第(一)项修改为:6 i/ ?9 b2 z8 Z8 ~# O3 I
“士官: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一级专业军士。”
' `! K, ?4 I1 A1 f6 h 二、第十六条第(一)项修改为:0 N- @, Y( M/ ]" L
“志愿兵役制士兵: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一级专业军士。”: k" o+ H; w8 `( f h7 g
三、第十九条修改为:9 u3 W" {( `$ T/ ~9 E% c$ U* |9 {
“士兵军衔的授予与晋升规定如下:7 V1 J4 ]7 _2 g- P# C. ]
(一)兵:服现役第一年的,授予列兵军衔;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晋升上等兵军衔。
, B1 X6 u1 }8 J. M( f+ Z (二)军士:服现役第二年的副班长、服现役第三年的上等兵,晋升下士军衔;服现役第三年的班长、服现役第四年的副班长、服现役第五年的下士,晋升中士军衔;服现役第四年的班长、服现役第五年的副班长,晋升上士军衔。/ {) h ]3 ]1 S. O
(三)士官:经过军事院校或者士官训练机构培训,被任命担任基层行政或者专业技术领导管理职务的士兵,授予一级军士长军衔;一级军士长晋升二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晋升三级军士长的期限各为四年;三级军士长晋升四级军士长的期限为五年;服现役满五年、自愿继续服现役,经批准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士兵,授予一级专业军士军衔;一级专业军士晋升二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晋升三级专业军士的期限各为四年;三级专业军士晋升四级专业军士的期限为五年。
2 O1 v H* U3 |5 [/ D* Q 编制职务相当于班长的,按照班长的军衔晋升。”
8 e3 U7 _4 S( N, `1 } 四、第二十一条第(一)项修改为:
% r# t. ~6 C: s8 T8 Y “四级军士长和四级专业军士,由军或者相当于军的单位的主官批准;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和三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一级专业军士,由师或者相当于师的单位的主官批准。”
7 q4 U4 \3 B- ^! R1 h/ r/ o1 n 五、第三十一条修改为:$ p. C5 F6 U) \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衔、降级,撤职或者取消志愿兵资格,除名,开除军籍以及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的其他行政处分。
5 ~4 V3 L# W4 ^' ~0 p; B 降职不适用于副班长;降衔不适用于一级军士长、一级专业军士、列兵;降级不适用于级别薪金最低一级的士官。降职、降衔、降级,一般只降一级。”
f. T) S2 e+ T 六、第三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 q1 ^% U' e& L
“志愿兵享受供给制和薪金制相结合的生活待遇。薪金由军衔薪金、级别薪金和补贴构成。”
2 n9 `% b& u+ r( G' g! }% x% o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E x5 N2 Y7 `5 p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发布。
9 @, A: U+ O' x" j& n( m 附件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军衔标志式样, H9 A" n' M$ A$ r
附件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
9 X- c. O! O) W$ c$ y- o6 P, s T6 y3 o+ H; b. ?1 I) p! k
附件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军衔标志式样(略)
1 |+ D. U# r* F: D; s0 M" A9 Z$ ?* }
附件二:/ Q. O4 r) z' i6 u
& M3 h4 O b$ v
+ M5 \4 P4 k- ^' ^7 Z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
! B: }1 K' u" J. M
) }% u4 x% s; J3 B (一九八八年九月二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第14号令发布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决定》修订发布)- U0 j [) B- E$ |% K: `* R$ _
