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61|回复: 16

[幸福驿站] 【暖新闻】大山里的特殊课堂:12位班主任和1名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31 08: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360截图20170531080256730.jpg $ y4 R7 B" m; @' ?( K) j
360截图20170531080310447.jpg
9 g% J+ h, P5 U; f' R7 p
            她是一个13岁的残疾孩子,名叫汪凌莹,和别的孩子不同的是,她有12个班主任。
  ]* e& Z. z4 G! Q& A' _" D0 l. f, u# H, {- u# `
       从2014年9月1日开始,12个班主任给她上了快3年课了。3年里,老师们每周都会到这个学生家中去,然后,阁楼、卧室、院子,都成了课堂……每次给她上课,她的班主任就得跑8.5公里山路,这样算下来,浙江淳安双源完小的老师们已经跑了1000公里。他们带着特殊的讲义、书本和尺子,风雨无阻……
, T7 u- F. o7 ?" l) @1 q" h4 k( }
' `, P1 `' |/ ?4 _9 Q       端午前夕,记者走近了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们。最新的消息是,汪凌莹刚在杭州的医院接受腿部手术。近日就要出院,之后她可能会进行第二次手术。0 a4 G5 ^4 V' J  ?( v/ y* x0 Z

' p& ~* o: O7 s; W. ^       眼前的一切让汪凌莹的父母分外感动,朴实的他们说不出动人的辞藻,只是不停地说着谢谢医生、谢谢老师,谢谢所有帮助他们的人们,让他们“一家人有了希望”。
2 D$ F, h* U  ?1 |# d; q- N. C5 P4 ^
       他抱着女儿和老婆进了校长室
0 j! |  _& F, @0 s7 A  N& t
% B2 T+ q6 E* @$ L" y$ ~' w) M* \       恳求让孩子读书
- v. h$ P/ ?, z, v, d
/ [: N3 u9 ]! E0 f5 }) |       3年后的今天,杭州淳安双源完小校长蒋有兵仍忘不了那双牢牢盯着他的大眼睛,更忘不了那句近乎哀告的请求。
3 w4 o/ N& K6 R% u+ v9 Y! x- l# O1 m
5 N& F8 ~2 n8 }9 |" M1 y       时间拨回到2014年8月31日。蒋有兵那天很忙,他接到调令,刚从淳安界首中心小学来到浪川乡双源完小,当时学校有六个年级,84个孩子,17个老师。这所完小是浙江最西部的小学之一,继续西行不再有学校,山脊另一侧是安徽歙县石门。" d5 v$ F/ k+ G4 u4 V

: O* b2 G1 B- [% R& {3 J. Y       “敲”门声响起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办公。一个中年男子用后背顶了顶门,怀里抱着一个羸弱的孩子。蒋有兵正想开口询问,中年男子把孩子放在木质沙发上,抱歉地看了校长一下,很快下了二楼。
; P- Z: |! z$ \0 v, E
' J% w5 u( e( B: W  x       男人又上来,这一次,他抱着另一个女子,30多岁。男子弯背站在一旁,汗水、雨水沾在脸上——先抱进来的是他女儿,10岁,不能走不能站;后抱上来的是他的妻子,腿部明显变形。$ k" f& `8 M# M9 a2 d" \0 R
6 q- r* I1 A% i& g7 x
       汪凌莹一家三口,就这么“站”在了蒋有兵面前。" q# r6 W$ h* p1 D) A  L& a2 \

% N! m, v& k3 S7 i( V7 |7 d       “父母带着孩子来报名,其中两人需要他人照顾。”回忆起这些,蒋有兵的语调有点低沉,自2006年从教后,他没见这样的家庭。“小孩子要读书,但困难怎么克服?”9 `! S6 H2 O9 r

5 `' {* v+ f# U. _       他一边招呼对方坐下来,一边快速“盘算”——学校腾一个单间出来安排这一家人住,可以省去接送的麻烦;免除全部费用可以减轻这家人的负担;联动班里的老师和学生帮忙,既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团结又能快速补课……- V* J0 `1 X. R8 i: }3 `

