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14|回复: 12

[转载] 【纪念红军胜利80周年·峥嵘岁月征文】《长征组歌》诞生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3 07: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地道云南人 于 2016-10-3 07:15 编辑
. O1 _$ E: S+ X  [5 o; y# p$ e4 `) g+ B5 V
360截图20161003071312129.jpg
; C! E$ U% T# B8 b2 n3 k
          2007年7月,香港回归10周年,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与香港合唱团在港联合演出《长征组歌》大型合唱音乐会,引起巨大轰动。原定演出两场,门票很快售完,最后又加演一场,门票同样销 售一空。这台大型合唱音乐会,至今仍然是一些香港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 G/ |7 R, H6 a& D6 q+ D$ r
9 O" s! E: M$ ?- K7 f' t  长征精神,民族之魂;《长征组歌》,盛演不衰。自问世以来,《长征组歌》就显示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传遍大江南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i& i! D/ u( Y# A% |7 C

( c" O9 J% i# |* s. B: a9 i0 j# w  激情创作
- ~2 l$ G8 e7 v' g6 j6 Q+ X* C8 G  a
  《长征组歌》是在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萧华上将,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患病休养期间创作的《长征组诗》基础上谱曲完成的。, _6 {! ?$ S! q3 O# ^5 C3 D

  ]& n" Y' I+ d3 }/ |" g6 V6 `$ a  萧华,江西兴国人。1930年,年仅14岁的萧华参加红军,后担任少共国际师政委,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亲身经历了长征的萧华,是颇负盛名的将军诗人,一直有讴歌长征的想法。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用组诗的形式来表现长征。
* p- `9 v0 g" g9 M
: _! E+ }& z. S/ O  1964年9月至11月,重病未愈的萧华,在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小楼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长征组诗》的创作中。. r/ N+ {8 y& \( x% O) i, W% \
2 u' r4 f% ]2 p" z( }" W; {
  虽然,他很了解红一方面军的长征,但如何把红军三大主力艰苦卓绝、宏伟壮丽的长征历史,准确地浓缩到一部诗歌中却十分困难。为厘清长征的全过程,萧华让工作人员找来大量有关长征的资料,进行紧张的创作准备。
. M8 I4 @) W' \: Q1 T) F& }8 L$ p
  萧华按照长征的历史进程,从极其复杂的长征历史中选取了12个最具典型性的事件,安排了组诗的整体结构。
$ f3 ^1 z7 V" Q  B+ O6 Y  S) e( b' E4 q/ Z5 Q; n% R9 G) S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琢磨推敲,萧华终于完成了长征组诗的创作。初稿写出后,又经过近10次的反复修改,最终决定以毛主席《七律·长征》诗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为这组组诗命题。: D1 D& l/ j# v4 z8 W! d6 [

/ Y6 A, N( a% ^" s' c6 W  一唱走红- s# q  K) q7 n* P
4 O1 v, ~" v- G$ l9 Q, T( h0 \
  1964年11月中旬,萧华把为长征组诗谱曲的任务,交给了总政歌舞团和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分别组成《长征组歌》谱曲创作的两套班子。
% q, F6 X" Y, e8 J- H* O: V" z  t# A" V$ E0 \# p' j7 D# e) m
  1965年4月下旬,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几位作曲家带着已经谱好的十首歌曲,来到杭州向萧华逐段试唱。
2 [. B  p* G0 y  q9 W( K' p
; ], G/ f4 N1 s# o6 j  这十首歌曲分别运用了红军歌曲和江西采茶、苗家山歌、湖南花鼓、云南花灯以及川江号子、陕北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曲调,塑造了特色鲜明的长征音乐。0 e6 s4 s& F, J) r
% E9 e  E1 e0 S1 H: h! [( `" N) J
  萧华听后十分满意。此后,经过完善的《长征组歌》开始在战友文工团紧张排练,准备参加纪念长征活动。
4 k5 Z% I; J0 D& ^) q$ J5 R' B0 L/ N6 {. C% e
  1965年8月1日,《长征组歌》首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连续演出30余场,场场爆满,在上海、南京、香港的演出也获得了广泛赞誉。) b" T' O( z- c# o, Z
) Q. Q3 N- `4 g* K0 P8 d, n! }/ N
  1966年,《长征组歌》踏出国门,在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演出数十场,受到了高度评价,一举成为中国合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8 e  e8 |4 V* l# `9 T) @* o' i( w+ N4 S1 F! a7 }) C$ G
  历演不衰
5 n3 K8 ?" S6 q8 d5 b- e9 F# J9 y" z  Z2 W2 F5 v' L
  197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中央军委决定复排复演《长征组歌》。这次演出后,有关领导又指示八一电影制片厂在此基础上拍成电影。
0 E+ v( C" q' R3 Q( }* Y9 d' l) p4 t7 q# N$ n& r
  1976年1月,电影《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拍摄完成,并于当年在全国上映,反响热烈。从此,《长征组歌》成为那个时代家喻户晓、人人传唱的经典革命歌曲。: S% R) K! u; p- _) _$ I3 u4 Q- z" a

4 d) {. U' R/ l5 Q4 T  《长征组歌》首演迄今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这件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作品历演不衰,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J/ ?3 c- s& P: S
. y6 `* a+ k  C
  2009年,当时的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重新排演了经典力作《长征组歌》。当她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时,人们的感受依然是那么震撼,其中的经典唱段依然那么感人。当年,《长征组歌》获文化部首届“全国专业舞台艺术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1 s9 X( D* `1 }' i, m' X* K7 T) c4 e  B: t* f" y2 p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长征组歌》进工厂、进院校、进乡村,发挥着巨大的感召力,展现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被群众誉为“革命传统的战斗之歌,改革开放的奋进之歌”。

评分

参与人数 3津贴 +55 收起 理由
深山老翁 + 5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老实干部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冬日暖阳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0-3 09: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你真好。

点评

谢谢朋友,国庆吉祥!  发表于 2016-10-3 17:22
有  发表于 2016-10-3 17:22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 11: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征组歌,) q  j) y$ @- t& t# h: M! l
红色经典;1 p; `, Q8 K: q7 x# n% ]
萧华上将,  E/ F" S; B' E3 ~5 Y5 }9 C
功不可没 。

点评

谢谢朋友,国庆快乐!  发表于 2016-10-4 19:02
谢谢朋友,国庆吉祥!  发表于 2016-10-3 17:22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4 0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国庆节快乐!

点评

谢谢朋友,国庆快乐!  发表于 2016-10-4 19:01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4 17: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征组歌》很震撼,特别有感染力,谢谢分享!

点评

谢谢朋友,国庆快乐!  发表于 2016-10-4 19:01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5090

发表于 2016-10-5 15:02:56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征组歌,历史佳作。

点评

谢谢朋友,国庆吉祥!  发表于 2016-10-5 16:13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