j2 B, R5 ~( x3 c* l. A: H7 r
第一章 总 则
0 V9 F2 O7 L6 M, ]0 P" ?7 p6 l1 `! L; y y9 M5 {1 o( J8 E+ j
第一条 为了完善士兵服役制度,提高士兵队伍素质,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M9 G8 X; V. ]& ]
第二条 现役士兵按兵役性质分为义务兵和志愿兵,并依照本条例授予相应军衔。
3 \. v6 ~( x) v) l* K! ? 第三条 士兵必须忠于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刻苦钻研军事技术,熟练掌握手中武器;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军队的条令、条例,尊重领导,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随时准备打仗,抵抗侵略,保卫祖国。7 o8 j' A4 d- m6 G5 Z8 s$ e/ ~" M
第四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主管全军的兵员工作,各级司令机关主管本单位的兵员工作。
; d6 _! e6 M0 ^. P; {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协助军队做好兵员工作。& {6 w% v, [( e0 l0 u
1 X2 c7 h# B3 k
第二章 士兵的服役管理7 V1 H$ }7 R* u( m9 h8 |
- B. M: N, ?0 K5 |2 N
第五条 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履行兵役义务,须经县级兵役机关批准。
" B% X% ]5 w) m 第六条 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从兵役机关批准之日算起;调往服现役期限不同的军种,服现役期限随之改变。1 o* h! W6 ?8 t$ Y0 D6 C
第七条 义务兵超期服现役,由团以上机关批准。% T0 u' M! C+ M7 T. x( ?1 K, Z
超期服现役的义务兵,必须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专业技术熟练。. S, B2 d, a8 K R" K! j& w
超期服现役的义务兵,不得超过士兵编制总数的15%。
, Z" k9 S0 d1 L! M 第八条 志愿兵从义务兵中选取。义务兵选取为志愿兵,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7 N* o0 C7 X1 t) y' Y& t: U
(一)志愿献身于国防事业。- W& r) T9 R3 c2 y' e4 s
(二)能胜任本职工作。
4 X1 Q% w1 J1 n. `# } (三)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2 Y% C4 v# G/ ?6 J
(四)身体健康。
?# g4 c7 f0 Z: Q! \ 第九条 志愿兵担任基层行政或者专业技术领导管理职务,须经军事院校培训。
+ g% T- M+ z, V 志愿兵担任专业技术工作职务,须经六个月以上的专业技术培训,连续从事本专业不少于二年。2 [3 o# L$ D7 n9 |5 [6 r/ B
第十条 士兵担任副班长、班长或者相当于班长职务,由营或者相当于营的单位的主官任免。4 `9 c/ D/ K0 D/ `7 K
战斗中,因伤亡影响作战指挥时,连或者相当于连的单位的主官可以任命副班长、班长或者相当于班长的职务,但战斗间隙应当立即上报备案。
3 c/ }+ }9 _' }; R 第十一条 士兵的调配使用,应当严格按照编制的规定执行。2 l: @5 R7 A8 B
士兵不得分配到军队企业、事业单位服现役。
( ~4 ~8 }, G' Y8 u9 H1 o' ]7 t 第十二条 士兵在师(旅)范围内调动,须经上一级主管首长批准;跨师(旅)以上单位的调动,由军以上司令机关办理,报上一级领导机关备案。3 k( J% `+ e$ U- a% c' C, |( P0 A* U
第十三条 新入伍的士兵,必须经过共同科目基础教育训练;专业技术兵必须经过六个月以上的专业技术培训;班长必须经过三个月以上的集训。5 J6 X+ [; e7 |4 M# a. |
第十四条 部队应当每年对士兵进行训练考核,对专业技术兵进行技术等级标准考核。考核成绩应当作为使用、晋升和奖惩的依据。
* P$ z" |3 ]% ]2 k$ k) b( U' d: N
第三章 士兵的军衔
0 V0 e, J" G7 O( c$ Y) L1 c7 Z0 y" a% i- E% p |* B7 I: s
