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16 07: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有充分法律依据6 Z- v3 C, E/ T K/ j) T7 s
/ w- D' _- p4 t6 o
来源:法制日报作者:茹怡责任编辑:刘航 H Q4 H2 P2 R
2016-05-24 09:216
! L3 [: ^! g( @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势变更原则% l6 t* i7 W- T, {
/ m# x6 R' H8 V# K. P2 @0 T军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有充分法律依据
/ a/ [% B' C- m. T
7 Q/ E0 G& z- F+ z4 l) z■茹 怡
" y/ J+ }4 D8 \! I& u
, P0 U/ k1 Y( W% H+ [军队有偿服务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延续至今,确实曾为锻炼技术队伍、提高富余资源平时的使用效率、缓解标准经费不足起到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发展,一些单位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有偿服务上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已经冲击和干扰到正常的战备训练秩序,本末倒置,滋生腐败,严重损害了军队形象。当前,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果断停止有偿服务,这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让军队回归使命、聚焦军事核心能力建设的英明决策,是纯洁部队风气的有力抓手,对于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 P+ U8 |. @( F) r$ D6 N
3 U9 c# L% S/ y' r- F. g3 L然而,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涉及军地多方利益,面临诸多法律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军事单位与地方企业或个人签订的合同尚未到期,军事单位需要提前单方解除合同的问题。& `4 T7 U) ~7 n* y+ `
( M5 ~4 B2 h( l- m5 t s2 K
法谚有云:“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意指合同签订后,双方当事人都应完整而全面地遵守和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方能享受合同赋予的权利。我国合同法也明确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因此,一般而言,未经双方协商一致,或是没有法定解除合同情形出现,双方当事人都应遵守和履行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单方违反或解除合同,都需要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T, T; o: q" |0 U2 {. F1 _+ r
2 }7 r$ |3 g4 L- v' m1 M
正是基于对法律的正确认识,许多军事单位在贯彻中央军委决定和单方解除合同之间,感到推进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困难重重,底气不足。同时,许多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地方企业或个人,也都因为手中有合法的未到期合同而不愿积极配合。
! H% B, o9 h# j# E: c6 Z% H. W: G% s: w/ d3 s0 {
那么,为贯彻中央军委精神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军事单位单方提前解除合同真的于法无据吗?不。为了避免最严厉的公正转化为最大的不公正,法律在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和确立了情势变更原则。情势变更原则正是军事单位单方提前解除合同而不承担违约责任的法律依据。
+ B- h1 G( |( g$ X L
l2 U" W. a, p9 b1 t2 h8 Z# J! y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合同有效成立以后,订立合同时的“情势”——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反而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显失公平),此时,允许当事人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其目的在于适用诚信及公平原则,消除情势发生变更所带来的利益失衡后果,实现损益平衡。
. u3 m1 z; a) j5 x }, e- X7 r# S* }/ V4 w9 ~9 e- j& w+ n+ u
情势变更原则形成于十二三世纪,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被逐步认同并广泛适用,是国际民商事活动中解决因客观情况异常变动而造成合同履行困难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其中第26条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这一条款被认为是情势变更原则在我国的正式确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