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7-5 02: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征 于 2021-7-5 02:39 编辑 9 t9 i6 ~7 J. j2 F) b% Q
% A) z& x. J% T. I1 U7 B# F0 M
' J% }0 Z6 |* |/ X# v
& x' {3 G7 y( S( `. y& @& Z
: v( W3 ^9 G! o) W2 r8 o 这个理解是正确的。考察工作会严格依据国家公务员管理部门的规定来甄别,具体录用地区和单位凭感觉放宽和收紧标准的情况很少---没有人会愿意凭感觉而不是凭依据,去惹浪费时间、影响权威且损人不利已的纠纷。
Z/ v0 U4 r- V2 K* | 事业单位的人员录用考察,目前没有国家和省级的标准,但凡社考,其简章中都会有参照公务员考察规定的表述。
3 j' n1 a5 |, y& u t3 i 国企确很难说。因为它是自主用人,进人的标准五花八门。说低,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也可以以“扶持就业”的名义录用和使用。说高,企业老总的脑袋想怎么高,也会有多高。重在个人对于企业的价值。一度时期,企业、包括事业单位对于引进的人才,甚至在地方政策层面都有不管对方单位放与不放,都“另建档案”一说。如此,因“流动”导致的处分,企业会否在乎,实是两可。当然,部队与地方单位,目前在相当多的企业人员观念里,还是有区别的。只是在锣鼓喧天的“职业化”声音下,地方单位的观念会否出现逆转,有待观察。
( L- ]# ]: i( B- ]5 K" `1 L! M 行笔至此,忽有心痛。一项有着鲜明崇高特征的事业,在片面职业化的退役讨论中,被自降并被视同为与科教文卫研、商贸制造业平行的一种行业。既是平行的行业,当然有平行行业间通行的规则和惯例。如此,伟大而崇高的制高点,还有多少立论的基础?!
* p0 t; b* N8 L
t3 G/ u# _) G& {9 O6 U
q1 x u9 u* ]4 `# {' o
+ Y, P2 {: y6 c" [0 }* x) D; F! M- c
- W+ [0 ^8 ?* M) f$ T
" {/ Z/ i/ `. H 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