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q$ E7 ~( r0 w: r( h' P
. d. g9 j2 N0 J( E0 F T: l( x. A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二级飞行员、空军上尉、中国首位歼十女飞行员余旭昨日牺牲。
& A; ^2 \9 l2 z) J/ x' |说一个女军人国色天香,似乎用词不当。
' a$ H, I1 T6 W/ c但我坚信一个以飞翔为职业、以护国为己任、以勇气绝伦为颜色、以湛碧长空为归宿的巾帼英雄,当得起这四个字。% r$ z" i9 Q) K# f* y! J% I
歼十是中国人的骄傲,或者说是中国国防骄傲的一个新起点。
$ w' b6 L% z+ B# n L% ]1 Y& O但真正值得骄傲的,是全民的高边疆意识、挑战精神和航空报国理想。8 t5 x8 n# _" o1 w9 s
投笔从戎不只是男人的追求。女人有权利也有能力在最尖端的战争领域里获得发言权。这不仅仅是男女平等的标志,也是尊重个体梦想的标志。4 J' m' p; U& Y5 i
这种梦想不会因为追梦者的牺牲而破灭,只会因为牺牲而更炽烈。: b# j7 c) L3 r$ `+ L
战斗机飞行员是高危职业,世界上任何一支强大空军,都不能仅靠飞机出厂数据、模拟飞行参数和飞行手册独步天下。! M7 |7 h. n+ m: T' I2 s* l2 o4 v( o3 Y
空军进步的阶梯之一,是飞机的残骸和飞行员的鲜血。
. w9 H& K5 ^$ A# X' ^3 y7 B3 W5 O我相信余旭在投考空军的那一天,就已经对苦痛和牺牲有了心理准备,即边塞诗人所谓“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x; T7 e5 r3 ?6 O4 j! k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以“马革裹尸”为荣,以“老死户牖”为耻。这是一种价值观,无论你是否喜欢,都要尊重。牺牲总归是沉痛的。在最美的年龄如流星般坠落,尤为沉痛。
4 k. b" a! ^ D) _! x) t我能感知她父母的大悲,也能如哀悼一个妹妹般哀悼她。我当然更愿意她飞完每一个架次,最终带着勋章完成军人使命,对自己的孩子指着天空说:那是妈妈飞翔过的美丽王国。
+ [- u8 ^& ?* M! V# h空难,无论民航还是空军,或因机械故障,或因操作失误,或因其他不可抗力。查明事故原因是军方责任,礼赞虎贲之花是我的选择。
$ c! K! g! ^4 Q) q2 J哀悼军人自有军礼,需鸣枪以送,军旗以荣,介胄以耀,无需哭天抢地。
6 o" \) K9 V) } A; {8 a. Q$ {我相信暗恋她的儿郎不在少数,羡慕她的女子不在少数,还有无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也能如她般九霄展翅。
, h+ s; F3 T7 H, \如此足以长歌当哭。她必将永志于中国空军史,也自当璀璨于万众记忆中!; i) w3 o0 ^8 h ]+ y. [1 [
[- X2 j9 a9 P: ?附录:专家谈余旭牺牲事故:目前猜测事故原因太草率
. `8 d* N# j# e# K( a5 P
: v5 J+ e% Y" X- {& u; b! U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余旭12日在训练中牺牲的消息,在网上引起极大惋惜,同时也出现一些对事故原因的猜测,如“八一表演队的歼-10战斗机性能不稳定”“女飞行员不适合进行特技飞行”等等。
/ Z+ r* c0 l; |; `$ R! Y相关专家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按照正常流程,这类事故的具体原因需要专门的调查组进行仔细勘查和分析后才能得出,现在仅根据网络上流传的只言片语就下结论,实在是太草率和对牺牲飞行员的不尊重。这些年来,“蓝天使”“雷鸟”“勇士”等国外著名飞行表演队也不乏训练中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 J/ E8 m. ~* |- |" q7 W' t, J中国航空专家王亚男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特技飞行表演被世界公认为是“在刀尖上跳舞”,即便是在日常训练中,这些飞行员都面临着极大风险。可以说,一般部队在训练时要利用科学方法规避风险,而特技飞行表演队则是主动去挑战风险。例如在珠海航展上,观众都为特技飞行中的“密集编队横滚”欢呼,编队越紧密,看起来就越精彩。但要知道,每一项让观众感官上非常刺激的特技飞行动作,它们的动作越好看,其中蕴涵的风险就越高。' i( ?. o& r/ v+ P6 l
对于女飞行员是否适合进行特技飞行的问题,王亚男解释说,从目前来看,国外特技飞行表演队中的确罕有女飞行员参与高强度的特技飞行。通常国外女飞行员主要承担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等二线驾驶任务,美国在这方面走得更远,已经有大批女战斗机飞行员投入到一线作战中,但在女飞行员参与特技飞行问题上,美国仍比较犹豫。不过这更多是由于美国空军中男性至上的传统导致的。毕竟各国的研究表明,从生理因素上看,并没有证据显示女飞行员不适合进行这样的特技飞行。
7 ~' P$ |3 a$ u6 ~王亚男表示,中国女飞行员参与特技飞行,是走了一条其他国家还没有成功走过的道路,从训练方法到科学数据积累都没有国外的成熟经验可以参考。从这个角度讲,余旭等特技女飞行员面临的风险的确更大,但她们的付出更有意义,更值得我们尊敬。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