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4-6 12: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巍巍青山埋忠骨,热血忠魂励青春。清明节前夕,南京政治学院“英烈子女班”91名青年学员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烈士遗志,投身强军实践”教育活动。 e8 s4 f% n8 m3 i; B
6 G; A$ w! x3 u% b, L& h7 I2 V3 J开办“英烈子女班”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怀重视军队英烈子女成长的系列举措之一。自2013年9月开班以来,南京政治学院“英烈子女班”已招收3批共91名学员,他们中既有烈士、因公牺牲人员的子女,也有被授予荣誉称号或荣立战时一等功人员的子女,其中74人的父亲或母亲为国捐躯。% f' k" P! o+ t+ \- l
1 ]- n6 H4 }' P+ v7 @. @& f他们是英雄的后代,是红色基因的传人。3年来,在组织的培养和关怀下,“英烈子女班”学员的思想、学业和军事素质进步明显——91名学员全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20余人次受到嘉奖。& f# \, D1 V) ]
2 P. O$ V& l8 u& L3 l; _& F+ T爱党爱军是红色传人的生命坐标
$ b, V. j5 P/ E+ k7 P _( b& w) |% t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英烈子女班”柯尔克孜族女学员库都孜·库尔班的MP3里,收藏着这首奶奶深情吟唱的歌曲,库都孜·库尔班动情地告诉记者:“76岁的奶奶虽然不会说汉语,但我却是听奶奶唱着这首歌长大的。”' v1 I5 ^2 T- R: N
2 ?$ u: \6 Z& G3 T/ V" L3 }
库都孜·库尔班的父亲18岁入伍,在部队培养下考上了军校,毕业后成为一名长期战斗在反恐维稳一线的军官,曾被授予“边疆卫士”荣誉称号,并获得二级英雄模范勋章。6 U H' q. U8 E9 ^
5 z7 E2 E6 @0 C1 x8 F' Z
“党的阳光照我家,我爱党就和爱自己的家一样!”库都孜·库尔班告诉记者,她姐姐4岁那年突患疾病,胸骨严重凹陷,情况十分危险,做手术急需一大笔费用。就在全家濒临绝望时,党和军队伸出援手——父亲所在部队不仅捐助手术费,还邀请专家为库都孜·库尔班姐姐主刀;党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使她和姐姐能到内地中学的“新疆班”就学。+ L% Z7 V, P6 p# z! v$ [1 X" s
+ W- f$ q* M! h; L“从军报国,我要用行动报党恩。”去年8月,原本收到某地方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库都孜·库尔班毅然选择了军校。库都孜·库尔班所在学员队队长杨建平告诉记者,入学以来,库都孜·库尔班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仅被评为“优秀团员”,还向党组织递交了两份入党申请书。如今,熟练掌握汉语、英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5种语言的她,正下功夫研究党的民族政策,争取毕业后为促进民族团结作贡献。# a" Q- W. g0 H" s
3 G3 J# n& [5 e) @一次次人生抉择、一种种无私担当、一个个平凡故事……展现出“英烈子女班”学员对党的坚定信仰,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采访中记者时刻感到,英雄的精神火种在学员心田点燃,红色血脉在青年军人的胸膛中延续。# _. H4 k8 f0 x- ?1 r0 o1 Q
z8 } V/ U) F
——学员朱锐的父亲朱桂全是海军一级军士长,获得“爱舰精武模范士官”荣誉称号,报考军校前体重超重的他刻苦训练体能,将体重从110公斤降至85公斤,最终顺利跨入军校大门。
4 A4 B& p* D" a: q5 C" y
- `" P1 ? N: W' g' e7 C- z c8 Y——维吾尔族学员买尔旦江·买买提的父亲是一名常年坚守生命禁区的边防军人。今年寒假期间,立志毕业后赴边远艰苦地区服役的买尔旦江·买买提主动来到驻地海拔5542米高的边防连队,和战士一起站哨巡逻。
0 O) |8 A! D4 n |3 V: H“英烈子女班”女学员赵晋的父亲赵世民生前曾荣获“献身基层的模范指导员”“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等荣誉称号。在弥留之际,赵世民用颤抖的手在日记中写下人生夙愿:“女儿要是我的兵就好了。”
# t! s1 i" o) D$ _1 t) l, l
* ~9 \1 O7 ^ |# p& Q“爸爸,你的日记,由我来续写!”去年底,学院举办“四会”政治教员实践竞赛,赵晋第一时间报名参赛,一举夺得冠军。继承弘扬父辈们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增强了英烈后代们精武强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同学眼里,赵晋几乎把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全部用到了学习上——3 |; f2 S8 l- J0 r U