第十五条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 _ _& @# v( { (一)士官: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一级专业军士。$ u' O. L* X0 l; j% o
(二)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2 t: M5 C4 q! a' D1 g7 B (三)兵:上等兵、列兵。8 w4 ~- k5 F% O8 V6 y
第十六条 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5 z" P, `9 [" n0 ? S! [9 \* s
(一)志愿兵役制士兵: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一级专业军士。, H& M9 ]& l# M! _: _
(二)义务兵役制士兵: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2 @2 ?7 _9 D; a
第十七条 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 h8 _; b+ h" E; W 第十八条 士兵军衔的授予与晋升,以本人所任职务编制军衔、德才表现和服现役年限为依据。
! A- `, z; x" j8 K+ V 第十九条 士兵军衔的授予与晋升规定如下:
" T9 i c* r) s (一)兵:服现役第一年的,授予列兵军衔;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晋升上等兵军衔。. P$ t7 Y4 M5 H& _- @$ p
(二)军士:服现役第二年的副班长、服现役第三年的上等兵,晋升下士军衔;服现役第三年的班长、服现役第四年的副班长、服现役第五年的下士,晋升中士军衔;服现役第四年的班长、服现役第五年的副班长,晋升上士军衔。
0 m F; e# K2 I$ f: }7 h (三)士官:经过军事院校或者士官训练机构培训,被任命担任基层行政或者专业技术领导管理职务的士兵,授予一级军士长军衔;一级军士长晋升二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晋升三级军士长的期限各为四年;三级军士长晋升四级军士长的期限为五年;服现役满五年、自愿继续服现役,经批准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士兵,授予一级专业军士军衔;一级专业军士晋升二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晋升三级专业军士的期限各为四年;三级专业军士晋升四级专业军士的期限为五年。- J8 v) h1 P- b7 Y! t6 U: x
编制职务相当于班长的,按照班长的军衔晋升。
2 H' j/ t3 v. c 第二十条 士兵军衔应当按规定期限晋升。士兵由于职务晋升,其军衔低于新任职务编制军衔的,提前晋升至新任职务编制军衔的最低军衔。
9 B- B% t. R+ P' ~) P0 ?$ f9 N 第二十一条 士兵军衔授予、晋升的批准权限规定如下:" ?, V' F- L' u; v) l
(一)四级军士长和四级专业军士,由军或者相当于军的单位的主官批准;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和三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一级专业军士,由师或者相当于师的单位的主官批准。
% e8 C9 w/ u3 @7 h7 w$ H! a4 t1 n (二)上士、中士、下士,由营或者相当于营的单位的主官批准。
) T$ `2 K' f/ u6 H3 l (三)上等兵、列兵,由连或者相当于连的单位的主官批准。
+ N/ g: P; q0 s7 a 第二十二条 兵的军衔的授予与晋升,由连或者相当于连的单位的主官队前口头公布。军士、士官军衔的授予与晋升,由连或者相当于连的单位的主官提名,填写军衔报告表上报审批,由批准单位的主官以命令公布。4 M' [4 \% c) V4 W, S' z
第二十三条 士兵在训练机构学习期间军衔的晋升,学制六个月以上的,由训练单位办理;学制不满六个月或者送地方学习的,由原单位办理。% V/ ?8 }1 R3 X. y8 U( K5 E
士兵住院治疗期间军衔的晋升,由原单位办理。士兵因病和非因公致伤致残住院或者病休的时间,连续计算超过半年的,暂缓晋升,暂缓期限不得少于半年。
- D& d/ A! Z, D3 E. i& X 第二十四条 士兵在受审查期间,军衔暂不晋升。经审查没有问题的,应当按期晋升。1 I# q/ i6 @5 ]( [6 B9 A* l
第二十五条 军衔高的士兵对军衔低的士兵,军衔高的为上级。当军衔高的士兵在职务上隶属于军衔低的士兵时,职务高的为上级。4 k$ K; i( P1 m3 D y# F5 H5 X9 V) j
第二十六条 士兵必须按规定佩带与其军衔相符的肩章、符号。
2 ^0 g+ |# Q" V3 R/ u( Y( a 第二十七条 士兵编制军衔和首次军衔评定、授予工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规定。
