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中“治安管理处罚即可取消和降低待遇的条款”问题。
5 S" H" d4 ]: w) y0 h3 F) `: c1 r- E B+ Q& X$ R; e# s2 N
国转联【2014】8号关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惩戒的有关规定我们坚决拥护。其规定是: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或者被判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刑罚执行完毕后不再享受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待遇。除此情形以外,其他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刑满释放后,可享受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待遇,但根据罪行的轻重和服刑期间的表现,按照降低一至两职重新核定退役金和各项生活待遇标准。职级待遇的重新确定,同省级军转部门**,并报国务院军队转业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备案。国家早已做了明确的规定。
: W! O5 r+ ?' E. @4 z5 n
0 \& ^" `0 k3 M 而据称“草案”中赫然增加了“治安处罚取消或者降低待遇”条款。2 x( S" Z) u: ?# Z* J
0 u7 q. l7 c- m$ C% h
第一,请问依据是什么?是《宪法》的规定?还是参照了《公务员法》或者是参照的是《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G& Q$ i1 Q, w6 @
% k% r9 c# u6 o& s8 |
第二,轻重如何界定?3名退役军人一起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正常反映诉求工作人员就报警,这算不算治安处罚,这轻重又如何界定?难道我戎马半生军旅换来的退役金就毁于这样的“治安处罚”吗?非要一棍子打死吗?
' u6 _3 h* P1 f: f( L( M% Z& S! J/ m8 k- _" D+ l' m
第三,请问,身为公务员和公职人员的退役军人是执行《公务员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还是执行《退役军人保障法》?如果不执行《退役军人保障法》,对其他身份的退役军人岂不是选择性的执行《退役军人保障法》?这是否公平?若照此规定,受选择性的执行《保障法》的退役军人、特别是自主择业人,岂不成了社会的另类、异类了?他们几乎没有生存空间了!他们不能随便出门,出门不能吵架,任何时候都必须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治安处罚”,更不用说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了?这法理在哪里?处于什么目的?细思极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