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13235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沈阳第二故乡 于 2017-4-22 22:16 编辑 % [' _9 x/ B/ @* m u) ?: x+ I; |
3 _" W4 V0 i/ P9 h% j$ w5 y8 v7 E 辟谷养生不是忍饥挨饿
( {' {3 ]3 D, q/ D
- F6 v% T5 ^5 \, [ 自古就是倡导限制食量,而非米水不进& S8 Y& q. [, F2 ^ R
2 |/ D7 E( i, K' P# q
7 F8 W; p0 p* f7 z# m F4 O2 e/ ?6 O$ J
1 @' \1 T: i# F/ z' M" { 辟谷又叫断谷、绝谷、却谷,字面意思是不食五谷。辟谷术起源于先秦,流行于晋唐,道教创立后,继承并发展了这种养生术。
" [" |% ]- ~6 A( b, ^* p S5 F8 Y. I- w/ J& ]7 `# ^% M1 B
传统的辟谷术主要有服气辟谷、服(符)水辟谷和服药(饵)辟谷三种类型。服气辟谷者相信人体可以从“气”中获取生命能量,不服食药就可维持生命活动;服水辟谷则是在服(符)水的同时配合存神、行气、握固、咽津、祝由(相当于“巫医”)、饮粥、服饵等养生术,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服药(饵)辟谷是服食坚果、辟谷丸等高营养、难消化的药物或食物以代替谷物,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是辟谷术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 _& U: z1 o$ v/ u' d+ l
* p7 Y+ R1 j, {6 a: E# F) ?1 p 辟谷养生现在依然流行,信奉它的人甚至将其视为“灵丹妙药”,于是一些极端的个例常见诸报端,他们或因辟谷造成机体水液代谢失调而晕厥,或在身染重病的情况下拒绝一切营养,导致病情加重。现代研究已证实,辟谷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促进
3 I" E" q6 c6 x, ~& O1 J; a4 s0 M- H7 J: u5 _- @$ T# n9 w2 T4 r; B
机体脂肪分解、有助毒素排出、净化血液、保护血管、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但有些养生机构或减肥机构以此为噱头,打着科学养生的幌子,诱导一些人进行不恰当的辟谷养生,甚至跑到深山老林里“忍饥挨饿”,以期延年益寿、防病治病、减肥降脂,结果弄得体质越发虚弱,甚至出现神志不清、血压下降、昏迷等,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 }" h+ _8 |: T3 p
; m6 N% C) a( L4 }1 b. ]: b) `* P 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术,辟谷不是绝食,更不是简单的挨饿,否则就背离了古人的辟谷养生原则,反而损害健康。古书记载的辟谷做法是避免或减少谷类、肉类等食物的摄取,这实际上是一种改善饮食结构的养生方法。科学的辟谷养生术应讲究荤素搭配、顺应自然、有宜有忌的饮食法则。一般来说,刚开始辟谷时宜采取逐步缩减食量的做法,为了避免过度饥饿,中间要吃一些流食。如果一段时间后不想辟谷了,可恢复正常饮食。辟谷养生的关键在于限制食量,而不建议“全辟”。体质壮实者可选择每周一天不进食,仅饮用水和蜂蜜,并辅以补充多种维生素;体质一般者可选择每周一天少进食,并配合服用少量高蛋白、高油脂类的食物或药品来取代日常五谷,以补养气血,如核桃、杏仁、栗子、大枣等。古人常用茯苓、黄精、天冬、白术、人参、蜂蜜等配制成丸或膏取代日常饮食;体质较弱者最好通过改变饮食结构、而非减少饮食摄入量的方法来养生。
% x5 E9 h9 C5 z4 W
' b0 W8 |1 }: J# T# ? 辟谷期间还要注意保持身心舒畅,不吸烟、不喝酒、不饮茶,吃东西要细嚼慢咽,饮水要少量频次,不要食用坚硬、辛辣食物,最好是有专业的老师或者医师指导,而不要独自盲目练习,更不可急于禁食。
. S5 j2 [) h! t `# }: _. @5 I' [! v0 d* E! k3 g$ W' x0 X5 `* {
" p; S4 f1 S T6 {8 U
6 j% M8 o/ E! s; S5 B. k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