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多个领域存在的一个特色,也是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如城乡“二元”将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待遇等方面加以区分,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F- y7 C3 j: s9 G2 K
% o- [' i/ r4 m' c; e* S随着国家快速发展,“二元”结构已经成为制约社会进步的体制性障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打破二元结构是发展趋势,也是社会公平的体现。1 h( C3 M% o. X: D: B) |; W
) i$ K8 t6 T. Q% \2 l3 ]
近年来,一些领域的“二元”体制逐渐迈开了破除的步伐。笔者从事律师工作,在较为熟悉的法律服务领域,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经历了同命不同价、同一事故中同命同价、城乡命价全面去差异化的渐近过程。
) z& L- W, v! _6 g3 \4 M
- J y8 U0 y% {5 e' [再比如前些年开始全面推行公务员、事业单位缴社保,即是公职人员与普通劳动者去“二元”“促公平”的改革举措。+ |3 A7 h- u2 P9 n5 `# P
% {# W" c5 O9 c+ M+ s4 F' U* D% G7 ?- K4 o5 |- a
我国的退役军人安置一直以来施行的是官兵有别的“二元”结构。% m" k4 B) ^' D% e
# T; K! ]( `" L
现行的退役军人安置制度起源于建国初期,历经十年挫折,在1984年《兵役法》实施后得到逐步规范和完善。
/ o" h& I2 X. j, b; y
b& l. m; ]% W. w* s& \# S& n目前,士兵安置的具体实施依据为《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其由1987年12月12日国务院**的《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1999年12月1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合并演化而来。
, P* s5 ^/ H: G: ~- m, M
) M, T" q9 F2 H+ e+ K7 O即实现了义务兵和士官安置的同一化,也事实上进一步提高了士兵退役安置门槛。城镇义务兵不再一律安置工作,士官排工作由10年提高为12年。
: _2 `, _) V/ F $ M! o5 H# H1 ~& V- w. h7 V9 ]
军官安置的具体实施依据为2001年颁布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相比197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的国发[1975]129号《关于军队干部退出现役暂行办法》更加全面具体,并对军官退役安置作出了全新的探索,特别是首次提出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减轻政府安置压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Z; j l% v4 n" X+ K; d, R+ Q
4 ?, l% R7 \8 o, N同时,官兵有别的安置还体现在责任部门的不同,退役士兵由民政部门负责安置,转业军官则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安置。
: _$ T; R" g; l `! P/ h& T
: N) _& a. W6 [在安置岗位或身份上,转业干部通常具有公务员或事业编干部身份,而士兵安置则由志愿兵时期的全民所有制身份逐渐过渡为劳动合同制,安置到政府机关有条件的地方可能会成为事业编工勤人员,但事实上退役士兵安置法规对编制与身份并无明确规定。
8 |: B! J$ F. F) R( a6 C
3 r# i" Y$ _; [4 C. `干部与士兵安置有着本质的不同,有历史的原因,也符合我国兵员结构、兵役制度等实际国情。
5 T- F4 U9 C M4 L% S; H t5 v0 v4 N3 z- J4 L% ^" T5 q
( U" A! l% z. E) r/ \( @5 }; B1 R: u" o2018年4月1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意味着退役军人安置由过去的人事组织与民政分治,而统一为由退役军人事务机关管理。
; |. O1 n: d% }- V ^* S! K ; `4 a$ F2 @, f7 e' a- p
各级退役军人事务机关成立后,在基层县市,团以下干部与士兵的安置工作基本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由同一波组织者组织实施,通常是前一波是干部,后一波是士兵。
8 w* K- x5 }7 k: M; [
& M, v" F3 [; s; T0 w8 G2019年,《退役军人保障法》列入立法计划,退役军人事务部孙绍骋表示《退役军人安置条例》也在抓紧制定当中。
! q) g/ @9 t! R1 R5 t5 n
