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7 F. E4 m6 T7 K- P 营盘山小学,坐落于重庆綦江营盘山脚下,每天清晨7:40,新城区五福路上的行人总能看到这样一幕:一名十来岁的男孩坐在轮椅上,由母亲推着,“行走”在上学的路上。无论刮风下雨,这对母子总能准时出现。 % P) c( s& x$ m" }
6 [" s n% i. W 40岁的邹景兰明显感觉到,要把110斤重的儿子从1楼背上5楼,越来越不是件容易的事。最近这5年,儿子褚海淇从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体重也从46斤增至110斤。: p9 L& C: m. U
经北京儿童医院确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当时医生说这种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肌肉变性疾病,几乎是无药可逆转。患上这样的病,病人最终会因为呼吸肌衰竭而死亡,8岁是个坎。 " u) R' [* z) a. B$ S9 N
7 K/ c$ X" i# V. d3 V
唯一没变的,是为了让这个如今已无法行走的孩子上学,母亲成了班里的“编外生”,每天4次准时出现在学校;推着儿子进入教学楼,遇到梯坎时,每往前一步,邹景兰艰难且小心翼翼。而这所小学里的所有老师,为了让这名重病的学生有书读,也都成为了志愿者。跟往常一样,学校里的几名男老师跑过来帮忙,将坐在轮椅上的褚海淇,抬到了5楼。 $ _3 [' `& s f2 s+ \/ F
3 _' O" _' j3 F8 R2 r
这些年,褚海淇父亲四处打工挣钱,父子俩少有见面,但父子俩感情极好。去年父亲节,褚海淇写了封信给爸爸,说如果能活到18岁,给他一次考大学的机会,他想当一名医生。“我要研究出能治好我这种病的药,我也希望能治好我妈的病,能好好孝顺你们,如果哪天我离开了,你们还能很好的生活下去....” / \1 W; p2 o, w3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