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651|回复: 4

[中国军情] 专家:中国也在研制可回收火箭 技术已相当成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3 10: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4月24日,中国将迎来首个航天日。21日,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摇篮、中国最大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基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简称航天一院)党委书记郝照平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向《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介绍了中国在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诸多方面的航天成就。

郝照平表示,中国航天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十二五”期间,俄罗斯每年航天发射数量保持在20-30次,美国每年20次左右,中国则以每年近20次的数量稳居第三,这表明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已达到国际第一梯队。在世界航天大国中,中国的载人航天赢得了同行的尊重。预计在2018年前后完成研制并发射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将是中国空间站建造的重要起点。随后还将发射两个实验舱与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交会对接。此外,中国还成为全球第五个能够进行深空探测的国家。

郝照平还介绍说,低成本运载火箭、可进行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的重型运载火箭、类似美国SpaceX公司正在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都是中国航天未来的发展与关注方向。例如中国也在研制可回收运载火箭,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可回收火箭团队负责人申麟透露,SpaceX公司较好地解决了回收的关键技术,但根据航天飞机的经验,重复使用并不等同于低成本。申麟介绍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就包括“降落伞+气囊”的回收火箭方式。目前神舟飞船采用的单伞回收方式已非常成熟,再加上缓冲气囊,实现起来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他透露,“去年底我们就进行过缩比模型的空投试验,获得的数据很好地支撑了相应的设计和论证工作”。

中国航天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人才储备。郝照平说,目前航天一院35岁以下人员比例为53%,科技人员平均年龄为35.3岁,比欧美发达国家年轻15岁。美国航天局前任局长迈克尔·格里芬也承认:“我们认为最可怕的不是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而是现在领军和主导中国航天的这些人太年轻了。他们会工作很多年,会创造很多骄人的业绩”。

发表于 2016-4-23 1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 o, n6 g) x4 f3 X
8 _# U5 J" v! y7 E7 z7 w
祝福祖国!

点评

说的太对了。  发表于 2016-4-24 16:12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10 收起 理由
总有梦想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3 22: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亏当年的勒紧裤腰带

点评

哈哈  发表于 2016-4-24 16:13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5 收起 理由
总有梦想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