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67|回复: 4

[评论园地] 【时评】135 媒体:安倍访问珍珠港 中国应该警惕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9 07: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媒体:安倍访问珍珠港 中国应该警惕什么
6 s* `3 @) p8 t0 n8 |0 W8 y% ?5 z  ~
- a) Q5 x- ^% x4 h" n* ~% c, @6 [3 [/ v' ?1 d% T" ^
       12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夏威夷珍珠港出席了系列纪念活动,共同悼念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死者。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一次典型的“外交秀”,但这场作秀的看点却不止在外交本身。
( N0 _1 }: A/ s
: E: d# D0 l; C" S8 W* _' g  各取所需& X% M+ M  x; n( s8 h# P8 W

! N  E' t$ Z5 T' w  关于安倍此次访问珍珠港的动机,本岛此前已有详细解读(点此阅读)。简而言之,在TPP面临终结、对俄领土交涉不利、美日同盟前景因特朗普上台而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等背景下,安倍需要这样的一次访问,既可显示外交成绩,提升国内支持率,为明年修宪等重大议题积累政治资源,又可强调美日同盟的团结与进展,“规范”特朗普执政后的美日同盟发展方向。. D1 k; ?, y+ Y% r4 j& F0 C

' S6 Z0 i2 C: `& e  当然,安倍也做了配套安排:在日本国内,安倍的核心支持者是保守派和倾向右翼的群体。这些人不会乐意看到日本首相在珍珠港鲜花的场景。因此,安倍反复强调自己此行是“悼念”而非“道歉”,避免伤及自己国内的政治基础。( m% i# U' @: `0 s

& w# ~* K, r2 d  此外,就在安倍在珍珠港鲜花后不久,其内阁复兴大臣今村雅弘于今天下午参拜**。在对美外交的关键时刻,一名阁僚不可能“不打招呼”就前往靖国。此举显然是安倍内阁的事先安排,其目的就在于对国内支持者展示立场,可以视为是一种平衡之举。
0 }' h  a8 Z$ P! y+ s9 R( p& O; M# }2 L5 t1 x7 \( m: L6 x
  而在美国一方,奥巴马在临近卸任之际考虑最多的无非是两件事,一是如何在最大程度上维护自己的政治遗产,一是在退休后能够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和活动空间。从前项而言,“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等都是奥巴马任内提出的战略或计划,可算是奥巴马在外交领域的重要“成绩”。
# B) e# I/ H9 }! ?% _- Z8 S0 O3 k7 _2 N# C$ t  ?" v4 I
  在此方面,奥巴马当然希望继任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这一政策,至少不要逆其道而行之。从后项而言,此次与安倍的“合作秀”(以及2016年5月的广岛之行),可以为奥巴马攒下不少今后与日本打交道的“人情”、“人脉”,这将成为奥巴马退休生活的重要国外资源。: ?" s5 `: n/ M- V$ _

& y' F/ U$ q3 i+ j8 t3 @  “历史和解”
% t. e; G2 E6 L# w- L  }
5 E) W" t- c0 N$ s1 n# Q7 |  美日是否能够实现“历史和解”,这是今天很多媒体解读的问题。
* ^5 H5 N' Z' t3 X( ]' X- K9 Z( }0 _1 d& D  u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看如何定义“历史和解”。如果将“历史和解”定义为让美国学界、政界、民众忘记那场战争,忘记日本曾经的侵略行为(这可能是安倍希望的“和解”),那么岛叔可以负责任地说:“不可能!”  B4 N0 U- Z, N4 x! q
1 u4 {0 M4 l/ W  a0 }( R9 u$ ^
  但是,如果将“历史和解”定义为:不因过去历史影响美日同盟的加强,不因过去历史影响美日联合应对今天国际事务。那么答案应该为“是”。但是,这样的“和解”并非始自今天,而是在战后不就即已实现。
1 G/ l7 {" B0 H$ N: c! x$ t* Z7 U' X. A: `" S) \7 N
  众所周知,在对外关系上,美国虽然经常高喊意识形态口号,但却时常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一旦有现实的利益需求,道义、原则等词就会被自然而然地束之高阁,历史问题更不会成为“问题”。
* O3 T" ^& v0 r5 G7 l; p( F$ P1 z, B0 g" U# l8 P
  回顾以往,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战争结束未过几年,美国就主动要求日本恢复军工生产,重建军事力量,以满足冷战需求。在战争期间**杀人武器的三菱重工等日本军工巨头们,在战后本已被肢解,却依靠美国的解禁和“朝鲜战争特需”(军火**)得以复活。此时,历史问题(其实也只是几年前的事儿)根本未成为问题。3 O9 H( H7 Y4 q, _  n

