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8-16 18: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征 于 2021-8-16 18:51 编辑
, V; i- v& I& {
* r: k1 u9 `* C
+ ^$ n4 i$ _# `4 w" p" e% p& P& T9 ]: c4 ?
这是标准的打嘴帐了。
; i3 a2 h% `' E1 P 客观地讲,地方完成初级兵源素质的培养,是能够承担的。这么去做,也无不可。: E, D a: J2 L' ]( u! v& `, l2 B; R
但在退役这一块, 所谓因人因事制宜。不客气地讲,地方谁有那么大的本事,完成这些退役人员的组织工作?!
C/ Z/ F/ ]3 f0 O6 u5 R; w 前有借鉴,地方老百姓这一块,人社、教育部门已很头疼(也许部委的老爷们,看着指标感觉很好!);退役士兵这一块,民政和退役部门想必是更加头疼又头疼的。都散了鸭子了,你怎么去组织去啊。差听的话不说了,以免有些人敏感。
5 [8 w W1 a7 f6 s3 z# b0 u& M 军官这一块,同样如此。这已经是实践所证明了的!. K F( _) z+ j- ~0 O: X5 e
更为重要的是,开发前移,是平顺解决能力衔接、素质认同、渠道畅通的重要措施!是有效解决矛盾的东西。不是你的我的,这些逻辑性的推演。系统整体功能与目标的推进,是各层次各要素的共同责任。效果是第一位的。1 a& X: d% E, l; t3 o" v
坦率地讲,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军地各部门的责任,“安置”这个词,很多的时候使用的并不完整,也不确切,它只指出了人员流转上的很表面的东西。某种程度上,它隐含着“包袱”立场大于”资源“立场的语境。这就容易把人力资源的开发使用这一核心的东西,忽略掉。必须要把开发性退役提上议事日程。
! {7 Y2 ~1 t$ m; L* E 架着斗气的姿态,用责任的争论,去掩盖实际的措施,这是军地一些人的坏毛病。, e9 r1 _" i$ J
6 {) K( b/ Q6 d4 z5 b Q
0 x/ r! S' g/ J! f
0 ?$ Q0 V4 k# L- Q$ ~! 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