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值: 1894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 [3 t# t0 y$ K0 e# K2 U- d
+ t- y4 \7 j7 k: c. [+ @: Y 我的出生地
; }0 ]" D/ [+ {4 r- @) U
. {& J$ Q# n. Q! V0 ^/ d# a1 x& V, I' ~4 W- l* r- u
我是五十年代初起,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地区的一个多县交界地的偏僻农村,哪里无山、缺水、少树木,一望无边黑土地。
& S9 F$ g; F0 t+ X 说是偏僻,并不是荒无人烟,而是三五里路就会有一村庄。每个自然村都会有几十户人家、上百口人。那么这里所说的偏僻,主要说的是离城市太远。不但说离自己的县城有七八十里远,就连离临县最近的县城也超出六十多里路。哪里没有像样的道路,交通极为不便。到了六十年代,村里的孩子能看到汽车的也没有几个。那时哪里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单人出行可以骑马,多人出行坐马拉的车,运送物品都是用马车或牛车。那时那里没有像样的道路,一到开春道路翻浆,马车就无法上路了,就是多雨的夏季来临,土道泥泞,马车也是无法上路。
# g k/ w" |) S" s2 H6 E5 |9 h 无山、缺水、少树木,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就拿盖房子来说吧,不但说弄个房柁、房樑困难,就是弄一块垫柱脚的石头也是不容易的。所以,盖房子垒墙,只有用泥土拌草来垒了。我记得好像在二十里路以外有一条小河也是水流断续。一望无边黑土地,只能种旱田。我还记得,好像我在当兵之前根本就没吃过几顿大米饭,要想吃大米,得用一斤半小米换一斤大米。我是小米、苞米和土豆伴长的十八年。! ? F1 e3 }3 d
说是平原,也不是一平如镜,也有洼地与土岗之分,三十度的坡岗还是有的,几人深的沟洼地处也是存在的。5 m1 r6 @7 ?+ B7 ?* x$ L
说是黑土地,黄、红土也不少。六十年代中期,有人发现离我们十几里路外有一处沟岗处的黄土能焼红砖,从此富裕一点的人家盖房子,有了砖墙。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我们的村子也只有两个砖墙的房子,十几家的房子前脸用了红砖,还有的只是在前面的墙外贴了一层红砖。( i B8 M& S5 E# V* e5 ^
八七年,我妹妹来我家说:“二哥,我们马上要点上电灯了。电线杆子已经立起来了,据说明年电灯就能亮了。”为此我还给她拿了几个灯泡带了回去。
" h; U) o0 _) ~4 M, ? [8 X/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