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8-9 21: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在讨论漠北决战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汉武帝刘彻会发动这么一场耗费巨大的战役,只有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谈得上得与失。所以我今天就漠北之战发生的前因后果向朋友们做个简单的概述,为了能完整的讲述,我自拟了一个题目叫“人因梦想而伟大”。
+ i7 P3 }& K! D1 n `% F3 k) Y, ], X8 Q7 j( g) X
* Q3 W% H, a3 U+ x8 d# @+ G" l8 u人,因梦想而伟大
2 ]# b+ X( Q i. ?0 u+ m8 I
. J) k, _+ P2 ?
/ w" K# J2 `: a9 Q) c4 {0 x$ z 文/普罗旺斯的蓝
% K) m1 Y/ X: x) E/ Q: r- x
- ?9 y3 }: u6 K【起因】. G' X* N/ I2 }! I
说起匈奴人自从先秦起就不断剽掠内地,秦始皇为防止他们的烧杀抢掠,不仅修长城还派重兵屯垦戍边,以期保证内地的安全。秦末汉初匈奴人趁内地战乱不止,侵占千里河朔之地,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大草原。看看地图就知道这个地方距离秦汉时的都城咸阳和长安都不远,这等于在朝廷头上悬了一把剑,随时都有兵临城下的危险。汉高祖刘邦也清楚匈奴人在国家心脏位置插入了一颗钉子,所以想拔出这颗钉子,就带领几十万汉军讨伐匈奴,结果误中奸计在平城的白登山被匈奴人围困了七天七夜,后来用谋士的建议向匈奴王的王后行贿,刘邦才得以脱身。此事也让刘邦这个草莽枭雄明白消灭匈奴不是件容易的事,得从长计议,但为了阻止匈奴人南下袭扰内地,保障边境安宁,只能采用和亲的政策。所谓和亲就是选宫内女子冠以公主名号,再搭上金银财宝、酒肉粮食送给匈奴,用以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的一种手段。
x8 w& z- O9 _( a* A5 a
4 s/ O4 D' e ]到了汉文帝、景帝时期也基本是采用和亲的方针对待匈奴,而匈奴人也摸准了汉朝皇帝的脾气,每次剽掠边境城镇之后,就向汉朝廷狮子大开口,要这要那不说,赔了金银财帛还要女人。汉朝的皇帝也只能一次次的忍气吞声一次次的满足匈奴人的要求,这种情况已经陷入恶性循环,那就是劫掠--赔偿--再劫掠--再赔偿的怪圈。匈奴人这种贪得无厌的嘴脸深深的刺激少年时期的刘彻,最让他痛苦的是他的父亲--汉景帝刘启把小刘彻的亲姐姐送给了当时的匈奴大单于(也是匈奴皇帝)为妻,这也往刘彻幼小的心理埋下了复仇的种子。用他的话说是与匈奴人的国恨家仇不共戴天,所以这也是刘彻成为皇帝后,做所有事情的总目标--消灭匈奴。
3 j% C. l2 s7 U$ ?, p2 F: B+ N
% y8 p9 Z' L5 y O( M$ U【准备】
0 c9 q u4 L* e, q刘彻即位后并没有马上实施打击匈奴的计划,而是内修政理、外敷强敌,继续执行父祖的和亲政策,维护边境的安宁。内修政理说白了就是理顺朝廷内部的各种关系。
4 P+ v# o$ t# E, m
' e" M, \/ v0 n T6 l: [刘彻少年登基朝廷内部派系盘根错节,有太皇太后窦家、皇太后王家、国舅田家以及诸侯、士绅、豪强家族,他们既对少年天子成长有利,又阻碍刘彻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经过几年的坚韧卓绝的斗智斗勇,终于摆平了各种外戚势力,消除了诸侯、豪强可能对国家的颠覆,集朝廷各项大权于一身,做好了与匈奴开战的序幕。
' s: Q1 D9 ~# d1 r R; l$ [' j. N$ \# T# s& D% t
第一,经济准备。首先重用善于理财的桑弘羊,开源节流使国家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修整漕渠、劝课农桑、普及铁制农具提高农业粮食产量;改革币制,把酒类、盐类、铁器经营权收归国有。其次,消弱各个诸侯国,减少朝廷的财政支出。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进一步打压诸侯国的势力范围,对于作奸犯科的诸侯国王依法治罪,取消封地没收财产,进一步实行推恩令把一个诸侯国分为多个,让他们自己逐渐消亡。再次,打击各地的豪强势力。汉武帝曾明确指出“各地的豪强游侠实力,实为黑恶势力,必须予以剪除”。把他们有罪的抄家灭族,无大恶的全部迁徙到刘彻的阴宅茂陵就近看管起来。# c' i c m0 p0 E) l
9 m; W# h9 b+ g# c4 a9 ^
第二,军事准备。首先大胆启用骑奴出身的卫青等一系列年轻将领,这些年轻将领一经看中就马上擢拔到军中关键位置重点培养。由于汉朝军队以前打江山时主要靠的是步兵和车兵,对骑兵的运用和骑兵作战战术不精通。用步兵对付匈奴人的骑兵,往往是胜少败多,汉军中的骑兵部队很多都被分散到步兵中使用。就像在二战时期用步兵对抗坦克装甲车,把有限的坦克分散使用一样,不能发挥出坦克和骑兵的冲击优势。其次,针对汉朝国内战马少、战马品种不如匈奴马的问题在全国实行马政。关于改良马种的措施是鼓励商人走私和合法买进,把匈奴马和西域各国的良种马引入内地,在内地鼓励私人养马,国家再出钱收购喂养好的马匹。再次,通过小规模的实战来检验各级将领的才能。汉武帝发动的第一场战争是对闽越国的讨伐,闽越国(今福建地区)首先进攻汉朝的属国东瓯(今浙江温州一带),东瓯王向朝廷求救,刘彻就派卫青持节就近调动会稽驻军相救打败了闽越军队。东瓯国也从此归附汉朝。没过几年闽越军又攻击南越国(今广东地区)南越王也向汉朝救援,汉武帝刘彻为了彻底统一南方,为以后打败匈奴解除后顾之忧的考虑排大将韩安国剿灭闽越国后又收降了南越国。
) F( w+ Y( }8 i' a* ~. o% T/ o2 c" A0 C
第三,外交准备。汉武帝为了在即将开展的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战略优势,派出了以张骞为首的外交使团前往西域诸国。战争与外交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一位盟友敌人就多一个方向上的威胁。虽然张骞第一次经过千辛万苦出使西域用了12年才归国,对国内刚开始的对匈奴作战帮助不大,但凿空开路意义是深远的,也使汉武帝彻底打败匈奴人的决心更加坚定,最起码让西域诸国在汉匈最后决战时没有站到匈奴人那一边。
' a5 _8 c- q6 j' B$ N(未完待续) |
|