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4-27 02: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道河 于 2015-4-27 03:03 编辑 $ L6 t" ~: u7 M1 \" J6 F* i( [
0 v6 T7 W: R) f4 H9 G0 m( e
这个贴子的标题与报纸的标题很不一致,即使是内容的提炼,也不符合正常的规范,有哗众取宠之嫌,甚至很重要的一个对象词都故意修改了,这个很不好的。+ R/ p# H1 c) B! B) z0 @
苏文的标题所表达的意思,还是很平实客观的,大部分人也会听得进去,事实上大部分人的工作状态与个人心态也会是这样。
+ b6 D: w4 \' c4 ^) e" w 苏文的内容,对理想主义和个人私德强调得很扎眼,所用例子和语言没有时代感,由于论述比较片面,所以说服力并不够,这是作者的缺陷,也是事实。姑作一家之言。
( Q1 {3 x" o2 P 苏记者是一个新闻人,跟着索马里护航舰队出去转了一圈,回来热血贲放,高调谈东,恣意论西,这个也不奇怪,个人的感受不同罢了。苏记者把他的感受申而论之,这个作为他个人的观点,随他去罢。相信,若干年后中,苏记者面对他自己的文字也会汗颜的。' G, ]8 o; E* `' C3 t
其实,苏记者有一个问题始终是闹不明白的,相信也会有许多人闹不明白,那就是职业化与革命化的一致性与区别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起码目前还没有见到一个权威的阐述。
8 y) \. l. x: l5 K' E! ]: C' j( X 我们党在全国性的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但是,在干部队伍上,具体地如何体现,莫衷一是,仍处于摸石头的阶段。在干部四化的方针下,地方公务员职业化的口号,似乎也少有人提,甚至不会去提。军官职业化倒是先于地方率先亮了出来,这一亮,不要紧啊,后面的配套如何去做,管理层面,特别是政工思想层面、理论层面准备好了没有?
3 v8 |. W+ K# \2 [+ t& Z9 _% z) a 从正常的逻辑上推演,职业化的核心之一是契约。而革命化的核心之一是道义。它们有耦合,也有区别。区别的结果,将是管理方式、宣传方式的一个巨大的改变。苏文的内容,异议者众,恐怕也是“突围”不成功的表现。
( g, z# ?3 y% q, T 至于论坛上,经常谈论的一系列职业化方式,或者说转业政策方面的话题,有一个现象,似乎值得大家注意。在地方,80年代,就提出干部分类管理,建立区别不同领域行业,符合不同领域行业特点的组织人事制度,但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的思维,还仍旧在人员进口、出口方面具体的形式上的俳佪折腾,标新立异,不亦乐乎,而核心的“楼梯口”怎么弄,则少有硬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动作还并没有涉及到病灶的根源。这是地方组织人事部门的局限。那么,军队呢,作为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一部分,军队干部资源的开发使用,究竟怎么走?如果继续沿袭地方的老路,结果,相信已经是看得到了!职业化,决不应该仅仅是玩玩概念,那样来得轻松和光鲜。
0 X' p# w% T8 U6 F0 ~ 军队有一个特点,它的出口是开放的,理论上,不存在冗员累积的问题。这是它的改革的优势,更是它可以轻装上阵的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