' a) z( T1 d* h7 j7 q3 [这意味着军队干部和士兵退役安置,将适用同一法和同一条例。4 G3 L K6 @0 h+ w1 Y
: ]+ P8 a% B& V9 `按照现行的军人退役制度,无论干部和士兵,均适用复员、转业、退休,2011年制定**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明确了“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四种士兵退役安置方式。" _6 H$ n8 [" C9 ~5 r" M4 H
: K! R# o$ K/ u8 V5 R6 S
2020年两会正值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退役军人就业保障”“完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制度”,意味着军改特别是军官职业化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责任将重点在就业保障和优抚安置两个方面进行配套化改革。$ V, \0 n, r; R/ f
3 z2 ~5 V k# r" W3 u
% b2 g$ ~: A4 K: Q& |2 A4 ~) ]结合近期多个渠道频频适放“逐月制”改革的信号,并传言将符合一定条件的中高级士官纳入“逐月”范围。1 z3 h# [# t1 {) u
4 e# X5 s1 d4 f! S }" e" G如果把“逐月”看作“自主择业”模式的改良版,那么意味着干部和士兵退役制度不仅有了“退役军人事务部”一家主管的组织基础,《退役军人保障法》和《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则是制度基础。- ^1 N# g7 e3 J. T" N+ o( L
" W' z1 n+ t( l' `干部和士兵在退出方式上也将实现“自主就业、安排工作和逐月、退休、供养”的全面对接。
- M# V. s b# U ! M$ J! d2 m' v2 U" Z
按照有关机构和人士推测的方案,干部士兵退出现役可能将统一实施以下几种模式:
! M% m. V3 F0 s4 c6 j / ]" F; Z$ [) n2 L
自主就业:义务兵、服役不满15年的干部和士官退出现役的,由人民政府扶持就业,部队发给一次性退役金,一次性退役金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
1 b. G! Z/ V0 t* L; W1 n+ g 0 ^. R$ f3 Z" @1 l1 G. P( i. H
安排工作和逐月:服役满15年的干部和士官,按照政府部门统一下达的安置计划安排工作,未能列入安排工作范围的退出现役后逐月领取退役金,同时可享受人民政府扶持就业相关政策。
/ J2 F/ T% q! ~8 S. d/ u( x" r " a5 `. N& N8 S5 X% w$ b
退休和供养:按照军队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的整体设计进行调整,但满55岁或30年退休的门槛基本不会变化。) m) h3 P9 h5 M0 |/ F+ E9 C
$ n0 G4 C, F& P B5 E( ^* h9 w+ i% N+ C" H! t
目前,争论和热议较多的是服役不满15年的干部退出现役不再安排工作,这是否意味着干部转业政策或待遇下降,容易引起年轻军官加速逃离?
. X) r* j R* D2 \4 f 3 r/ f2 M$ x1 i7 X6 }
另外,如士官满15年即能享受类似自主择业的“逐月”待遇,是否也会同时降低干部身份的吸引力,不如相对轻松的任士官更舒心? }; B# O K4 G3 I3 {
7 F! @. [2 H" C- p7 e8 v
有观点认为,按照增量改革减小阻力、降低不稳定因素的的思路,实现军官职业化后干部待遇将大幅提升,干部的成长路径和发展目标与士官差异显著。
# ~6 U# B: `. d4 [) @5 o7 X " g/ g3 m _0 [& |4 m$ x t
设立一定门槛淘汰部分不适宜在部队长远发展或不热爱军人职业的年轻军官,有利于留下来的军官以军人为终身职业,更好的安心本职,思训谋战,实现人才强军,全面提高部队打赢能力。
% ]$ C$ A1 k. S: d" T: i ' ~* p x- _9 j" a8 y
同时,继2011年之后再次提高军人退役安排工作门槛,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形势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需求,减轻地方政府安置压力。
: V& |' x1 W5 Y: D: {
. d1 @+ g0 Z7 i% p: V2 A. e$ {当然,军人退役安置制度改革是一项顶层设计下的体系性安排,在逐月退役金标准、安排工作条件程序、优抚待遇落实等方面皆需要以法规的形式进行系统设计,以最大程度发挥激励作用,具体情况尚需等相关法规**后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评估。
+ G" i Q4 q; k& C, K # ? Y7 V+ u1 Q7 O3 F1 K9 M5 A; F
以上仅为个人分析,不代表改革方案. N0 ^8 P) Y% V6 |! C5 z$ H0 [- x
引自军派!!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