5 M- E/ \2 D0 D  a0 g+ H  a$ J       所有老师轮流送教/ _& M4 G# I3 p! U: G' E. g' T

. O! U$ g% o# A" T2 S8 a+ Q; V/ e0 o       3年6个学期风雨无阻+ \  T) }+ v3 Z' @/ R" C

) e" G' L0 q# g8 f! N" c  `       最后学校安排汪凌莹插班上学,但孩子只上了一天学。' [) u8 [% e. `, t+ C" b

: B9 ^/ K& Z( j$ _) ~' P        “生活上没法解决,孩子上一次厕所要几个老师一起帮忙。学校不得不‘劝退’。”可是要送走汪凌莹的时候,小姑娘试图伸手牵他的衣服,“校长,求求你让我读书吧,不读书,我爸妈老了就没人养他们了。”
6 p* H# A& d: ?
+ d% P: F8 V; U; ^2 r! {       蒋有兵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7 W& r& k. d" l1 Q' ^
) a1 m% G, ~* m, G4 s. o4 M       当年9月4日,蒋有兵组织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他提议:所有老师轮流送教上门,每周半天。3 _: K- t% Z. A3 k: t# g9 g9 ]9 ?  [

6 D7 U. Z) j7 w8 Q+ p) x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孩子失学。”让人欣慰的是,所有在编老师都表示支持。
. D& ]; G' K' f, P9 Z. T" `% }  ?
( ^4 T' l3 s& ?       3年6个学期将要结束,老师们风雨无阻——原先学校有84个孩子,现在还有6个班级66个学生;最多的时候有17个老师,三个退休两个调离后现在剩下12个。
! [2 U% X$ Z* [4 p0 e  o$ c2 j' U' Z4 {6 b2 a1 }" c
       这12个老师包括了蒋有兵,他们都兼着汪凌莹的课,他们也都是汪凌莹的班主任。4 K4 U" w" L( ~3 w! ]; Q

' d+ _( v3 J+ \' l       定制手绘课本
: \. ]5 p& G4 D% j$ K- o0 C* U" ~; F" u- r. l, e4 \5 w
       教着山里的这个特殊学生
, l3 V4 e( \: ~" _3 L* q8 m& P# z- t3 m
       对凌莹的教学没有教纲,不讲进度,不论难度,老师们特意安排的课程其实都和汪凌莹今后的生活有关。8 }; t. Y4 p9 j
$ A, [. ^. _0 z$ j! r) L7 I
       王彩君25岁,是汪凌莹的语文老师,是个活泼的本地姑娘。
% Y$ J8 T, e) g
; d* G1 d0 I& D       “拼音、识字,都是最基本的。”她给凌莹准备了单独的课本:课文被她抄在A3大小的纸上,一页页翻来,可以看出了这个年轻老师的用心。“没有什么可以借鉴,她要看得清,她要喜欢学。”她说,因为病情,汪凌莹的视力已经十分糟糕,书本上的4号字根本看不清。
3 ~- K/ O) g0 U; C- x
0 X$ ]& H6 i& I5 d1 M- V       3年里,老师们一共给汪凌莹“编”了多少页课本?没人可以准确回答,但如果把这些A3纸装订成册,它一定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小学课本。0 e" p  ?2 ^  E9 g( z
  P3 o% |; }# `  H
       凌莹现在学会了1000以内的加减法;识字100多个,根据拼音,她已经能读完故事书。她的爸妈很开心——家里终于有人识字。当然,爸妈心里更加清楚,女儿的学习和很多老师有关——
8 [: J; u8 y7 |7 s- Y; y' m0 w' ?7 O6 j5 ?8 X( R. x; J
       第一次握笔,陪在身边的是唐晓莉老师,当时还怀着8个月身孕;教凌莹第一次写名字的是王苏妹老师;孩子学会的第一首歌是“闪烁的小星”,是59岁的毛泽思老师教的;第一条红领巾,是蒋有兵校长为她戴的……+ j9 q. P. [8 {1 {& C7 n5 C( d+ `