3 m0 B8 o) l5 l& j" c- d4 V m5 a2 o
第四章 士兵的奖惩. ?" m7 W4 U# p0 w; J6 N
: F4 ^) M4 Q* r( N! Z 第二十八条 对在作战和训练、执勤、工作中表现突出,取得显著成绩的士兵,应当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 @) L) z7 E4 `* U( `1 e/ a 第二十九条 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以及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的其他奖励。4 U. s6 W- B5 x2 z' F* f
对荣获二等功以上、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的士兵,其军衔或者级别,可以提前晋升。: {9 h, y! i" c; y& g+ _( {
第三十条 对违犯纪律和故意或者过失给国家、军队和人民造成损失,或者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的士兵,应当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c, N: E+ b5 s X- y0 V5 k
第三十一条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衔、降级,撤职或者取消志愿兵资格,除名,开除军籍以及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的其他行政处分。0 O; h9 z8 ^4 `$ i/ e
降职不适用于副班长;降衔不适用于一级军士长、一级专业军士、列兵;降级不适用于级别薪金最低一级的士官。降职、降衔、降级,一般只降一级。$ v% w, J8 z9 A: A
第三十二条 士兵受降衔或者降级处分后,其军衔、级别的晋升期限按照处分后的军衔、级别重新计算。
1 `1 {% y3 | D+ Q 士兵受降衔或者降级处分后,对所犯错误已经改正,并在作战或者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其军衔或者级别晋升的期限可以缩短。
# H }: v1 G4 K4 g) v- i; i O, P 第三十三条 给予士兵奖励和行政处分的权限,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规定。
2 m- ~$ N) m9 l6 x* t: G 第三十四条 士兵被除名、开除军籍、劳动教养或者判处徒刑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取消或者剥夺其军衔。: Y8 f1 ^3 z! h$ A0 P, |/ S
& [- n3 f. S9 N. y X" n3 U第五章 士兵的待遇
8 l$ |/ l4 t0 [3 _0 W1 v; |* a0 `) P7 n/ I
第三十五条 义务兵享受供给制生活待遇,按军衔和服现役年限发给津贴。
, U6 U' y# I( p/ G- J 志愿兵享受供给制和薪金制相结合的生活待遇。薪金由军衔薪金、级别薪金和补贴构成。# `1 L: x+ E- N1 `3 E- `9 n* h, U9 d
第三十六条 军士长、专业军士的薪金级别各为八级。一级至四级,晋升期限各为三年;五级至八级,晋升期限各为四年。薪金级别晋升,由团或者相当于团的单位的主官批准。
" t$ X4 |2 G J: s 军士长的级别薪金标准,应当高于相同级别专业军士的级别薪金标准。
" \2 p, h& h0 q. ~" [1 W 第三十七条 担任副班长、班长或者相当于班长职务和授予军士长军衔的士兵,按规定发给职务津贴。
2 ^, \9 x) X* d$ a' T 第三十八条 士兵在服现役期间,享受公费医疗待遇。4 G5 `, Z5 ]- l4 i$ |7 T
第三十九条 士兵生活有困难的,应适当给予补助。
6 ^0 { N8 y: r: B% C- a3 K2 D6 x 第四十条 志愿兵家属符合随军条件未随军的,由军队发给分居补助费和医疗补助费。
9 b* d6 V. \4 ]# _, c, B. _: r8 z 第四十一条 义务兵在服现役第二、三年内,给予探亲假一次,假期十天。第四、五年内,给予探亲假一次,假期二十天。8 t# h$ x0 U0 M# b5 X
志愿兵未婚同父母远居两地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或者已婚但夫妻远居两地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每年给予探亲假一次,已婚的假期三十天,未婚的二十天。当年未探亲的,第二年增加探亲假十五天。夫妻在一地、父母在异地的,每四年给予探望父母假一次,假期二十天。$ ?3 W# l2 _. K# N; o2 ~; _ [5 [
探亲假期不含途中时间,往返路费按照规定标准报销。
7 l1 R, y4 {" u# T+ U5 Y: G" [ 第四十二条 执行作战任务的部队的士兵停止探亲。