' d/ e; Z8 n) U0 v8 F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冷战加剧,美国多次要求日本增加军费(特朗普并非第一个要求日本增加军费的美国总统,甚至也不是第二个或第三个),扩充军力。当年反而是日本政界一直颇有抵触情绪,相当一批人希望走“重经济、轻军备”的“吉田路线”。为了这件事儿,美国在日本做了不少工作。1 q& y* |7 ]& ~! |( D6 Y
8 Z8 l2 W  e! j9 a; m- r. w
  在历史问题上,大家可以注意一个细节: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日本国内出现了大量正面描写战时军队的电影,如《啊!海军》、《啊!零战》等等。这些文化领域的动向,其背后即有美国和日本右翼的双重推手,其目的就在于为整个国家的再度武装营造舆论环境。此时,历史问题也同样不是问题。
! a4 y# N- m$ v* E7 Z- b7 f; Z3 {+ Z5 s% _0 O$ ~
  时光进入21世纪后,美国提出“重返亚太”等战略后,安倍晋三于2012年底再次执政。安倍的史观有问题,美国人当然很清楚。但是,正如上述时代一样,当存在现实需要时,美国并不会在意历史问题。更有意思的是,正是在这几年间,日本的文化界再次出现一股右翼保守逆流,近年来的《永远的零》、《山本五十六》等几部电影,又是将过去那个时代的日本军人描写为“爱国爱家”的典范。而《永远的零》的小说原著者百田尚树,正是安倍身边的“文化人”。
; A0 P" C9 A7 G% x* R3 O' V7 A$ p3 ?7 o9 n
  说到这里,大家都能明白:历史问题虽然存在,但并不影响美日之间的相互勾连。美日同盟是否要加强,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现实利益。
- E: Z- k3 @4 |: G' A1 `6 V/ C" C8 T7 ]. Q+ A
  警惕
, }! q0 |  M! ^- B1 J+ U+ ^4 r) H( @/ X9 X% R. g
  接下来,就是此次访问的最大看点,也是今天文章的重点,那就是美日的“下一步”会如何?# o: ^; k* @6 I6 Z: C
' F! r, |* t+ Z" t9 V3 ~2 p% ?
  最值得中国警惕的是,日本一向有“战略诱导”的思维习惯。为了强调美日同盟的重要性,特别是为了拖住美国的亚太存在,不排除日方主动做局,用具有挑衅性、冒险性的行动,故意刺激局势恶化,以对美方强调中国威胁和美日同盟意义,诱导或迫使美国投入更多资源于亚太地区。
, h6 V* w$ I7 d* l5 j. a2 W- }. m1 u. O' S& n5 u& U) |
  当前,美国同时面临欧洲、中东和亚太三个重要战略方向。特朗普上台后,必然要为三个方向确定优先次序。在此过程中,为了影响美方决策判断,不排除日方故意挑事的可能性。例如,近期日本飞机对中国空军正常远航训练所进行的干扰,以及安倍此次在珍珠港对美方大谈“中国航母”威胁等,都明显带有主动刺激局势的迹象。
, l7 n1 N7 k! W' x" `, l% ~- w1 ~6 [+ V  f& L6 @
  与此同时,安倍政府很可能在2017年推动修宪进程。从2015年新安保法通过的过程来看,要让日本国民接受修宪、“建军”等内容,安倍同样也需要**“适度紧张”的外部环境。- i6 f3 Q& H+ L3 U+ K& U8 A. A
  P" \: F4 U6 \3 w0 I
  而在美国一方,则可能会进一步给日本“松绑”,使其在地区承担更多的军事份额。实际上,这几年间,美国也就是这么做的。类似解禁集体自卫权这种大事,正是在美国的推动下完成的。
! [$ {. P& U  K4 @, g6 {
- E: Q; q, S3 Z2 A$ e  此后,不排除美国会在进攻性武器等方面对日放宽限制,进一步鼓动日本加强军力——正如历史上多次出现的那样。用中国的话说,这叫做“不给钱,但给政策”。如果按照美国对北约盟国的军费标准要求(占GDP2%),日本现有的军费还需要再翻一番。在此过程中,日本的对外军火采购增量,又可以养肥一批美国军火商——这倒是很符合特朗普的路子。
9 }) f6 y: @. l# i7 a" X1 Z+ D3 E$ u* L- A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应该怎么做?岛叔在此前文章中已经多次说过,最重要的还是“练内功”。我们必须加快自身建设,从心理和行动上做好应对一切变化的准备。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面对过多次美日同盟的调整加强,这并不是什么前所未见的困难。只要我们练好内功,理顺各条战线,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尽可“我自岿然不动”。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120 津贴 +78 收起 理由
老自嗨 -2 来啊
晖酒当歌 + 120 + 8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2-29 08: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倍访问珍珠港,没有向美国人民道歉,各国反映强烈。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还不错8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9 17: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值得中国警惕的是,日本一向有“战略诱导”的思维习惯。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还不错8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9 20: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周四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9 22: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老是想着引人注目啊,可恶的小鬼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