9 N- C4 e) n# K6 r       近3年里,12位老师在接力,“送教记录本”上清晰地记录着每一位老师的教程和评语,还有老师们的希望。比如“会读拼音”,比如“会测量长短”,比如“进步很大”……为了这个山里的孩子,老师们用脚走了1000多公里山路,用手编了数不清的教材。
- h1 G% r0 c; X  D6 U
' N7 D' l8 s' [" a       今年5月初,女孩去杭州的医院接受腿部手术。省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为汪凌莹做了检查,她的病情被确诊为脆骨病——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成骨能力差并伴随身体反复骨折、骨头畸形等多种并发症。5月3日医院给她做了小腿畸形矫正手术,前后8个小时,医生认为“手术非常顺利”。之后可能要根据她骨骼的生长和恢复情况,进行第二次手术。8 z! R2 b7 {4 v; ?

8 f& B( ^" i" O0 i  b" j        端午节,学校放假了,老师们还在忙。大山的夏夜依然凉,他们备课,巡查校园,还要特别注意36个留守孩子的内心。过几天有一个杭州企业要来**帮助,但老师们只接受了两种:给图书馆添部分新书;组织学生们去镇上吃一顿肯德基……
  r9 a% r( f, K, {
: M" i$ J5 |, e; I  ?0 {       “三尺讲台,有老师才有意义;方方教室,有孩子才有希望。”蒋有兵说,无论多困难,都不能忽略了孩子;即使教室再小,也不能拒绝想读书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j  Q  V7 g' a, W# J6 T
8 r: d: K: g- D) _8 g6 k! ]
       点赞,给淳安大山里的老师,给好学的凌莹,也给这个特殊的“轮椅课堂”。

/ c, q5 }5 E( K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100 津贴 +70 收起 理由
沉鱼 + 3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狼行千里123 + 3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北极村长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文士贝 + 40

查看全部评分

 成长值: 18505

发表于 2017-5-31 08: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太暖心了 , \- \% O0 w& L2 d1 c
感谢朋友分享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三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5-31 10:57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1 08: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到眼圈泛红的故事,看完这则故事心中有着太多的感慨与感动,这社会上还有那么多可怜的孩子,他们迫切上学来改变家庭状况,更令人欣慰地是,我们的社会上拥有着那么多的好心人,让可怜的孩子的读书梦一直在延续,一直在温暖,这是最难得的。
: p, Y9 A( A+ Y( ~- T) m  一个孩子如果不学习,真的没有什么出路,尤其是贫困家的孩子,更困难的是有残疾的孩子,这困难就更大,故事中的汪凌莹就是这样一名不幸的学生,幸运的是她有13名班主任,这些年没有间断对她的补习与上课,让孩子在学习中得收获人生进步的阶梯,更收获对社会温暖的感受,更让大家在帮助她的同时感受**出的欣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三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5-31 10:56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50 津贴 +26 收起 理由
沉鱼 + 50 + 20 真情互动奖!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1 09: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称道和颂扬啊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三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5-31 10:56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1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校长,求求你让我读书吧,不读书,我爸妈老了就没人养他们了。”一句话让人眼圈泛红,也让老师们轮流成了这个女孩的班主任。。。点赞,给淳安大山里的老师,给好学的凌莹,也给这个特殊的“轮椅课堂”。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三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5-31 14:52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0855

发表于 2017-5-31 14: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人了啊……给这样的好老师点赞!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三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5-31 14:52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31 17: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1 19: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尺讲台,有老师才有意义;方方教室,有孩子才有希望。”
, p7 K/ G. O' }4 j点赞,给淳安大山里的老师,给好学的凌莹,也给这个特殊的“轮椅课堂”。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三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5-31 19:42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30 津贴 +26 收起 理由
沉鱼 + 30 + 20 真情互动奖!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1 20: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尺讲台,有老师才有意义;方方教室,有孩子才有希望。”蒋有兵说,无论多困难,都不能忽略了孩子;即使教室再小,也不能拒绝想读书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4 R+ f- z! t
多么感人的行动呀,这我们中华大地上有这么一群心系国家的教育事业,一切为孩子着想的人民老师不怕车家不强大,希望这样的好老师能多点,再多点,再再多点…………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三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7-5-31 21:44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30 津贴 +26 收起 理由
沉鱼 + 30 + 20 真情互动奖!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