8 m& D; D3 b y- n' A& b2 r- M8 u 国家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以后,一切探亲的士兵应当立即返回部队。
, s2 `6 i1 D3 G" \, {& c* ]: q 第四十三条 志愿兵的家属一般不随军。个别具备家属随军条件,经师(旅)以上政治机关批准,其配偶和未成年的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随军,是农村户口的转为城镇户口,当地政府应当准予落户。5 c3 v# G+ W' i3 F
家属随军的志愿兵,其休假、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待遇与家属随军的营职以下军官相同。
0 R! `# k4 J7 s* ^( a" }( m: c X
* \4 s7 f! p) |& U4 N- r0 j9 T9 Z第六章 士兵退出现役) _4 F1 V w) o
( D/ |% b6 U. a( ? 第四十四条 士兵服现役期满,一般应退出现役。义务兵超期服役期满未被选取为志愿兵的,必须退出现役。志愿兵服现役满十七年或者年满三十五周岁,除个别具有特殊专长、经批准继续服现役的外,一律退出现役。4 O) I0 ]. r/ ]7 _0 l& K- ^
第四十五条 服现役期限未满的士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十条和其他有关规定的,经师(旅)以上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出现役。
1 N9 d* f3 T8 a! j- X6 Z1 F; i$ T0 u 第四十六条 战时,士兵因伤病住院治疗后,经医院证明不宜继续服现役的,不再介绍回原部队,由军队医院或者后方团以上单位办理手续退出现役。
: K1 b2 V, k; w8 z4 k* t 第四十七条 士兵退出现役时,按规定发给退出现役补助费;患有慢性病的,按规定发给医疗补助费。" Z! Y& N& f9 y8 L' Y9 z
第四十八条 士兵退出现役在返家途中违法乱纪的,沿途军事机关应当协同当地有关部门劝阻制止;构成犯罪的,由当地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f! L! s- `' k$ z
第四十九条 士兵从批准退出现役之日起,必须在三十天内到原征集地退伍军人安置机构报到。逾期不报到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由户口管理机关给予批评教育或者适当的行政处罚。
5 h# @/ M, z4 k) i/ C 第五十条 义务兵退出现役,按照《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妥善安置。/ j8 z. I8 c6 H1 i. m r/ Q+ r0 R
志愿兵退出现役,实行转业、复员、退休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 ~# d' G: p5 a; o% O; [3 P
第五十一条 士兵退出现役后分配参**作的,其军龄按照《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计算;工资标准,按照不低于现岗位同工种、同工龄大多数工人的标准工资的原则确定。9 E8 {" Z/ Q, I* Y
第五十二条 士兵退出现役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规定服预备役的,由部队确定其预备役军衔。
! M* B1 k' H8 j$ @/ f W/ s# q; x2 G% U9 k5 Q6 L e
第七章 附 则, _- C& F! P1 Z( v( {+ S
: F! s. J% O$ l! t4 U( h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负责解释。/ v1 z7 i9 k0 I# b w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r U( t% [' F" |- y8 k' ^- k5 f$ K( s3 U( n/ t4 P, ^
*此法规已修改,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9号
. l+ W0 {9 G& r
" E7 g, f5 v. p& `& t4 d( U/ }/ _$ X8 y6 F4 Q
! q, O; p" ^: t0 W
/ O; w( l: w3 E6 Z5 K8 }9 Q
! T; w2 u" I9 M' N# @- p
; `. U' I" K$ g/ Q' L5 W6 |. K" Y$ j6 e, D1 W
根据以上政策如没有参加99年士官改革的话、他应该是三级志愿兵(大约套2009年版的四级军士长的待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