* Y0 @! ?0 I% A! ]( {中午休息时间“加油充电”,晚上熄灯后加班加点读书……入学以来,赵晋的学习成绩在同年级学员中名列第一,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学员”,作为文科专业女生,她竟然还获得全军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6 M9 ~1 ]) i& e7 [* O9 T- {2 d. W3 }( W: l T/ r1 ]
“军人就是要敢于争先,成为利刃上的刀尖!”父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话,成为女学员孙瑜阳恪守的“军旅座右铭”——在学院组织的军事技能比武中,她一口气报了100米跑、400米跑、4×100米接力跑多个项目,并一举夺得其中两个项目的金牌,同时打破两项学院纪录。! N4 r2 E& R6 W6 }- z. c; s
& h1 }5 { ~, x" P h0 m高高的个子、壮实的身体、炯炯有神的双眼……从学员骆腾的身上,记者仿佛能看到他父亲英武的身姿——他的父亲在参加边境自卫作战时,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出入前沿阵地,手工排雷600多枚,开辟通道1200多米,荣立战时一等功。1986年6月9日,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身负重伤,双目失明。
+ L; y7 _& W7 B" b
+ }5 |! f" i" K* p& I. ?% `“穿上军装后,我越来越读懂了你、理解了你!”骆腾在思想汇报中深有感触地这样写到,“坚决发扬父辈坚贞不屈的战斗意志、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前不久,正在进行战斗体能训练的骆腾饱受慢性胃炎困扰,为减轻腹部疼痛,他把武装带扎得紧了再紧,训练间隙匆匆吃两粒止疼药便返回训练场……学员队领导告诉记者:骆腾军体课目成绩非常拔尖,作为训练骨干他还带领“体能补强组”帮助战友提高体能。3 r4 S5 H+ V, q
' [& X8 t, H" W$ D" T: R+ B
“爸爸,在你一辈子都不愿离开的军营,我要用行动向你看齐!”这是女学员王雨晨在日记本中写下的心语心愿。在她的记忆里,父亲直到牺牲前几天仍然每天加班到深夜……在学员队组织的“沿着父辈的足迹奋力前行”主题演讲活动中,王雨晨真情流露:“要对照爸爸的影子描绘军人的‘好样子’。”去年期末考试前夕,为提高文化课程成绩,她每天裹着大衣、手捧热水袋学习到深夜;为提高体能训练成绩,她主动加大训练强度,400米的操场别人跑5圈,她坚持跑10圈……新学期开学,她获得一张各课目平均分数94分的漂亮成绩单。5 ] U7 e$ k3 i
为国为民是军营赤子的精神底色 ?6 i+ i+ ?9 `) r) l
! t# w4 \) h. M6 t" Z" X1996年8月20日,西藏林芝军分区汽车队队长李时云接到上级命令——前往墨脱运送救灾物资。这位参加过边境自卫作战的老兵当时发着高烧,但他默默把开好的病假条装进衣兜。) J5 p* a4 q% L$ }2 C" y0 `% X
2 [7 k& f7 A3 o* X. r4 ^/ z5 |# A
17时30分,车队行驶到一个险要弯道处,李时云指挥前面6辆卡车安全通过。由于公路年久失修,当他驾驶的车辆通过弯道时路基突然坍塌。危难时刻,李时云奋力将身旁战友推出驾驶室,自己和卡车一起摔下140余米高的悬崖……女学员李洋每次忆起父亲英勇牺牲时的场景,总是追思无限,泪雨滂沱。
' ~. G2 b' O1 p2 O0 u2 k7 `9 H6 Z8 J# V8 {4 v6 E; V
“学先辈品格做英雄传人,这是历史的重托,也是时代的呼唤……”一次次重温父辈的事迹,使“英烈子女班”的学员们经受一次次灵魂洗礼,立志用行动擦亮青年军人的道德名片——( ^2 X) v* Z G
7 _( o2 y/ A- G/ b5 G( J! K
每逢节假日,“英烈子女班”的学员们总会来到驻地老年护理中心和干休所,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床铺、晾晒衣物,表演自编自演的小品,与老人亲切聊家常,许多学员还用津贴费为老人购买营养品。
; M& [3 e0 i/ P3 C" D- L, D% r2 P6 ~0 [
每逢“学雷锋日”,他们便走进街道和社区,为百姓和市民提供免费擦车、修车等服务,并发挥专业特长为学生辅导功课,传授乐器演奏技艺……8 C9 }* m4 _1 O3 ^
6 T, {% G1 H# |; {; ~0 E8 N
传递英雄爱,播撒英雄情。9 N. s8 @- d( k) }* s: Q' ?" }" X
: c% E0 H$ |7 [) [9 ]& J
学员郝登波父亲是一名牺牲的飞行员。他的手机里收藏着近百张藏族孤儿的笑脸——每逢寒暑假,郝登波都要前往西藏,探望慰问结对帮扶的藏族孤儿。“长高了啊!”“要注意营养啊!”当把积攒的津贴费送到孤儿们手中,看到他们健康成长,他心里便乐开了花。
% v; z8 `" p7 i2 S3 i) J5 H3 J/ ?* e5 U* y9 ]; T) s H4 s
完成英雄未了的心愿,是军营赤子的追求;当好英雄精神的播火者,是军营赤子的人生坐标。赵晋的父亲赵世民逝世后,她和母亲一起用部队发给的抚恤金,在父亲生前所在单位建立图书室、创立学习成才基金,帮助战士购买学习资料和书籍,数十名士兵因此受益考上了军校。& X, {7 J3 C9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